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骨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骨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临床骨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戴尅戎,江曙

双月刊

1008-0287

lcgkzz@aliyun.com

0551-62923133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临床骨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CSTPCD
查看更多>>敬告作者: 最近有些不法分子以本刊名义在网上发表虚假信息,称能够帮助作者在本刊快速发表论文,请勿上当!!本刊未与任何机构或个人合作,敬请作者投稿直接邮寄或发E-mail至本刊编辑部。本刊是骨科专业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主要面向临床骨科医生、相关学科医生和研究人员。办刊宗旨:以临床研究为基石,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为引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旨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促进我国骨科事业发展。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格式规范,可读性强。影响因子、被引频次逐年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联合Y型纳米骨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卢志有钟伟建郭惠红
    457-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联合Y型纳米骨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联合Y型纳米骨板内固定治疗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记录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颈椎轴性症状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70~135(95.6±16.5)min,术中出血量 100~250(180.5±22.4)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 6~24(13.5±1.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根、硬膜、脊髓损伤及医源性门轴侧椎板断裂,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形成、切口感染及颈椎生理反曲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出现松动、断板及断钉等现象,椎管扩大明显,脊髓未再受压,未出现再关门现象.JOA评分术后2周、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 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联合Y型纳米骨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避免出现再关门现象,降低轴性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少,脊髓功能恢复较好.

    颈椎病Y型纳米骨板改良颈椎单开门

    肘关节置换术后定制假体翻修1例

    张兴州徐鹏李冰何樟宁...
    460页

    肘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骨缺损定制假体术后翻修术

    两种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荚龙高如峰付文芹陈农...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5例)和B组(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15.80±2.64)个月.手术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A组长于B组(P<0.05).B组发生4例骨水泥渗漏.疼痛VAS评分:术后1周B组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B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相较于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更快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下床时间、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但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体成形术

    3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比较

    刘琛胡维俊王宇龙周静...
    465页

    糖尿病足常规敷料泡沫敷料真空辅助封闭

    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雷龙跃郑标吴慕君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28例)和对照组(采用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26例).记录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Cobb角.根据Gertzbein Robbins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优良率、精准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3 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和椎体Cobb角两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置钉骨科机器人

    不同透视方法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杨雯栋黄瑛杨启远雷超...
    47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透视方法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根据术中透视方法不同分为A组(术中采用DynaCT透视,29例)和B组(术中采用C臂机透视,27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单侧穿刺率、骨水泥渗漏率、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5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单侧穿刺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A组低于B组(P<0.05).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术后3 d及末次随访两组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伤椎再发骨折及骨水泥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C臂机比较,术中在DynaCT引导下行PKP治疗OVCF具有精准、安全、高效的优点.

    胸椎压缩性骨折DynaCT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多种术式联合治疗先天性固定性髌骨脱位1例

    徐汝斌张玉岩刘士明韩雪晴...
    475页

    先天性髌骨脱位股骨旋转截骨胫骨结节移位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郑小庶朱跃君戴青东谢秋阳...
    476-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术中穿刺途径不同将1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58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和双侧组(59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1(7.7±2.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单侧组均短(少)于双侧组(P<0.01).单侧组11例(19.00%)、双侧组8例(13.56%)发生骨水泥渗漏,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两组术后第2天及3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第2天及3个月疼痛VAS评分、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术后第2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双侧组小于单侧组(P<0.01).结论 单、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达到满意且相近的临床效果,但单侧穿刺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更少,而双侧穿刺具有更好的椎体前缘高度保持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单侧穿刺双侧穿刺

    石黑法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近指间关节粉碎骨折脱位1例

    赵伟超耿丽陶忠生黄鹏...
    480页

    石黑法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

    3种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潘丹唐少龙
    48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微创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术(MSLD)、椎板间入路单通道内镜(IUE)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腰椎髓核摘除术的不同分为MSLD组(采用MSLD行腰椎髓核摘除治疗,20例)、IUE组(采用IUE行腰椎髓核摘除治疗,27例)、UBE组(采用UBE行腰椎髓核摘除治疗,23例).比较3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ODI.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74±3.43)个月.术中透视次数:MSLD组、IUE组、UBE组依次增加(P<0.05).手术时间:MSLD组、IUE组均短于UBE组(P<0.05);MSLD组和IU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IUE组、UBE组均短于MSLD组(P<0.05);IUE组和UB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切口疼痛:MSLD组、UBE组、IUE组依次降低(P<0.05).下肢疼痛VAS评分、ODI:3组术后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LD、IUE和UBE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较于MSLD,IUE和UBE均是较微创的术式,均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的切口疼痛,可作为MSLD的替代方案.且IUE在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方面较UBE更具优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椎板间入路单通道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