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下无损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常永旭徐鹏程万波安秀秀...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损检测技术用于发现水下结构物结构性损伤以避免发生重大事故,对保障海上油田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外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在水下结构物检测中,如导管架和海底管道.本文总结归纳包括涡流检测、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在内的水下无损外检测的技术特点以及相应的水下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各检测技术,掌握各检测技术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期望为我国水下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水下无损检测外检测涡流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

    崖州湾海域三维海洋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典燃李莉沈方舟刘必劲...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崖州湾海域的水动力变化规律,对该区域海岸带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建立崖州湾海域高分辨率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该海域潮位、潮流和余流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崖州湾海域,潮汐潮流类型整体为不规则全日潮,近岸潮流呈现明显的往复运动;崖州湾两侧流速明显大于湾内,在大潮期内涨潮时间约为落潮时间的1倍,最大流速约2.2 m/s,最大潮差约1.5 m;崖州湾海域整体余流偏向西北方向,在西侧海域受到岸线地形突出的影响,余流较大,湾内弧形东侧区域存在滞流点,容易造成淤积.

    崖州湾潮汐潮流余流FVCOM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滑坡类型及发育规律

    范大波
    15-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处在秭归向斜和黄陵背斜之间,地质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给香溪河流域村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沿线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依据现场勘查,将滑坡分为两类,其中河流西侧的层状反向结构岸坡主要发育"弯曲-滑移"型滑坡,东侧的层状同向结构岸坡则发育"滑移-拉裂"型滑坡.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状况、发育特征及数量作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地貌是控制滑坡发育的因素之一,凸形坡、20°~40°的岸坡以及处于三面临空的凸岸山体均易发育滑坡;岩性与滑坡发育也有对应关系,泥砂岩互层的滑坡发育密度总体高于灰岩地层;滑坡发育尚与岸坡地质结构相关密切,泥砂岩互层同向结构岸坡的滑坡发育密度最高,泥砂岩互层反向结构岸坡孕育的滑坡规模最大;水库蓄水及公路建设是诱发滑坡的两大人为因素.

    库区香溪河流域滑坡类型发育规律

    2010-2022年宁波镇海区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刘威欧阳霖项馨仪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雷电灾害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科学有效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利用2010-2022年宁波镇海区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及闪电定位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GIS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研究辖区雷电灾害和地闪活动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辖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研究表明:2010-2022年镇海区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91起,地闪频次21 130次;年雷电灾害起数、雷暴日、地闪次数三者不呈简单的对应关系,之间未有规律可循;月际变化比较一致,呈明显单峰分布,均在7月达到峰值,且在11月各项指标均有小幅抬升;6~9月份雷灾事故起数占全年82.42%,直接经济损失占94.67%,地闪频次占94.90%,雷灾起数、直接经济损失月际变化与地闪活动密切相关;雷电灾害呈点状分散分布特点,与地闪密度高值区二者在中部地区有一定重合,地闪密度均值3.56 次/(a·km2),最大值9.59 次/(a·km2);以负地闪为主,10~20 kA雷电流概率最高,达31.16%,正地闪强度幅值分布集中程度相对较低,80 kA以上雷电流累积概率,正地闪略高于负地闪.行业分布上,农林牧渔(农居家电)受灾最为严重,占比52.75%,农村地区、先进制造业雷电防御应重点关注.该研究结果以期为辖区各部门在推动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和改进雷电灾害防御技术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雷电灾害地闪特征分析宁波镇海区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物理量统计特征分析

    方言刘菡朱思瑜徐哲永...
    26-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舟山地区的雷暴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MICAPS(meteorology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ocess system)常规气象资料等,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地区2017-2021年雷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分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1年该地区年均地闪密度约为1.9~2.1次/km2·a;雷暴天气在2019年后逐年增加.月雷暴分布呈双峰型,8月雷暴最多,月均雷暴日为7.2 d.5年内夏季发生雷暴的次数占全年的58%.从热动力学结构特征将该地区的雷暴天气分为5类:准正压类、斜压锋生类、暖平流强迫类、冷平流强迫类和高架雷暴类,依次占比51%、19%、16%、10%和4%;夏季以准正压类占主导,春季多为斜压锋生类.通过对NCEP 1°×1°物理量再分析场对雷暴过程的指示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APE、K指数、LI指数、PWAT是判断夏、秋两季出现强对流的敏感性指标,而春季仅有K指数有较好的指示意义;T(850~500 hPa)在23~24℃,是判断是否出现雷暴的有利指标;高低空垂直风切变(春季:14.61 s-1、夏季:6.89 s-1、秋季:8.30 s-1)是指导不同季节是否发生雷暴最有区分度的判据.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雷暴时空分布物理量

    基于热泡喷墨技术制备均匀细胞球的创新方法

    许杰关一民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球在药物发现、生理病理学研究和组织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制造细胞球的方法限制了其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泡喷墨打印技术的系统性方法,称为聚集打印,它可以快速、高通量且低成本地产出均匀尺寸的球体.聚集打印可以在16 min内产出864个直径均匀的细胞球.本文以CHO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仔细分析了打印后的细胞活性.同时,为了提高细胞球体尺寸的均匀性,提出3种优化方法,分别可以将细胞球体直径的变异系数(CV值)降低17.04%~48.38%不等,最后研究了打印后的细胞球培养0、1、4、7 d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聚集打印方法在细胞球体制造方面的优势性,本方法也为类器官的制备提供参考.

    热泡喷墨聚集打印细胞球均匀制备细胞培养

    基于优化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的研究

    徐浙君
    39-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低照度多波段谱密度图像的分辨和检测能力,本文提出基于优化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构建低照度多波段谱密度图像超分辨特征采样模型,通过图像压缩感知方法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向量像素重构;其次,通过模糊度辨识和匹配滤波方法进行低照度图像的降噪滤波,构建低照度多波段谱密度图像的压缩光谱维度检测模型;再次,通过图像去噪、压缩重建和谱特征重组建立正则化约束模型来恢复图像的光谱信息;最后,根据同一空间区域的全体光谱数据的关联性特征分布,采用优化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特征分配和结构重组,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该方法对低照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时可对图像细节部分进行补全,且其去噪和去模糊能力较好,可有效保留图像的关键信息,其信噪比均为26 dB,结构相似度高于0.94,均优于对比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优化深度学习低照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去噪

    VR场景眼动交互下博物馆产品设计三维展示系统

    陈彬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VR场景中,为提高博物馆产品设计三维展示的交互性,本文设计基于VR场景眼动交互的博物馆产品设计三维展示系统.系统支撑软件层分别采集用户眼动信息、产品的点云数据与空间位置数据,通过Unity 3D开发引擎的场景漫游程序,构建虚拟博物馆VR场景,在此场景中应用层使用基于三维建模的VR场景博物馆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博物馆产品的三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由产品设计任务选择状态机引入基于眼动交互的产品设计指令切换方法,根据用户眼动信息,自动切换产品设计指令,完成VR场景眼动交互下博物馆产品设计三维展示.实验结果显示:此系统可结合设计人员眼动信息,准确切换博物馆产品设计指令,调节产品设计角度,可在VR场景中完成博物馆产品的交互设计.

    VR场景眼动交互三维展示系统三维建模

    GNSS失锁状态下车载移动测量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何小飞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位置姿态信息主要依靠GNSS+IMU来提供,当进行隧道数据采集时,由于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失锁,解算后的POS轨迹线会扭曲错位,导致激光点云严重变形,测量精度急剧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航位推算和控制点纠正的点云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进行常规POS轨迹线解算,得到初始POS数据,然后利用航位推算对GNSS失锁段POS轨迹线作平滑处理,最后利用靶标控制点对平滑后POS位置和姿态进行纠正、融合扫描数据得到最终点云成果.某运营铁路隧道段试验表明,航位推算能够消除无GNSS解算造成的POS轨迹线错位问题,靶标控制点纠正可将隧道点云绝对精度提升至毫米级,满足既有铁路测量精度要求.

    车载移动测量GNSS失锁点云处理控制点纠正

    基于FLAC 3D的灰岩单轴压缩强度特性及能量演化研究

    袁世松杜斌许世敏
    54-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灰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值分析软件FLAC 3D进行灰岩标准圆柱体试件的单轴压缩模拟,并基于FLAC 3D软件当中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和应变软化本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在不同本构模型下的数值结果,并结合能量定律分析数值模型在加载过程中的能量演化情况.结果表明:(1)摩尔库伦模型的峰值强度随着粘聚力的衰减而降低;(2)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轴应力在峰值强度前与摩尔库伦模型的变化一致,但在峰值后随荷载增加强度逐渐减小;(3)在峰值强度前2种模型的总能量密度和耗散能密度在渐增,在峰值强度后摩尔库伦模型的弹性能密度趋于稳定,应变软化模型的弹性能密度逐渐趋近于0.

    灰岩单轴压缩本构模型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