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金宝黄琳高潮清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液净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专业辅修班2015级与2016级本科学生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5级实施PBL教学(对照组),2016级实施PBL联合CBL教学(实验组),统计两组专业课的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综合能力以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的教学效果.结果:临床操作能力成绩,临床综合能力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相互间的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基础得分数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理论成绩>76分的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评价得分基线值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良好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应用推广.

    问题为基础导向案例教学法血液净化

    浅谈中职编程课程实施──《智能远程控制APP开发》课程实施方略

    张森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远程控制APP开发》课程是基于《Java物联网程序设计基础》教材开发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此后简称"中职")"物联网"专业移动端开发的核心课程.针对物移融合发展,中职学生的学情现状,分别从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施与成效,反思与改进这三个角度谈谈编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任务驱动以赛促教评价成效

    基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研究

    刘彦宇张志宏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靠区域内产业资源优势,增强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专业群组群逻辑需要各专业之间的资源实现共享与协同发展,需要学生在跨学科的技术领域里获取实践技能,以满足产业职业就业需求.跨学科环境中合作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可以促进各专业交叉融合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特色进行研究,以"机械臂"实践项目为例,设计跨学科深入融合的实践教学案例.经过实践,在教学、创新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探索出一种符合高职专业群发展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专业群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跨学科项目式实践教学

    科研成果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在电化学原理课中应用的探讨

    董贝贝郭海威程菲黄小园...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原理课程是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涉及水溶液电化学的基本原理.近年来,科研成果与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电化学课程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电化学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科研成果基础知识电化学

    基于创新思维及可迁移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一则

    陈永利周雪娇夏文堂尹建国...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金属冶金学》课程涉及概念、理论、工艺、设备等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本文尝试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设计了一则包括知识讲授、问题引导、效果评价在内的完整案例.案例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对案例进行了拓展延伸,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可迁移能力.

    轻金属冶金学案例教学创新思维可迁移能力

    数字电路英文教学课件中新型逻辑门实现方案的讲解

    于长秋燕玉明王晓旭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英文的数字电路领域的学习需求,结合最新的科研项目成果,在数字电路教学课件中引入了基于光学谐振腔的基本逻辑门的设计方法,向学生展示了最新科研进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字电路基本元器件设计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发展多维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边界,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数字电路英文教学课件逻辑门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芹
    137-13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是面向应用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青年.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着力从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案例融入)、教学形式、考核手段三方面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施,以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教学探索

    《设施农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葛建坤刘欢欢李道西龚雪文...
    139-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设施农业存在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技术与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应运而生,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设施农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为培养设施农业工程方面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设施农业工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几点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可为设施农业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设施农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电力电子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李沁葛桢甄陈坤燚徐建...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电力电子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递进型的实验改革模式,在必修课、选修课和课程设计三类课程中设置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以"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实验"为例说明该实验模式的改革实施过程.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新工科实验教学电力电子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刘阳冰陈孝珍王爽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实践—自主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了考核方法.实践表明,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混凝土结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