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工智能时代,探索高校教师发展路径

    倪林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文章从虚实融合,构建"人机共教"智能教育环境;重塑教师角色,善做智慧型教师;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教师智能素养;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管理效能这四个维度出发,探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发展路径教师角色智能素养

    农林高校实验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与思考

    张伟伟刘阳赵波韩莹琰...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农林高校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农林高校的实验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均承担着重要角色,前者侧重实践教学,后者侧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的有效联合可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实验教师与辅导员在学生全面教育和指导培养中如何配合,协同效果如何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该问题,文章探究了实验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途径和效果评估,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提出部分见解.

    农林高校实验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王洁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职责,还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定正确人生目标的重任,因此,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现阶段,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处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首要位置,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师德师风建设更具特殊性和挑战性,关系着能否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可靠接班人.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内部和外部实际情况,创新优化工作方式,一体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互融,探索形成中外合作办学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师德师风新路径

    双转背景下新建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孙前来刘雪峰柏艳红王健安...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转设筹备期间,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就已经开始推进从以文理科专业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向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各项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分析了新建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能力和水平方面做了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乃至学校的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新建本科专业转型发展

    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研究生培养专项班校外实践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实践——以翠湖工场实践基地建设为例

    孙路路赵文超刘超杰黄煌...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现代化设施园艺产业和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北京农学院率先成立了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研究生培养专项班,采用订单式培养+协同育人的模式,打造翠湖工场研究生校外培养实践基地,探索专业硕士培养"翠湖模式".文章就翠湖工场研究生培养专项班校外实践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措施、经验和对策等进行探讨,旨在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校外实践基地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

    地方理工科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以佛山大学为例

    古广灵周杰古颖妮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赋予了劳动教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结合当前理工科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佛山大学为例探索了以"实践劳育"为主线、以"劳育课程"为基础及以"专业劳育"为内核的实践路径.

    理工科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基层开放大学学籍管理工作探索——以汕头开放大学为例

    陈淑彬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学籍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开放教育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面对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以"以学生为本"的指导理念,尝试从服务模式创新这一侧重点去探索学籍管理中的质量提升路径.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服务模式

    竞赛融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周卉蓉宋尧
    26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阐述在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融合"的理论联系教学实践,大力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学历继续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融合

    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未来教育路径探讨

    王琦王金水吴兴泉周广舟...
    26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未来教育路径的概念.当前教育领域的变革要求我们向持续学习的方向转变,为个体在一个动态且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做好准备.终身学习被定义为个体在一生中持续、自主和自愿地追求知识的过程,超越了传统教育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个体的适应性,促进了个人发展,并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学习型社会特征包括包容性、合作和技术整合,为所有个体提供学习机会,并倡导共同努力促进持续学习.未来教育路径涵盖技术增强学习,如在线教育和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以及项目驱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未来教育路径相互关联,塑造着教育景观,对个体来说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教育机构、决策者和社会须共同努力,营造促进并维持终身学习的环境,造福个体和整个社会.

    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未来教育

    联想力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孙炳睿蒋波
    269-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背景下,民族民间舞教学面临如何有效传承与激发学生兴趣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联想力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重要性,以期丰富舞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当前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而设计实施了融入联想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证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了他们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同时鼓励了舞蹈创作和表演的创新.强化联想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兴趣,提升理解深度,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联想力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文化理解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