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建+"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研究

    胡玲玉高广明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具影响力的内涵,也是推动祖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党员的爱国情怀,还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者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本文主要阐述了"党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念,再基于现状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以及存在的挑战,如存在对理论缺乏全面研究、渗透形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并根据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提出"党建+"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为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党建+"红色文化实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宋娜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是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打造集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协同育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个人品质和劳动精神发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大量的衔接点,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本文从构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课程体系建设期间存在的障碍性因素,进而针对如何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浅谈大学生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民办高职院校JK学院为例

    柏亚军张郁杰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共青团各级团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大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址处于城乡接合部位置,学校团委也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大学生对暑期"三下乡"的认可度、参与度,结合我校团学工作中志愿服务类工作实际情况,就如何开展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思考

    孙玲玲戚之琳凌烈锋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平时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实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

    雨课堂形成性评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互联网+红旅文化"进入高校标志设计课堂教学创新对策研究

    乔倩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标志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如何进行创新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成为了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互联网+红旅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标志设计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高校标志设计课堂教学中应用"互联网+红旅文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文化自信,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进一步提高标志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结合互联网和红旅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

    互联网+红旅文化标志设计教学创新高校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路径研究

    柴慎之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对学生审美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此,笔者对审美素养进行了概述,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有针对性地介绍了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思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审美素养

    新时代"劳动+"专业教育的融合机理及实现路径

    刘琰秋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共生,不仅丰富了劳动育人的内涵,发挥了专业育人的实际效果,而且促进和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现实需求。二者的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方法相通、教育内容交融、教育效果互补,这为其融合提供了理论及基础。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标,需要从思想认识、课程体系、师资水平、实践培训和激励机制五个方面明确二者衔接的思路,从而助力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Hyperworks教学实践与探索

    洪腾蛟丁凤娟陈丰张华...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Hyperworks教学工作重心已慢慢发生转变。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以某MPV车门为研究对象探索Hyperworks教学实践。借助实际工程案例实践,引导学生体会汽车CAE分析之美,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学习意识,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学生素质培养。

    车门Hyperworks软件新工科教学探索

    医学遗传学"课堂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江新华段红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深化"三教"改革,探索医学遗传学"课堂革命"实践路径。注重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打造符合国情、学情的医学遗传学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完成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遗传学多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实践素养教育,构建"五维"体系,优化学习考核评价,帮助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有效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医学遗传学课堂革命混合式教学在线精品课程

    "翻转+实践+竞赛":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张燕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了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以竞赛项目为依托的实验类课程"翻转+实践+竞赛"的教学改革模式。本次改革探索以传媒专业电视摄像这门实践课程为例,设计将相关竞赛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成果导向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整体教学内容将围绕竞赛环节展开,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课堂检验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以学生最终的竞赛成果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践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并通过新的教学改革形式最终培养出新时代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竞赛OBE教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