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双月刊

1672-7770

lcsjwk@163.com

025-82296070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的神经内外科医务人员及研究人员,力刊目的是促进神经外科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电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宋昆陈灵朝秦智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目前GBM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然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化疗和进一步TMZ化疗.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当与标准治疗方案联合时,GB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TTFields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上市,且得到了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推荐.本文将重点述评TTFields的发展及其在GBM治疗中的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肿瘤电场治疗作用机制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基于肿瘤分子特征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对肿瘤电场治疗敏感性预测价值探讨

    洪鹏杰张晓硌潘之光蔡圣咏...
    6-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抗肿瘤效用及可预测患者对TTFields治疗响应的肿瘤分子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2018年8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过TTFields治疗的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nd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数据,另选择195例未接受电场治疗的ndGBM作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TFields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TTFields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TTFields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S)23.0个月(95%CI:17-NA),对照组中位OS为15.1个月(95%CI:13~18).TTFields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7个月(95%CI:12-NA),相比对照组中位PFS为12个月(95%CI:9~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EN 突变、EGFR 扩增对 TTFields 治疗组的 PFS(PTEN 突变,HR=0.15,95%CI=0.034~0.63;EGFR 扩增,HR=5.67,95%CI=1.455~22.05)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ERT 突变对 TTFields治疗组 OS(TERT 突变,HR=3.96,95%CI=1.308~12.0)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Fields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PTEN突变,EGFR扩增是独立预测患者对TTFields PFS的潜在分子标志物,TERT启动子突变是预测TTFields患者OS的潜在标志物.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电场治疗预后分子特征

    改良电场贴片操作方法对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电场治疗患者头皮不良反应的影响

    刘竞辉王樑徐晶王元...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电场贴片操作方法对胶质母细胞瘤(GBM)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头皮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9年5月—2022年7月接受TTFields的73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4月前的36例采用常规电场贴片操作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5月后的37例在电场贴片粘贴、移除、高温环境维护等环节进行改进的患者为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TTFields头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佩戴电场治疗的依从性等指标.结果 改良组患者发生头皮瘙痒(P=0.024 6)、接触性皮炎(P=0.025 3)、皮肤溃疡(P=0.029 9)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佩戴电场治疗依从性≥90%的几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分别为81.1%和52.8%,P=0.010 1).针对两组患者头皮不良反应的研究发现,夏季患者头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56.16%),冬季则最低(8.22%),采用改良电场贴片操作方法后,可以显著降低在夏季(P=0.000 2)、秋季(P=0.041 1)和春季(P=0.034 2)的头皮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TTTFields患者采用改良电场贴片的操作方法可有效预防头皮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电场治疗的中断,提高治疗依从性.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电场治疗头皮不良反应治疗中断依从性

    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周昱行刘炯晖韩炜陈亮...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探索相位差、触点设置、电极数量和电压等参数对电场的分布的影响,逐步优化参数,探索电场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理地设置相位差在相同电压下可以扩大电场覆盖的范围,并提出了一种双层环绕递增相差设置方法.以5根电极5 V电压为例,对比了不同数量的触点激活的电场分布范围,阐明了双层触点激活的优势及触点选择的方式.仿真了使1 V/cm的有效治疗电场覆盖不同大小残腔切除边缘所需的最少电极数量和最小整数电压,3根电极6 V的电压即可覆盖直径2 cm残腔的切除边缘,而直径5 cm的残腔需要5根电极和10 V的电压.针对直径3.5 cm的残腔探究了电极数量与电压的相互替代关系.结论 脑肿瘤切除术后通过植入式电极可以将中频交变电场聚焦在切除边缘附近,优化参数可以覆盖残腔表面,场强超过1 V/cm,表明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潜在可行的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器械小型化和供能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肿瘤电场治疗电场仿真植入式电极脑肿瘤切除术后

    低级别胶质瘤自噬相关基因预后分类器的构建及验证

    李国俊刘妲李永事邓仕凤...
    23-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自噬相关基因(ARGs)的风险分类器,从而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从UCSC Xena,CGGA,GlioVis和GTEx公共数据库中获取LGG患者和正常脑组织数据,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232个ARGs.通过差异分析得到差异ARGs.在训练集中,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ARGs的预后分类器.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分类器性能,并在内部数据集和外部数据集中验证.Cox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分类器的独立预后价值.最后,结合常见临床参数和风险分类用于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利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由6个ARGs(BAG1、PTK6、EEF2、PEA15、ITGA6和MAP1LC3C)的预后风险分类器,其可将LGG患者分为具有明显生存差异的高、低风险组在多个数据集(均P<0.05).5年AUC值显示该分类器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TCGA总集中分别为0.837,0.755,和0.803.同时,在外部验证集中,1年,2年和3年ROC曲线依然提示该分类器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Cox回归分析显示该预后分类器在来自TCGA的多个数据集中都具有独立预后价值(HR>1,P<0.05).之后构建了包含多个常见临床参数和预后风险分类的列线图模型,时间依赖性ROC,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分析同时证实了该模型的预后价值.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6个ARGs的具有高预后价值的风险分类器,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风险分类构建了用于临床决策的列线图,能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判断LGG患者的预后和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决策.

    低级别胶质瘤自噬相关基因预后分类器临床意义

    阻滞腺苷A2A受体抑制胶质瘤细胞干性特征并诱导保护性自噬

    邓国棋盛强邵云香杨岩...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阻滞腺苷A2A受体(A2AR)对胶质瘤细胞干性特征与保护性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人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shNC组、shA2AR组、SCH58261组,分别将shNC、shA2AR转染至shNC组与shA2AR组细胞中,SCH58261组使用A2AR拮抗剂SCH58261处理细胞,收集处理后的4组U87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A2AR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2AR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干性,LC3自噬双标腺病毒实验检测自噬溶酶体与自噬体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干细胞标记物巢蛋白(Nestin)、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以及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3(LC3)II/LC3I、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hA2AR组和SCH58261组U87细胞中A2AR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期细胞比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期细胞比例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球形成数目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红色斑点代表的自噬溶酶体与黄色斑点代表的自噬体均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Nestin、SOX2、OCT4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C3II/LC3I蛋白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滞A2AR能够使人胶质瘤U87细胞发生G1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干性特征,并促进保护性自噬,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胶质瘤腺苷A2A受体干性特征保护性自噬

    下调RNA去甲基化酶FTO的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功能的影响

    温翠侠田聪王万洲张旭...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调N6-甲基酰胺(m6A)去甲基化酶脂肪组织和肥胖相关蛋白(FTO)的表达对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增殖与干性维持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下调FTO表达的干细胞株,运用CCK-8法检测下调FTO对GS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神经球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神经球形成能力的变化;运用体外有限稀释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FTO对GSC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下调FTO表达后减慢了 GSC细胞生长速度.成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GSC神经球大小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体外有限稀释实验结果显示,下调FTO表达后神经球自我更新能力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显示,下调FTO表达后增加了 GSC细胞凋亡率.结论 下调FTO的表达可抑制GSC的生长与自我更新能力,靶向FTO可能是清除GSC的潜在策略之一.

    FTO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神经球凋亡

    miR-652-3p通过靶向Nptn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和迁移

    胥敏陈正楼王云江火旭其...
    43-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652-3p对胶质母细胞瘤(GAM)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miR-652-3p模拟物转染胶质母细胞系C6和U87,然后分别通过CCK8、细胞流式、EdU、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研究miR-652-3p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652-3p与Neuroplastin(Nptn)的互作关系.通过CCK8、细胞流式、EdU、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研究Nptn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miR-652-3p的过表达可以抑制C6和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652-3p可以与Nptn结合,Nptn表达水平受到miR-652-3p水平的影响;干扰Nptn的表达可以抑制C6和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论 miR-652-3p通过靶向Nptn抑制GBM的增殖和迁移.

    miR-652-3pNptn胶质母细胞瘤增殖迁移

    实验室衰弱指数对脑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戴锟张居易张健尤万春...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对未破裂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5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衰弱指数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29)和非衰弱组(n=9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再将患者按照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n=28)和无并发症组(n=97),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衰弱、动脉瘤部位、糖尿病、高血压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中有2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29)、衰弱(P=0.001)、糖尿病(P=0.046)、高血压病(P=0.044)、手术时长(P=0.040)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动脉瘤部位、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FI-Lab≥0.3)是未破裂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OR=3.881).结论 衰弱(FI-Lab ≥0.3)可能是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FI-Lab对预测未破裂动脉瘤手术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实验室衰弱指数未破裂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Caspr敲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邹炎张冰涛简瑶周晓明...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黏连蛋白相关蛋白(Caspr)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及Caspr敲除(Caspr+/-)小鼠,共分为4组:SAH模型组、假手术组、Caspr+/-+SAH模型组和Caspr+/-组,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SAH发生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检测.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Caspr、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ax、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SAH后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Caspr敲除导致Bcl-2表达下降,Bax、Caspase-1、IL-1 β和IL-18表达升高,促进神经元凋亡.结论 Caspr敲除通过激活神经细胞凋亡加重SAH后的EBI.

    Caspr细胞凋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