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国内工程应用进展

    吴汾奇祝凯马偲尧胡伟...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难恢复性等特点,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此,国内外研究团队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但如何选择适用于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技术或技术组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常用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整合,并从技术原理、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适用范围及工程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探讨,综述了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常用方法,希望为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提供些许参考.

    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自然衰减

    延长东部浅层煤层气水平井井下固井工具附件可靠性实验探索

    李永耀李国荣罗红芳张文哲...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长气田东部区域煤层埋深浅、存在低压、易漏失层,该区域内的煤层气井在固井过程中易发生地层破裂、水泥浆漏失现象,井下固井工具附件可靠性直接影响固井质量.本文从固井技术难点分析出发,对于可靠性较高的弹簧球式浮箍浮鞋、固井碰压关井阀等设备完成仿真模拟分析及性能试验;研发的碰压关闭式浮箍,提高了工具可靠性.设计工具附件组成固井管串结构,现场应用2口水平井,结果表明优选的固井工具附件能够满足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施工的技术要求.

    煤层气浅层大位移固井工具附件可靠性模拟

    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等长裂缝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曹海涛李南颖
    15-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气井的压裂改造效果受储层地质、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微地震监测和产液剖面测试均显示单井各段改造效果差异较大.为精细评价气井产能,需快速、准确地评价单段的改造效果,本文基于注入压降试井理论对单段压后停泵压降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页岩气压裂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获取停泵后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从曲线形态和解释参数对单段压裂的改造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结果与微地震监测以及G函数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单段缝长的定量评价,为准确开展数值模拟提供基础,同时也为井距的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页岩气不等长缝停泵压降微地震监测

    2022年初5次降雪过程分析和预报着眼点

    李进陈光宇周娟郝世峰...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细网格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模式数据、NCEP 1°×1°再分析资料、降雪加密观测和常规资料,对2022年初的5次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5次降雪过程均为雨转雪过程,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平原为雨夹雪或小雪到中雪,山区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数值模式预报的积雪深度与实况相差甚远;大尺度环流形势为500 hPa中低纬南支槽或弱波动配合700 hPa上的暖湿气流和中低层冷空气,造成边界层浅薄的冷垫上温度骤降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降雪;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山区上空温度层结与最大上升运动中心的配置,有利于降雪粒子较长时间维持在有利于枝状雪花的形成区域,且高山区云底云水含量显著偏低、整层温度足够低,故高山区更利于暴雪的形成.

    降雪过程雪水比高山区暴雪杭州

    "6.24"宁波强冰雹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

    方艳莹吴福浪申华羽汪冬冬...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ition)再分析资料以及宁波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22年6月24日宁波地区的一次强冰雹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强冰雹过程在弱冷空气和地面辐合共同作用下产生,风暴A和B先以强的对流单体形态移动,在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风暴B加强为超级单体,雷达资料具有典型冰雹特征.风暴单体中低层出现三体散射、有界弱回波区,风场辐合,中气旋;中高层回波悬垂,伴随辐散风场.BWER(bounded weak echo region)对应明显ZDR柱(>4 db),对应相关系数低于0.9;风暴中高层有ZDR"冰雹信号"和KDP空洞,低层形成KDP柱(>4.0(°)/km).根据双偏振特征,归纳出本次强冰雹过程的概念模型,给出各种典型特征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关系,分析其形成的物理基础.

    双偏振雷达双偏振特征强风暴强冰雹

    甘胆口服液对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对虾肝胰腺损伤坏死病防治效果

    程安达冯东岳郑阿钦孙艳霞...
    36-4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为探究甘胆口服液对南美白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防治作用,在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感染对虾4h后,通过投喂不同剂量(0.5、1.0、2.0、3.0、4.0、5.0 mL/kg饲料)的甘胆口服液进行治疗,连续用药1周后观察对虾肝胰腺病理损伤情况,测定血淋巴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统计对虾发病率和感染死亡率.结果表明:甘胆口服液以2.0~5.0 mL/kg饲料的剂量给药7d,可改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的对虾肝胰腺细胞受损情况,有效抑制肝胰腺损伤导致的AST、ALT含量的异常升高,并将感染对虾死亡率降低至12%以下.甘胆口服液对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南美白对虾甘胆口服液副溶血性弧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防治效果

    数据驱动下火电厂主管线三维自动建模方法研究

    牛方浩梅秀庄赵欢陈泽霖...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三维管道建模是人工手动绘制,对于大型管道的建模,耗时长、效率低且建模质量受到绘制者技术水平所约束.本文基于数据驱动及三维建模技术对CAT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管线信息数据库、管线零件库,提出一种基于管线数据信息的三维自动建模方法,通过归类分析管道、管道零件及制定自动绘制方法、连接规则,实现管道自动绘制、各零件自动连接、管线网络系统的三维自动建模,提高了管线三维模型设计、建模效率,保证其设计的统一性、规范性,有利于保证模型设计的质量,减少人工设计强度.

    自动建模三维管线数据驱动

    基于改进灰狼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疾病诊断模型

    魏瑞芳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疾病诊断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与核极限学习机的混合模型.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机制提高灰狼优化算法的探索与利用能力,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在进行特征选择的同时,也对核极限学习机的2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模型在2个疾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模型在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评价指标方面相对于其他混合模型高出约1%~2%,带特征选择的优化模型相对于没有特征选择的模型在评价指标上也高出约1%~2%.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

    灰狼优化算法核极限学习机疾病诊断特征选择参数优化

    基于相控阵声束动态偏转的变压器绕组检测研究

    顾惠杰陆顺豪龚春彬陆忠心...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压器绕组由于内部发生故障,会在绕组中产生高电压和电流,严重影响周围电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为实现对变压器绕组的全面检测,及时排除发现的故障,确保电压和电流不超过正常值,在相控阵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相控阵声束动态偏转的变压器绕组检测方法.通过控制相控阵中各个阵元的触发时间,完成对变压器绕组的检视,提升绕组超声波检测的效率.采用相控阵声束偏转激励方法,设计相控阵声束动态偏转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待检区域内的绕组线性扫查,确认垂直绕组切线方向的信号,通过坐标数据换算形成绕组三维外形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检测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形变检测方面具有快速性,且实际误差低于5%.

    变压器绕组超声波相控阵波束偏转三维成像

    一种多用户频谱分配优化模型建立与求解

    刘志勇王小红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多区域多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频谱最优分配与激励问题,本文首先在考虑多个通信运营商及多个小区用户的情况下,通过区块链理论对不同小区不同用户的频谱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并建立频谱最优分配优化模型;其次,针对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及二分法理论对其进行求解,进而得出不同小区用户人数与频谱分配之间的数学关系;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容纳小区人数与频谱持有量近似地呈线性关系,且基站功率越大,近似直线的斜率越大.当基站的持有频谱量较少时,提高功率对可容纳人数的增加影响较小,随着频谱量的增加,提高基站功率,可容纳人数随之近似线性增加.

    运营商基站频谱分配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