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hET仿真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行星的运动"为例

    朱佳慧桂维玲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PhET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中"开普勒定律"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星运动的轨迹,通过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整体认识自然界,领悟行星运行的规律,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PhET虚拟仿真实验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专业评价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升策略探索

    王新征付东辽胡志刚李振伟...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专业评价作为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对本科专业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在高校本科专业评价的背景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聚焦于课程、师资、资源、测试、成效核心要素,分析专业评价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驱动作用,探讨如何通过专业评价机制强化专业的建设,同时剖析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以期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中的精准施策与持续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专业评价专业建设生物医学工程

    新媒体素养融入外语专业教育的原则与实施路径

    吴艺迪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将新媒体素养融入外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基于语言素养与媒体素养的关系,分析了融入原则和方法,并以英语专业核心课"高级英语"为例,阐述了新媒体素养融入外语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对于外语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新媒体素养专业核心课实施路径

    信息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吴卫波王学娟庞鹏程杨阳...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逐渐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档案事业已进入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面临诸多威胁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探讨了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包括制定档案安全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档案物理防护体系建设、拓展档案服务渠道和方式等在内的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策略.

    信息化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新工科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及实施分析

    杨扬阮英兰徐梦溪刘德洋...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崛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工科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实践创新、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在新工科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及实施分析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文章将从新工科视角出发,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路径及其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专业教材高质量开发路径探究——以会计专业《出纳与资金管理》教材为例

    王雯倩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纳与资金管理》教材是北京市商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的系列教材之一.文章参考北京市商业学校优质教材建设范例,结合学生对于教材建设需求调查及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存在问题,探究《出纳与资金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什么、谁来编写、如何编写等路径实施内容,并在教材实践编写过程中反思凝练提高教材质量5项关键要素.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材提高教材质量

    近十余年本科数学类专业教材发展与动向刍议

    田玲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是传统经典教材向服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代教材转型的过渡阶段.文章考察本科数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从传统经典教材到新编教材的发展变化,研究十余年间教材编写的动力与特点,总结当前教材编写中的新动向,以期对数学类专业教材选题思路有所启发.

    数学类专业经典教材新编教材

    体验式教学框架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田朝伟王宏牛晓翠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框架在全科住院医师门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8名全科住院医师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接受为期16个月的体验式教学框架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确保基线特征可比.评估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患沟通、病史采集、病例分析)、SOAP病历书写能力和培训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出科时理论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但年度考核时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医患沟通和病例分析能力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而病史采集能力无显著差异.两组SOAP病历书写能力均显著提高(P<0.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所有培训满意度项目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框架在提升全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病例分析能力和培训满意度方面显示出积极效果.然而,在理论知识长期保持和病史采集能力提升方面未观察到显著优势.未来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并在多中心开展,以进一步验证该框架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门诊教学临床技能

    "材料化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刘淑娟贺良灿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化学"课程精品课建设,筛选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基础知识点,将思政与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建设中,将课程维度从单纯的课堂内延伸至课前课后,利用视频观看、实时互动反馈、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以及全维度、全方位的新型考核方式,实现研究生人才的有效培养,从而实现"材料化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的有效建设.

    材料化学精品课研究生线上线下结合

    基于人工智能外语听说机器评分系统的教学应用

    黄永斌施丹王超杰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评分系统在教育和语言评估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外语听说能力评估方面,传统的人工评分方法面临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主观性强等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基于人工智能的外语听说机器评分系统应运而生.文章旨在探讨这一新兴技术在外语听说评分领域的可行性,分析其技术实现、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外语听说机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