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与动力升级——以贵州县域为例

    蒙昱竹郝振龙王雪
    9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是推动以县域为载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现实却是各地区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通常来说,西部县域的创新能力建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实现西部县域创新能力的进步,对于全国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贵州县域作为西部欠发达县域的典型代表,兼具城镇化质量发展较差、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等特点,还具有典型的山地地区特征,极具地方特色.贵州县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驱动创新能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驱动力暂且未知.为此,以贵州2011-2021年间88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衡量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应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方法,研究贵州县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驱动创新能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驱动力.结果表明,第一,贵州创新能力在2011-2021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空间相关性;第二,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技术水平等要素可以显著驱动贵州县域创新能力提升;第三,贵州县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发展和驱动力进步情况存在时空差异,进行四象限分类得出"高-高"值象限的县域数量最多.

    创新能力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动力升级贵州县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创意产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陈昊胡果唐宇伍晓岚...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工业设计质量提升牵引的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转型,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数字产业发展不均衡、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显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字创意产业生态差异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产业-人才-教育-城市"互动的内在机理,提出基于产业需求的多元教学资源库建设路径思路,根据成渝地区数字产业特点差异,紧扣产业需求,构建"产教地政"相结合的特色人才模式,形成区域经济的人才供应链优势互补,为成渝地区高校、企业及政府之间展开协同育人活动,实现数字创意的设计人才培养资源.共创共享合作提供参考方法.

    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多元情景教学资源库

    地方高校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作用发挥及路径——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

    王博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也是国家在竞争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时的战略载体.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必然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对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西安这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作用发挥的实际现状分析梳理,并以东莞理工学院全面参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实践探索为例,对占本科院校90%以上的地方高校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如何有效参与、支持服务的载体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作用发挥路径研究地方高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创业型大学视域下科技创新的多维治理研究——基于知识、育人和组织的逻辑统一

    石弘颖喻雯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推动着大学治理范式的变迁,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教育优先的新格局使建设新时代创业型大学成为必然趋势.瞄准大学根基与体制冲突,立体剖析创业型大学语境下科技创新发展,横向平衡大学精神、管理价值和国家战略,纵向结合理论模型、国家政策和转型实践,将多重知识、多面育人和多元组织的逻辑统一贯穿其中.解构创业型大学生态系统中参与共治的宏观、中观、微观和外延主体,明确其角色赋予的责任担当;科技联盟各自发挥动能优势、聚力提升体系效能,探寻全链条耦合的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创新治理模式.

    创业型大学科技治理知识生产科教育人组织创新

    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状与财政支持下存在问题分析

    张国良王昱杰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山东省省级层面着手,重点梳理了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数量规模、空间布局、产业配置和人才资源集聚现状,其次以财政支持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财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政策工具,指出了财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注重机构自主发展、着重突出投资效益、重点坚持系统观念、逐步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为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财政支持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资本联合投资策略——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

    张智颖廖兵李绮慧
    14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研发机构如何有效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创新创业企业,既是当前新型研发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同时对赋能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意义.在风险投资的实际操作中,联合投资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策略选择行为.通过构建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资本双边投资策略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矩阵实验室(MATLAB)模拟双边投资策略选择,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联合投资概率的最优调节方法.研究表明:第一,缓解资金缺口、风险规避、资源互补是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资本构成辛迪加联合投资的内在动因;第二,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资本联合投资的演化博弈系统具有复杂的路径依赖性,其演化稳定状态取决于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状态和关键参数调整机制;第三,通过控制参数中投资项目的合作收益、合作成本、风险系数、违约系数、政府补贴等因素,能够对系统主体策略行为选择产生较强影响.进一步提出了应具备良好的投资策略选择能力、完善有关制度机制、重视选择异质性的合作伙伴和适度采取财税激励政策等切实有效促进联合投资的建议,为新型研发机构资源配置与风险管控决策提供参考.

    新型研发机构社会资本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辛迪加演化博弈

    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房浩超
    15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厘清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以及这种效应在不同维度下是否存在异质性,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3 262家企业A股主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知识、人才、资本分析框架,利用回归检验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从技术化水平、媒体关注度、研发强度3个维度分别考察不同组别下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非高科技企业、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以及高研发投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创新要素配置优化,这些效应共同对企业创新施加了积极影响;(3)人工智能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大.为此,政府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推进创新要素结构升级.

    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知识溢出高素质人才创新要素配置人力资本结构

    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王如玉卓则良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效率的提升是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数字经济时代下,通过虚拟集聚赋能企业创新效率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所在城市数据,实证分析了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集聚的深化能够正向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虚拟集聚可以通过管理成本降低的规模效应、企业间技术溢出的合作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可以正向调节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基于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补贴宏观层面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高管股权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政府补贴的背景有利于增强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

    虚拟集聚企业创新效率管理成本技术溢出市场竞争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及其细分维度的影响

    肖鹏王宁博孙玉洁尹世民...
    17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借助数字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划分为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探究数字化转型究竟会影响何种难度的创新,同时,分析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对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均有显著影响;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及其细分维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明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建议企业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企业内部业务的深度融合,优化企业运营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企业创新活动.

    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外部交易成本内部控制质量

    高校图书馆协同学术发明人培育高价值专利路径

    刘青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高校图书馆协同学术发明人培育高价值专利路径,促进研究价值产业化,赋能图书馆与学术研究的有效融合.图书馆专家馆员引导学术发明人挖掘专利数据、增加实施范例以提升专利技术成熟度,构建专利法律价值度、拓展经济价值域,从而跃迁专利产业价值.以THz生物传感器为例,揭示专利价值从技术价值点上升至技术价值域的增值过程,启迪图书情报工作审视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增值—知识转化的新认识.搭建高校图书馆协同发明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无代理申请路径,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疏通研究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堵点,拓展图书馆服务产学研新赛道,为图书馆参与学科创新提供答案.

    高价值专利协同创新学术发明人技术成熟度高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