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喀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喀什大学学报
喀什大学学报

侯俊平

双月刊

2096-2134

kssb@chinajournal.net.cn

0998-2892218;2892014

844008

新疆喀什市学院路29号

喀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shgar Universit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喀什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技术学科和教育等学科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本刊坚持“双百”方针,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新疆尤其是南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坚持学术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突出新疆民族、地域特色和师范特色。注重发掘有关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学,新疆民族宗教、民俗文化,新疆民族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三重逻辑

    陈玲晁晶晶
    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出场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源于中华民族重视和崇尚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也始终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从价值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彰显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意蕴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从发展逻辑来看,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铸就人民精神世界的魂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人民精神世界的新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厚植人民精神世界的底气、骨气、志气,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并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世界人的现代化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逻辑前提、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向

    吴常柏张福雲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个结合"与文化润疆工程在理论基础、文化根基、价值归旨等方面呈现高度契合.从逻辑前提看,"第二个结合"为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明确了理论魂脉、文化根脉和方法论;从价值意蕴看,"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有利于增进新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凝聚起团结奋进建设美丽新疆的磅礴之力;从现实路向看,"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打好组合拳,需从制度维度、道路维度、文化维度、价值维度和保障维度同时发力.

    文化润疆工程"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登记的理论建构

    王尚飞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经营权可派生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生成路径,但其与这两种权利类型之间并不存在依附关系,而是能够获得平等保护的独立财产权.在农地"三权分置"语境下,土地经营权物权登记是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科学构建农地权利体系的路径选择.土地经营权物权化塑造和物权登记路径不仅符合农地改革的内在要求,而且也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相契合.土地经营权物权登记路径的设计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土地经营权物权登记路径的规范基础可通过对其独立权利属性、用益物权属性、权利结构体系及物的编成主义与其登记适应性的解释予以证成.

    土地经营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用益物权权利结构

    人工智能生成物孳息的法律属性及权利保护

    贾振宇刘丽霞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数据及算法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生成物能够比肩人脑的智慧及人类作品的真实度,进行广泛的图文生成.当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律属性仍然存有较大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能够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其本身并不具备创作意识,且给予人工智能生成物以知识产权保护有违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促进创新、鼓励创作的价值追求,与人类中心理念相驳,因此对人工智能生成物应当否定其知识产权属性,根据现有法律体系认定其孳息的法律性质.孳息模式坚守了人类中心观念,具有较强兼容性,不存在保护期间过长而显失公平或者精神权利缺位等方面问题,通过在人工智能软件所有者、使用者以及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权利归属,最终在民事、行政、刑事领域分别搭建起人工智能生成物被侵权与人工智能生成物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路径.

    人工智能生成物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孳息

    人工智能算法的法律问题与应对措施

    钱燕娜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算法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算法支配、算法垄断等法律问题使得算法在现实应用中直接影响立法决策的准确、司法决策的公正、行政监管的规范,也成为继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立法基本成形后,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风险防控与秩序信任议题.破解这些难题的路径在于明确算法立法的目的,完善算法立法的形式,构建算法立法的法律体系,从而更好应对人工智能算法风险.

    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杀熟"规制路径制度构建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

    陆玉玲李停
    35-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经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首先构建共同富裕和数字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档次拉开法对2013-2021年中国各省市的共同富裕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其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高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且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从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共同富裕进程.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产业结构升级空间计量

    新内生发展视域下南疆四地州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内驱力研究

    王海燕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以特色产业带动富民增收"的抓手,持续发挥其在南疆四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南疆四地州乡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劳动力供给",即坚持内外结合,突出就业导向下"脱贫群众旅游收入提升可持续",提升以乡村群众为发展主体积极参与旅游发展的内驱力.文章分析了南疆四地州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愿景—能力—行为"制约因素,提出了规划方案落实与群众发展定位紧密结合、援疆就业帮扶与地方产业振兴有机联动、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的发展对策,对如何培育南疆乡村旅游发展"有资源接口的人"提出有益建议.

    新内生发展南疆四地州内生发展动力脱贫群众

    文旅融合下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与开发研究

    麦麦提依明·马木提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是人类光荣红色历史的宝贵见证,科学保护和开发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既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加强革命精神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要求.鉴于此,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探讨了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对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文旅融合下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高质量开发的建议.

    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文旅融合保护开发

    新疆南疆地区学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韵母产出特征及教学建议

    贾媛潘琳娇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对此聚焦新疆南疆地区学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发音问题,以实验语音学为手段,综合运用描写分析、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元音的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将少数民族学前教师与"国家通用语言发音人"(以下简称"发音人")的发音,分别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学前教师习得撮口呼韵母ü、üe、üan、ün、iong的语音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与"发音人"的发音产出相比,学前教师在撮口呼韵母üe的共振峰频率上有一定差异(p<0.05);在撮口呼韵母ü、üe、üan、ün、iong的产出时长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产出偏误上,存在过度泛化和错读两类偏误现象,具体有ü发音过长、ü错读成u等偏误.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相应的培训教学建议.

    撮口呼韵母语音偏误学前教师建议

    "X的X,Y的Y"构式的形、动二分格局及其特征探析

    林青李小曼黄劲伟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X的X,Y的Y"是一种常见的构式,其构式义是对人或事物状态的多种描绘,以及对动作或事件的分项列举.通过分析"X的X,Y的Y"构式的构成成分,发现"X的X,Y的Y"构式在形式、功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形、动二分格局,并具有以下特征:形容词、动词以外的词类不能进入该构式;形容词类"X的X,Y的Y"构式总表示消极义;"X的X"或"Y的Y"不能单说.本研究集中描写"X的X,Y的Y"构式在形容词类和动词类上的差异,并运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推理、认知框式激活效应以及信息结构的足量原则等对上述语言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以期为现代汉语常见构式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加深对现代汉语动词词类、形容词词类范畴的认识.

    "X的X,Y的Y"形容词动词二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