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蛇咬伤患者粒细胞联合血小板与蛇咬伤严重程度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构建模型预测蛇咬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23年10月30日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西医部急诊中心收治的577例蛇咬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淋巴细胞绝对值(LY#)、NLR(NE#/LY#)、PLR(PLT/LY#)、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PDWLR(PDW/LY#)、首次就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蛇毒血清使用时间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分成发生并发症组和未发生并发症组,根据蛇咬伤分度分成轻度和中重度蛇咬伤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ROC曲线评价指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最后构建多因素的预测模型.结果:不同程度、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蛇咬伤的WBC、NE#、NLR、SII、PDWLR、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中重度蛇咬伤患者更低,发生感染、组织坏死及需要输血和手术的患者更少,肿胀程度轻,PLT、LY#、PL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的患者较发生并发症组WBC、NE#、NLR、SII和PDWLR更低,首次就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抗蛇毒血清使用时间更早,住院费用更低,而PLT、LY#、PLR则更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PLT、NLR、PLR、SII、PDWLR和抗蛇毒血清使用时间是蛇咬伤患者分度的影响因素.LY#、NLR、PLR、PDWLR及抗蛇毒血清使用时间是蛇咬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LY#、NLR、PDWLR是预后的危险因素,而PLR和早期使用抗蛇毒血清是预后的保护因素,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能辅助蛇伤分度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