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急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

胡豫

月刊

1009-5918

lcjzzz@qq.com

027-85726342-8817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急诊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Call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急危重症容量管理急诊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董士民...
    269-281页

    急危重症容量管理老年人

    转运前抗凝对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心功能的影响

    李亚宋大庆孙树印王健...
    28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转运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之前用普通肝素预处理对接受直接PCI的冠脉血流、心功能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138例,其中13例患者信息不完整,最终125例患者被纳入分析.根据肝素使用时间点,分为转运前抗凝组(确诊后于当地医院给药,共65例)和常规抗凝组(导管室内给药,共6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胸痛中心时间节点、心肌损伤标记物等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开通血管即刻的冠脉血流(TIMI血流分级),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出血风险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救治时间节点、病变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抗凝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转运前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抗凝组肌红蛋白水平高于转运前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抗凝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抗凝组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开通即刻TIMI血流分级0~1级35例(58.3%),常规抗凝组49例(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影响,转运前抗凝是IRA初始血流2~3级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OR=3.576,95%CI:1.337~9.519,P=0.011).两组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运前使用普通肝素预处理可改善STEMI患者IRA通畅性和心功能而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普通肝素冠脉血流心功能

    肝素结合蛋白联合白介素-6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蒙钰铭贾亚娟高志伟高素敏...
    28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联合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5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的11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HBP、IL-6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森林图比较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对不同HBP、IL-6水平患者进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结果: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HBP、IL-6水平明显升高.Cox回归分析显示HBP>161.77 ng/mL(HR=4.850,95%CI:1.918~12.260,P<0.001)、IL-6>119.11 pg/mL(HR=4.208,95%CI:1.321~13.410,P=0.015)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M生存分析显示当HBP>161.77 ng/mL且IL-6>119.11 pg/mL时,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7.87,95%CI:3.23~19.18,P<0.000 1).HBP联合IL-6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77.1%,阴性预测值为89.3%,阳性似然比为9.96,阴性似然比为0.36.结论:HBP和IL-6是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脓毒症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脓毒症预后

    外周血黏附分子及凝血功能指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感染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赵斌林大鹏余欢代明岩...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黏附分子及凝血功能指标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近期颅内感染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接收的8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和非感染组(32例),根据3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23例)和非预后不良组(25例),分析各组外周血黏附分子[黏附分子整合素αM(CD11b)、整合素β2(CD18)]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中CD11b、CD18、PT及FIB表达水平对ACI患者继发颅内感染诊断及预测预后的准确性.结果:近期感染组的ACI患者CD11b、CD18、PT及FIB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ACI患者CD11b、CD18、PT及FIB水平及显高于非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b、CD18、PT及FIB诊断颅内感染的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 18.060%、29.140%、13.235 s 及 4.600 g/L;四者联合诊断 AUC 面积为 0.953,高于 CD11b、CD18、PT及FIB的单一诊断(0.712、0.677、0.655及0.661);四者联合诊断特异度为87.50%,高于单一诊断(71.43%、65.38%、60.07%及61.54%);四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1.67%,高于单一诊断(69.09%、72.22%、72.55%及70.37%).结论:外周血黏附分子及凝血功能指标对ACI术后近期颅内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

    急性脑梗死黏附分子凝血功能颅内感染

    RDW联合血浆白蛋白和血淀粉酶比值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

    陈映君麦麦提依明·买买吐尔逊阿布力克木·吾拉音吴朝阳...
    299-303,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血浆白蛋白和血淀粉酶比值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 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30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35例)和非感染组(95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RDW、血浆白蛋白及血淀粉酶比值等临床信息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分别绘制RDW、血浆白蛋白、血淀粉酶比值及联合指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完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评估.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相较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RDW和血淀粉酶比值显著升高,而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指标预测AP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高于RDW、血淀粉酶比和血浆白蛋白单独作为预测指标的价值.结论:RDW显著升高、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和血淀粉酶比值≥0.3可作为预测AP患者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且三项指标联合可提高预测价值,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浆白蛋白血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感染

    院内心跳骤停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分析

    杨晶段文慧王芳王玮玮...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院内心跳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9月收住长治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IHCA患者ROSC且住院≥24 h,根据最终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及 ROSC 后 24 h 内最初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酸碱度(PH)、血乳酸(Lac)、白蛋白,计算NLR.比较两组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进一步评估NLR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7例,存活组47例,死亡组90例,死亡率为65.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体外膜肺氧合使用率、心源性、电除颤及肾上腺素(>5 mg)、WBC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心肺复苏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A-PACHE Ⅱ、Lac明显升高,而淋巴细胞绝对值、PH、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APACHE Ⅱ、复苏时间、白蛋白均是ROS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与APACHE Ⅱ预测价值相当,其次为复苏时间、白蛋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37、0.774、0.696,当截断值分别为6.16、24.5、18.0、31.1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75.6%、77.8%和 77.2%、96.7%和 53.2%、76.6%和 65.6%,且 NLR 联合复苏时间时 AUC 更高,为 0.8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83.0%.结论:对ROSC的IHCA患者预后NLR与APACHE Ⅱ的预测价值相当,且NLR简单、经济,联合复苏时间预测价值更高,可用于临床治疗决策.

    心跳骤停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在医学教育实践的探讨

    陈湘邓然吴川清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训练数据的持续增长以及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在规模和功能上迅速扩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例如ChatGPT等,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应用之一.在医学教育领域,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GAI-LLMs)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介绍了医疗领域中的GAI-LLMs,并提出了针对医学教育者的有效策略及所面临的挑战,旨在将GAI-LLMs有机地融入学习与教学实践,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技能水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建设,培养新一代数字公民.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医学教育

    甲维-茚虫威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例报告

    朱芳芳赵耀鲍艳娟燕宪亮...
    315-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维-茚虫威是一种新型杀虫剂,由甲维盐、茚虫威混合而成,其毒性成分为茚虫威.国内外陆续有为数不多的中毒病例报告,现报道1例甲维-茚虫威中毒.茚虫威具有芳香代谢物,可以生物转化为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的活性中间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用亚甲蓝治疗后高铁血红蛋白量下降至正常,以供临床参考.

    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甲维-茚虫威

    脓毒症ICU获得性衰弱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郭同武赵明锐冼丽娜杨远征...
    318-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作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累及骨骼肌、呼吸肌及平滑肌等,会导致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剧增,并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但脓毒症ICU-AW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评估标准缺乏统一、治疗时机和方案选择仍无具体标准.鉴于该病发病机制和诊疗选择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脓毒症患者ICU-AW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多学科对该病的认知并针对性提高疾病的早期认识、诊断及诊疗协作能力.

    脓毒症ICU获得性衰弱肌无力发病机制诊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