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廖玉华

月刊

1001-1439

lcxxgbzz@qq.com

027-85726342-8821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心电图分析、病例报告、综述、进修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CI联合冠状动脉内使用溶栓药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陈德芳钟林圣孙誉李甜...
    56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冠状动脉(冠脉)内使用不同溶栓药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8月因STEMI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hTNK-tPA组,25例)、重组人尿激酶原组(rh-proUK组,33例)和单纯PCI组(对照组,3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栓分级的变化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rhTNK-tPA较rh-proUK具有更好的血栓溶解效果,且两组均优于对照组.3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联合冠脉内溶栓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血栓负荷,进而更好地恢复心肌灌注,且rhTNK-tPA的溶栓效果优于rh-proUK.

    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人尿激酶原血栓分级

    高龄患者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临床疗效观察

    乔瀚博方潘慧陶元乔增勇...
    570-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高龄患者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电学参数的稳定性,分析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接受单、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52例年龄≥70岁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围术期相关信息.术后随访程控参数(感知、阈值、阻抗)、超声心动图、B型利钠肽(BNP)、肌酐.收集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成功率为100%.术中阈值(0.53±0.24)V/0.24 ms,感知(11.67±4.65)mV,阻抗(831.88±194.82)Ω,手术时间(39.41±19.54)min,住院时间(9.25±3.72)d.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空气血栓栓塞、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均未发生起搏器脱落或移位.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随访时,阈值(0.48±0.10)V/0.24 ms,感知(13.38±3.89)mV,阻抗(716.88±141.23)Ω,心室起搏比例为54.1%.与术中相比,术后6个月起搏感知及阈值无显著改变,阻抗则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中与术后电学参数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无导线起搏器电学参数高龄并发症

    达格列净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预后分析

    李季史斌浩郝艳成王建飞...
    57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0例HFpEF合并PA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予常规药物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心房颤动(房颤)每月发作次数、每次房颤最长持续时间、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24 h平均心室率、QTc间期等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9个月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3、6、9个月房颤每月发作次数、每次房颤最长持续时间、NT-proBNP、IL-6、LVMI、LAVI、24 h平均心室率、QTc间期均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试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治疗9个月后,试验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38%vs 25%,x2=3.916,P=0.048).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vs 7%,x2=0.270,P=0.603).结论:达格列净可改善HFpEF合并PAF患者心脏功能,缓解心房及心室重构,提高远期预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达格列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8例临床分析

    郑宁宁付永兵徐明珠凌琳...
    579-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植入CCM的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术前与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肺动脉压收缩压(PASP)、NYHA心功能分级的差异,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植入CCM 6个月后的所有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LVEF从术前的(25.6±4.7)%提高至(35.6±5.6)%(t=-7.5,P<0.05);LVEDD 从(70.0±2.4)mm 降至(65.1±3.9)mm(t=4.2,P<0.05);LAD 从(53.0±6.2)mm 降至(48.4±7.0)mm(t=2.1,P>0.05),PASP 从[27.0(19.5,37.8)]mmHg 降至[23.5(19.8,26.8)]mmHg(1 mmHg=0.133 kPa,Z=-1.7,P>0.05).所有患者都达到了 NYHA心功能Ⅱ级,胸闷、气喘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CM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并逆转心室重构.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心力衰竭中利尿剂抵抗机制研究新进展

    曲连卉邵薪诺徐珂涂应锋...
    58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尿剂是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一线治疗药物,也是临床上缓解充血症状的基石.利尿剂抵抗致使心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最新研究机制包括腹内高压、盆腔化学感受器等,针对这些机制已有相应的治疗手段,所涉及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B1、肾脏钠再摄取转运体基因变异机制也将大大开拓利尿剂抵抗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将对可能产生利尿剂抵抗的机制进行梳理以及对利尿剂抵抗的新治疗手段进行概括,以期全面了解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抵抗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B1腹内高压盆腔化学感受器肾脏钠再摄取转运体基因

    铁死亡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

    高艺轩刘围围王艳赵然尊...
    589-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等风险.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侧重于抗凝以预防栓塞事件和进行节律控制以改善症状,然而疗效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铁死亡能够参与房颤的发生并促进其进展.本文将围绕铁死亡与房颤之间的关系予以综述,以期为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心房颤动铁死亡氧化应激纤维化离子代谢

    超声诊断二尖瓣机械瓣不稳定性卡瓣1例

    郭妤绮胡运白炜刘丽文...
    59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例患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6年出现间歇性心悸,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二尖瓣机械瓣卡瓣,拟行瓣膜再次置换手术.术前麻醉后TTE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提示存在不稳定性卡瓣,原因为瓣环周围血管翳形成过长,故更换手术方式,未对二尖瓣机械瓣进行再次置换,仅清除机械瓣周围血管翳.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心功能状态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血管翳卡瓣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