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留学生医学课程习题库建设的应用与挑战

    周嘉蒋玲甘嘉亮蒋晓波...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留学生在适应医学课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引入为改善留学生的临床课程习题库建设提供了新机遇.该研究探讨了GenAI在习题库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学习体验方面的潜力,同时指出了技术整合、文化适应性、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研究分析表明,GenAI能够根据留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动态生成和更新习题,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应对挑战,该研究提出了建立统一技术框架、开发多元文化医学案例、加强适应性培训等解决方案.未来,GenAI的深入应用有望进一步革新医学教育模式,提供更沉浸式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留学生教育医学课程习题库教育技术

    基于Jupyter交互式平台的灾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符伟李博南范小平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灾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灾害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然而该专业学生计算机理论以及程序设计基础较为薄弱,探索一种简单、易用、交互性能好的编程环境,有助于学生专注于智能化灾害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应用学习.该研究利用Jupyter Notebook强大的交互性能及其低廉的学习成本,开展交互式课程编程实践.分析了灾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中的编程需求分析,并通过案例展示Jupyter在课堂教学与实践中的优势,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Jupyter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灾害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震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听障生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周梦莹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文章旨在优化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学科的摄影课程体系,结合听障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虚拟仿真技术出发,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摄影教学体系,探讨摄影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虚拟仿真摄影课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数字化仿真深度融合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石磊何林波张露罗杰...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智能化深度发展的当代,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又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一门涉及跨领域、新技术聚集、实践性强的新工科专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科技人才需求规模指数持续增加,但网络空间安全科技人才技能培养结构性稀缺问题非常显著.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指导人才综合技能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研究了网络空间安全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工科教育改革新理念,提出了数字化仿真深度融合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化建设思路,力求以实践教学为引领,实现全面提升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实践教学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化仿真体系化建设

    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类学生面对的挑战与应对——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

    崔瑞东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设计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通过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推动"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学为例,让当代设计学专业的学生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文章详细探讨,设计类大学生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首先,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指出设计类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和知识领域.其次,文章讨论了设计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实现技术更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最后,举例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去完成学业任务的典例来突出人工智能在当今设计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工智能设计教育跨学科创新能力

    海南医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苏晶杨丽浇陈丽婷王小丹...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关部门的就业服务及进一步完善新一轮的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20届海南医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情况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应用统计学专业往届毕业生共124人,整体主观就业满意度为91.1%;7届毕业生除2020届整体就业满意度仅57.1%外,其他届整体主观就业满意度均在93%以上;社会保障情况、收入水平、工作时间及强度、入职匹配、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分别为89.5%、82.3%、89.5%、86.3%和84.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水平、担任过学生干部、父母的教育程度影响就业满意度评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教育程度、毕业年份、担任过学生干部、对就业指导活动评价影响就业后工作满意度评分,作用最大的因素是母亲教育程度.结论: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整体主观就业满意度较高,2020届最低,除了与社会环境有关,还有可能与其刚入社会,对自我有所期待有关;收入水平和职业发展方面就业满意度相对不高;广泛的社会关系、在校期间有任职学生干部经历、接受过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

    基于"课程四通"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陈佳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给会计等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和新的发展契机.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迫切需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文章以"课程四通"为核心,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提出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发共享优质数字资源等改革路径.文章研究成果以期为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四通教学改革创新

    医学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

    宋梦媛黄礼义王世琦李利娟...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素养是衡量医学生获取、理解专业知识及最新进展的必备素养.由于工作繁忙,缺乏有效指导,许多医学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不足.文章从信息素养课程设计及目标设定入手,探讨了如何将信息素养课程融入医学教育中.通过不同阶段的课程设计,让医学专业研究生理解临床问题的对象(Population)、干预(Intervention)、对照(Control)、结果(Outcome)即PICO四要素,以及使用PICO要素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来提高专业信息素养,建立批判性思维及终身学习观,提高自身临床专业技能,最终培养高水平人才.

    信息素养文献检索医学教育

    本博一体化、产教融合与书院制培养实践

    孙蕾徐春明牛迎春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的快速更迭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才则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抓住发展机会,创造发展前景贡献力量.广大高校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吸引和培育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建立创新型培养计划,为人才提供充足的施展空间,为国家和组织培养、吸引、使用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本博一体化、产教融合、书院制培养实践方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其结合高校育人政策,与地方政策协调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本博一体化培养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教育改革书院制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探索与实践——以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

    王海波汪辉钟金城史海涛...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当前专业建设背景下,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育是做好国家一流专业的重要任务.该研究剖析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总结了学科竞赛、科技小院、创新创业大赛和青春就业大讲堂等措施,以推动动物科学专业实践育人的工作进程.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