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中国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张刚

半月刊

1005-3573

sci_chinese@sina.com

010-51601074

100086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28号艺术大厦A座

科学中国人/Journal Scientific Chines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议验证性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较

    鲁慧
    471-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化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科学探究,甚至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标准的核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验证性探究性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

    刘新志
    472-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弥补不足,学人所长,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情感交流教学信息评价交流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韩文清
    472-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科学与小学的其他学科不同,科学课是比较贴生活,实验性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爱科学、爱家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实验方法过程评价

    浅谈幼儿教育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杨义
    473-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发挥的怎么样以及幼儿的自主学习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语言学习效果和教学的成效。所以,在新时期幼儿语言教学中,我们都积极开展了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如何让幼儿更好的实现自主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时期幼儿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幼儿从传统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

    幼儿语言教学主动性角色转变学习积极性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

    罗莎莎
    474-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乐感与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关键环节,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笔者根据近几年相关工作经验对初中生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的意义和培养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有效的教学措施,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初中音乐音乐乐感音乐鉴赏教学

    浅议启发式教学与化学思维能力

    王磊
    474-474,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显然,在教学改革这个整体行为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计是基础,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是核心,教学结构的过程和方法的选用和设计是手段。

    化学兴趣科学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周艳艳
    475-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小学语文的教学逐渐“科学化”,并且开始逐渐向生活延伸,提倡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换句话说,语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其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寻找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情况中不难发现,如果让小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心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目前一直困扰着教师的重要难题。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王洪财
    475-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其最终形成独立学习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

    化学阅读成因

    幼儿园人际环境建设对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影响

    张春
    47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时期是行为塑造、习惯养成、性格形成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未来社会需要孩子们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具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具有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

    幼儿园人际环境建设社会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的探索

    赵淑丹
    47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一门最富文化艺术灵气的学科,语文学习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渐进的非线性序列过程。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也就是说,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把语文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以此为基点,大语文教育观适时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