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学科竞赛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安丽琼姚鑫郭娜刘伯洋...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融合不理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上海海事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竞赛三体融合,形成"理论—实践—竞赛"的闭环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实验技能、突出实践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效提升物理化学教学质量,为类似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学科竞赛物理化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的复变函数课程信息化、多样化、模块化教学重构

    杨鹏教传玲屠良平胡煜寒...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复变函数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该方案以环环相扣的问题为中心,通过信息化、多样化、模块化重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实践检验发现,该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复变函数教学普遍存在的课时少、学生多、专业方向各异、学时不同、师资不足等问题。

    复变函数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方式

    基于结果导向的水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王炜魏清顺段喜明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力学是涉水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承担着衔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水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下,本文从水力学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出水力学的教学特点及困难,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即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新划分教学模块,丰富实验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加大过程性考核,旨在提高水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其他高校水力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水力学教学改革结果导向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疆高校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

    罗晓霞夏占峰刘琴张晶...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塔里木大学生物类专业办学特色及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和数据库应用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实践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生物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完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进

    "线上+线下"高校混合式教学"学生评教"机制探讨——以东北石油大学中文系为例

    郭千宁苏燕郭赛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新常态,学生评教模式也随之调整。学生评教是优化高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目前混合式教学"学生评教"存在流于形式、针对性差、评价内容千篇一律等弊端,不利于课程完善与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结合高校教学现状,笔者以东北石油大学中文系为实践基地进行实证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结合"的解决措施,力求完善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做好顶层设计。

    "学生评教"混合式教学"四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

    信息化资源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

    李博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大量的信息化资源被引入课堂教学。笔者从信息化资源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角度,总结了高职教学中信息化资源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课堂中运用信息化资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对策,以期为今后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提供思路。

    信息化资源高职教学存在问题应用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聂海文胡泽伟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在教育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学生明辨是非以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还能提高德育教学工作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在网络化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网络化德育教学课堂,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课程模式,营造教育环境,为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打造新阵地。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教育高校学生创新路径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药用化学基础为例

    刘俊红肖光清刘红梅丛振娜...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应用的增多,传统的药用化学基础课程必然面临教学改革。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借助"微知库"平台,针对药用化学基础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证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目的,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全育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王玉华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快,教学模式创新方向发生显著变化,教学范畴得到了进一步拓宽。教师在追求高校英语教学更快更好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创新组织、方法、模式及体系,使互联网的有效性、时效性优势充分体现到人才培养中,为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更好条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教学的应用特点及其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互联网+"背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双平台的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研究

    马联华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解构原有课程知识体系,重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完成重庆市在线开放平台课程线上资源建设;结合课程原有教学设计,创建学生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系列活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制定完整有效的线下教学设计方案;采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蓝墨云班课平台实时自动采集数据功能,快速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更加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研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保证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混合式教学双平台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