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彭芸芸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面临着诸多挑战.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总结了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的挑战,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训、丰富德育实践活动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有效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新课程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以普通生物学相关内容为例

    阿布都哈巴尔·阿布都克日木古丽坚乃提·图尔荪托合提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高校普通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其思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旨在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文章发现将思政元素融入普通生物学课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学专业知识,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课程思政科学精神生态教育家国情怀

    "水文统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探讨

    于坤霞黄玲梅李占斌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文统计"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丰富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分析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以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锤炼专业素养,培育科学探索精神.不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的指示精神,实现思政与科学共同育人的目标.

    水文统计思政元素教学改革

    新工科下"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教学内容优化与思政融合举措

    张明刘威黄志翔赵娣...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具有多学科间的强交叉融合性,亟须建立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该学院"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本科生课程为例,针对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思政元素切入生硬等问题,探索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以培养"基础要牢、头脑要活、三观要正"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国智造提供多元化的智力支持.

    新工科液压传动课程思政中国智造

    土木工程专业"BIM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刘劲戈娅萍丁乐孟一...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也在工程中广泛推广,为满足行业建设需求,多数高校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BIM技术类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BIM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笔者所在的"BIM基础"教学团队,探究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旨在为开展"BIM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BIM信息化课程思政

    线性代数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与实践探索

    过美林郭菁兰丽英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的数学基础课程,其理论抽象且应用广泛,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线性代数的课程特点,进一步探讨线性代数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线性代数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实践探索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

    冷雨豪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思政育人工作,这种新颖的工作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育人模式而言可以让相关教育工作富有更强的生动性和全面性,且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和时间的制约,这样可以切实促进思政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运用此种新型的技术能构建更为完善的思政育人模式,能够切实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构建多维立体且富有较强动态性的思政教育环境,所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富有较强趣味价值的,为学生打开多样化的学习大门,学生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碎片化时间实现对自身思想层面的优化,更为深刻地理解思政知识内涵.

    "互联网+"高校教育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模式探索

    王璐平王盼霞刘英华吴晓倩...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理学是医与药的良好思政融合载体,然而,在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目前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蜻蜓点水"式片面地把思政元素加入课程;二是"喧宾夺主"式直接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如何发掘药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恰当地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深度挖掘思政素材,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思政渗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元素

    基于"家长讲堂"的高校全员育人体系完善

    汪明锐代澔丛张思聪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践行新时代高校育人新使命,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家长讲堂"的思路应运而生."家长讲堂"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动性,发掘家长的经验优势,邀请家长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被动走向主动,结合职场经验与学生对话,结合育人经验与家长对话,结合育人需求与教师对话,为学生家长搭建平台和窗口,优化合作机制.拓宽了高校全员育人的主体范围,加强了对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监督,促进了全员育人工作的精准性,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家长讲堂全员育人协同家校联动精准育人

    人工智能浪潮下高校思政教育思考

    赖伟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高等教育是影响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将从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高校思政教育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思政教育人工智能高校教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