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李玉民

季刊

1000-2812

xueb@lzu.edu.cn

0931-8915032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创刊于1958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兰州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05年刊物名称由《兰州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本刊及时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学科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技术方法。本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本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NA损伤与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现状与展望

    王琦严俊芳胡步荣
    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癌症中仅有少数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有反应。随着对肿瘤免疫治疗认识的深入,DNA损伤与修复机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基因组不稳定性和DNA损伤应答的缺陷,尤其是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背景下,能够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疗效。尽管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如何精准地调控DNA损伤应答以及优化联合治疗策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详细讨论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传统基因毒性治疗与免疫检查点阻断联合治疗策略的免疫调节机制,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和DNA损伤应答抑制剂在联合治疗中的潜力,还提出基于DNA损伤应答靶向抑制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新策略,强调了结合传统治疗和新型免疫调节策略以及开发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

    DNA损伤应答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探索

    陆家凤李朝燕杨铭马诗瑜...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的作用机制;CCK8法、单细胞克隆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T47D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对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激酶的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活性成分-乳腺癌"靶点84个,作用机制与PI3K/Akt、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质激酶等信号通路有关。细胞实验表明该"调肝补肾法"可抑制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降低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采用"调肝补肾法"中药制剂治疗乳腺癌,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增殖、侵袭迁移。

    乳腺癌网络药理学调肝补肾增殖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

    FT3/FT4、hs-CRP/PA、NT-proBNP水平对预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姜帆周泓屹王飞跃陈东升...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FT3/FT4)、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hs-CRP/PA),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AHF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患者FT3/FT4、hs-CRP/PA,及NT-proBNP等临床资料及入院随访一年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3)和预后良好组(n=49);另随机抽取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及NT-proBNP、FT3/FT4、hs-CRP/PA水平差异,分析其对老年AHF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FT3/FT4低于对照组患者,hs-CRP/PA及NT-proBNP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FT3/FT4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hs-CRP/PA及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FT3/FT4、hs-CRP/PA水平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FT3/FT4、hs-CRP/PA水平预测老年AHF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862、0。713。结论 NT-proBNP、FT3/FT4、hs-CRP/PA与老年AHF患者不良预后有关,3项指标共同使用预测患者预后效能良好。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老年急性心力衰竭预后

    禾蔻安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蔡炳昕李浏钰刘博刘沛...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禾蔻安双基因(CDO1和CELF4)甲基化检测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宫腔镜门诊的患者216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肿瘤生物学标记物与子宫内膜厚度等。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禾蔻安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对异常子宫出血女性中子宫内膜癌检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0。001)、体重指数(BMI,P=0。002)、糖尿病(P=0。012)、绝经(P<0。001)、CDO1和CELF4甲基化(均P<0。001)对判断是否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的比值比(OR)为3。970(95%CI:[1。058,14。895],P=0。041),绝经的OR为18。702(95%CI:[1。847,189。370],P=0。013),CDO1、CELF4甲基化的OR分别为22。351(95%CI:[2。250,221。989],P=0。008)、60。995(95%CI:[5。992,620。920],P=0。001)。CDO1和CELF4甲基化检测敏感性为91。2%(95%CI:[76。3%,98。1%])、特异性为96。7%(95%CI:[93。0%,98。8%]);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9%(95%CI:[37。9%,72。8%])和78。6%(95%CI:[71。9%,84。3%])。血清癌胚抗原 125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32。4%(95%CI:[17。4%,50。5%])和 76。4%(95%CI:[69。0%,82。8%])。结论 对于绝经后女性,禾蔻安双基因甲基化检测较目前妇科检查中的血清癌胚抗原125与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提示子宫内膜癌高风险。

    子宫内膜癌筛查异常子宫出血禾蔻安双基因甲基化无创检测

    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茜石影张永花郑华...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探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为其早期预测及三级预防提供依据,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1 107例3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记录髋关节外部形态、发育情况及运动状态,超声检查并采用Graf法标准分型评估髋关节发育情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可能影响髋关节发育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07个左髋中,异常的有75个(6。8%);1 107个右髋中,异常的有53个(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文化程度高、胎次增加、孕期补钙、孕期补充维生素D、做运动操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的保护因素,臀位、冬季出生、女性、双下肢包裹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有型别、侧别特征,髋关节不稳定(Ⅱb型)为常见类型,左侧多于右侧。母亲孕期补充钙和维生素D,婴儿增加髋关节外展操锻炼,可以减少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法超声筛查影响因素

    高原地区某三甲医院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及预防措施

    尹金龙张春雷宋诗伟于畅...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住院青年男性疾病谱分布及规律特点,为高原地区青年男性提供疾病防治建议。方法 选取高原地区某三甲医院2019-2023年泌尿外科2 495例住院青年男性的病历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10,从患者年龄分布、疾病类别等方面比较疾病谱变化。结果 泌尿系结石、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住院青年男性排名前3位的疾病,且每年这3种疾病的病例数占当年全部病例数的60%以上。不同年龄组呈现不同的疾病谱特点。结论 针对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高发疾病,应从不同年龄、所处环境、相应疾病发病特点等方面,积极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加强医疗保障,维护人民健康,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高原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谱预防

    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张彤宇杨依涵梁杰姚子琰...
    4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的病原菌,为降低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甘肃省某三甲医院2021年1-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690例住院患者,并匹配69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筛选有留置导尿操作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留置导尿患者[238例(34。49%)]多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留置导尿患者[102例(1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8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置导尿管时间、中心静脉插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等18个因素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内镜)、进行器官移植、使用血液制品、操作不良事件、抗菌药物数量、住院时间为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为主(17。30%)。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重视留置导尿患者的感染风险,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

    留置导尿医院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甘肃省兰州市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燕王骁祺彭怡玮康祚俨...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3-7月甘肃省4所高校共6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分析抑郁和焦虑现状;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和焦虑的相关因素。结果 大学生群体中抑郁和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48。3%和22。9%。其中,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21岁(χ2=17。74)、医学专业(χ2=19。93)、低年级(χ2=24。5)、来自城市(χ2=8。6)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抑郁发生的风险(P<0。05);年龄≥21岁(χ2=4。518)、兄弟姐妹多(χ2=11。96)、与家人通话时间少(χ2=3。882)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抑郁和焦虑具有显著相关性(OR=5。035,95%CI:[3。236,7。73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医学专业(OR=2。02,95%CI:[1。37,2。98])、来自城市(OR=1。48,95%CI:[1。03,2。13])是大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高年级(大三OR=0。44,95%CI:[0。30,0。64],大四OR=0。22,95%CI:[0。06,0。78])和参加体育运动(OR=0。63,95%CI:[0。41,0。97])可以减少大学生抑郁的发生(P<0。05);兄弟姐妹数多是大学生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2个OR=2。35,95%CI:[1。27,4。36];≥3个OR=3。24,95%CI:[1。70,6。17]),而与家人通话时间较长(≥30 min)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OR=0。63,95%CI:[0。43,0。93],P<0。05)。年龄相对较大(≥21岁)是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共同危险因素(抑郁OR=1。98,95%CI:[1。44,2。73];焦虑OR=1。50,95%CI:[1。03,2。18])。网络相关行为(网络游戏和网上追剧)时间长也会增大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概率(P<0。05)。结论 兰州市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较严重,需要重视并给予干预。

    抑郁焦虑大学生地域影响因素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的乙型肝炎预防策略知识图谱构建

    刘雅菲李颖程千吉黄嘉杰...
    6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策略之间的关联,为乙肝预防的决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乙肝指南和专家共识,提取乙肝预防推荐意见并抽取实体、关系和属性数据,利用Python的py2neo库调用数据,将其导入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检索8个数据库和12个官方网站,共获得中文指南6部、专家共识2部,英文指南16部、专家共识2部,提取了260条预防相关推荐意见。根据推荐意见抽取得到适用人群、特殊人群、检测类操作、干预类操作、药物大类、具体药物名称、时机和推荐程度共8种实体,以及操作选择、最佳操作时间、用药选择、用药时间、进行和包含共6种关系,最终构建了筛查、疫苗接种、母婴阻断、管理策略和暴露后预防共5个知识图谱,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乙肝预防策略。结论 乙肝预防策略知识图谱的构建有助于医疗工作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乙肝预防措施,为决策者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乙肝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持续发展。

    乙型肝炎知识图谱筛查疫苗接种母婴阻断管理策略暴露后预防

    微RNA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及治疗研究进展

    刘玉彬李娜曾晓丽杨鑫娜...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RNA是一类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调控靶基因转录后的水平。细胞核因子κB是调节细胞凋亡和炎症的核内转录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微RNA可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核因子κB的表达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对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微RNAs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为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的诊断生物标记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微RN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