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有效性分析

    索婉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领域,这一融合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革新上,更深层次地影响着教育管理的模式与效率.文章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研究效率与质量,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互联网+"高校教育管理信息技术智能化

    完善制度管理对高校行政工作的导向探讨

    陈玫胡旭宇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制度管理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创新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制度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高校事业的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制度管理与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并有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已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文章就完善制度管理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导向提出一些探讨.

    制度管理高校行政工作导向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产学赛研"一体化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杨海洋周余庆吴金昊王公海...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持续下滑和待业率的逐渐上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专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胜任力不足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探讨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产学赛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满足区域制造型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系统性地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探索并实践了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化赋能、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解决途径.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层递进式课程体系"和"5C教学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专业教学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改革方案.

    岗位胜任力产学赛研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CIPP评价模式

    尚娜娜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存在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发现被广泛使用的CIPP评价模式在多方面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相契合,因而借助"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分析框架,构建包含"课程开发""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职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提供有益启示.

    CIPP评价模式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双高"建设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毛峙文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积极推进"双高"建设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现有的教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适应"双高"建设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强化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以此来实现"三全育人",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所开展的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工作条块多、任务重、细节和流程要求高等特点,而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现有教务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模式和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极大制约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有效性.文章立足于目前的管理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双高背景下对"双高"建设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双高"建设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挑战对策

    长三角"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彬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其高校科研活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运用DEA-CCR模型和DEA-BCC模型,对2019年长三角35所"双一流"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区域间、高校间科研效率差异显著.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数、人文社科研究生数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机构等因素对科研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区人均GDP和地方政府科研资金投入对科研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

    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竞赛教学模式探索

    杨国丽田铖潘磊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机械装配课程受人员多、设备与实装脱节、设备少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文章探索开发适合职业学员的贴近岗位,学员高比例参与的"普测型"校内机械技能竞赛,并且将竞赛融入日常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的高质量教学模式.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训练质量,同时,为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技能竞赛机械装配教学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

    崔赛张雪英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实践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是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关键点.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比例、优化教师团队建设、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举措,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专业实践专业学位实践创新研究生培养

    生源复杂性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

    周志强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生个体也具有多样性、个性化强等特点,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生源结构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紧跟时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而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文章对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性教育管理高校辅导员

    基于教学日志的中学汉语言文学实习教师的教学反思研究

    蒋传红梁燕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J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下简称"汉师")20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志为例阐述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内容方面,汉师实习教师备课态度认真,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难以突出教学重难点,存在师生沟通问题.在教学反思过程和层次方面,其反思过程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发现新的问题这一循环过程;其反思层次基本上处于下意识和技术反思层次,只有少数进入对话反思层次.针对汉师实习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建议是选拔优秀指导教师,强化反思毅力,提供更多上课机会和进行全方位教学反思.

    中学汉语言文学实习教师教学反思教学日志反思内容反思过程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