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与实践

    王凡俊
    27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对促进科技研发与产业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强调了企业自身能力这一主观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结合企业技术开发的实践案例,总结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内部关键因素,分别为技术可行性、商业化潜力评估、市场需求与科技成果契合度.同时,分析了国产替代、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外部关键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对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助力未来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技术可行性商业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测度与评价

    王文菁
    288-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水平,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基于黄河流域2006-2020年9省份的数据,从生态现状、压力、响应3个维度构建生态保护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6-2020年流域生态保护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差异明显;上游生态保护水平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青海和四川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加强下游地区生态保护,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

    创新意愿能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以沈阳市先进制造企业为例

    由雷江晓青齐璇
    297-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创新.以沈阳市925家先进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创新源头(创新意愿)、中介作用(创新动力)、行为结果(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意愿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意愿与创新绩效具有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创新动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对创新动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动力在企业创新意愿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从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和创新环境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链条的源头是创新意愿;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更灵活,国有企业的创新调节效应更显著;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是第一位,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创新活动;良好的创新环境对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企业具有加持作用.

    企业创新意愿企业创新动力企业创新绩效先进制造企业

    基于响应曲面法确定玄武岩纤维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配合比

    朱春凤张树帅滕彬彬田伟...
    305-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由于掺加两种或两种以上掺合物时,采用马歇尔试验法或正交试验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存在不足,为了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配合比,通过基于响应曲面法中的BBD(Box-Behnken design)法对级配类型AC-13掺加玄武岩纤维、RAP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计算优化得出最佳油石比为5.17%、旧料掺量RAP为31.89%及玄武岩纤维掺量0.26%.并通过试验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模型之间相对误差较小(小于3%),可见BBD法建立的二阶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各掺量配合比设计能进行有效优化,并且最佳各掺量下的玄武岩纤维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响应曲面法玄武岩纤维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路用性能

    农村女性创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罗允淇林伊莹郭嘉玥
    313-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全球农村女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家庭角色生产生活关系使得人们对于农村女性产生了无法泯灭的刻板印象,从而忽略了其对于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到来,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正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她们正准备摆脱传统性别角色并去抵抗她们在创业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农村女性创业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统计分析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女性创业的研究日趋兴盛,发展脉络也呈现主题多元化发展的特征,随着研究主题的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正逐步增强.

    农村女性创业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研究热点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以周口市淮阳建业桂园四期项目为例

    邢天佑袁敏王慧琳张嘉欣...
    320-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 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BIM技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分析已成为业界的主流趋势.以周口市淮阳建业桂园四期项目为例,开展采光、光伏和风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光强度过高区域采用遮阳型low-e玻璃来降低透光率和提高红外线反射率,采光情况较差区域设置导光管,优化后采光分析优于国家标准.建筑光伏改造在全寿命周期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 347.95 t并带来241.73万元的经济收益.在主导风向方向进行绿化挡风设计,以此减弱主导风向对建筑的影响并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BIM绿色建筑采光分析光伏分析风环境分析

    考虑多因素的深埋管线施工对临近地铁影响分析——以龙泉驿区玉竹路为例

    刘禹刘性锋李世堂周静...
    327-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密集化发展,新建管线工程与已建地铁线路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发凸显.以龙泉驿区玉竹路道路管线铺设工程为例,通过风险评估和数值模拟,评估风险等级,模拟开挖卸载后地铁隧道结构的响应,揭示了管线开挖卸荷后地铁隧道位移、应力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线开挖作业对邻近地铁设施产生显著但可控的影响,表现为局部区域地面沉降、隧道轴向与横向位移增大以及结构内力重分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建议,旨在降低管线开挖施工对临近地铁线路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MIDAS数值模拟风险评估管线开挖地面沉降地铁安全稳定性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复合材料机体结构研制的新理念与实践

    王一飞裘健全朱月琴
    33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最新兴起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市场需求、型号需求、技术需求出发,突破传统航空整机复合材料机体结构研制长周期、高成本的制约,研究并总结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该路线通过创造性地应用"成本可负担"和"效率与质量的平衡"的理念,综合了复合材料选材、结构设计、结构验证、制造工艺、成型模具和装配工装、质量检验、项目管理等环节的调整策略和措施.实践证明,在保证载人飞行器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应用该路线降低了型号的设计-制造-验证成本,缩短了型号研制开发的时间.该路线为全球范围内eVTOL型号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现手段和有效途径.

    eVTOL低成本高效率技术路线

    基于路网数据的应急避难所可达性分析

    于欢欢徐春辉陈鹏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避难所的可达性反映了当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来临时人们紧急避难规避风险的便利程度.通过收集长春市中心城区道路、应急避难所位置以及人口数据,基于ArcGIS桌面软件采用核密度分析、OD(origin-destination)成本矩阵等方法,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水平;对驾驶机动车和步行两种出行方式下不同时段到达避难所的人口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心城区的应急避难所设置较于集中,周边地区到应急避难所时间成本较高,区内少数人口受影响,应增设应急避难所.

    应急避难所可达性OD成本矩阵长春市中心城区

    大断面矩形顶管在已运营建筑内接收关键技术——以上海市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一、二期地下通道工程为例

    赵麟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市嘉定区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一期与二期地下车库之间的地下连通道工程为背景,针对高敏感环境且无工作井接收条件下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在城市地下联络通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在已运营建筑内进行顶管接收的关键技术.包括使用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构建门形框架结构以连接接收端原结构外墙和围护结构、采用特殊的高压旋喷桩工艺进行肥槽加固,以及实施"弃壳"法进行顶管接收,此外还探究了如何处理预制管节与现浇段的连接节点,以保证顶管隧道的强度和止水性.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在不影响接收端建筑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可实现顶管的顺利接收.

    大断面矩形顶管弃壳法接收门形框架结构连接节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