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腺体前驱病变和肺腺癌中p16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姜艳萍叶元滋赵荣荣罗文武...
    130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16在肺腺体前驱病变和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0 例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40 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33 例微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45 例腺泡型为主的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组织中 p16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CR法检测IAC中HPV病毒感染,分析p16表达与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16蛋白表达与肺腺体前驱病变及肺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非浸润性成分相比,MIA和IAC浸润性成分中p1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CR结果显示,IAC中p16高表达组HP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与肺腺癌的恶性进展显著相关,可辅助识别肺腺癌中浸润性成分;HPV感染可能是导致肺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V可能在肺癌变中起作用,参与肺癌的发展.

    肺腺癌p16HPVDNAPCR

    原发性肝脏黏液表皮样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顾倩王小明卢林明黄曦...
    1305-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黏液表皮样癌(prim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liver,PM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PMCL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4例肿瘤均位于左半肝,单发;镜下瘤细胞由三种细胞构成: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黏液细胞,所占比例各有不同.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199、CK19弥漫强阳性,黏液细胞CEA局灶阳性,CK7主要表达于表皮样细胞及黏液细胞,CK5/6、p40、p63表达于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特殊染色AB、PAS、黏液卡红染色证实黏液细胞存在,Ki67增殖指数30%~40%.FISH检测:4例PMCL均未检测到MAML2基因断裂重排,1例肿瘤发生MAML2基因扩增.结论 PMCL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诊断时需与胆管腺癌、腺鳞癌等相鉴别,且无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预后差.

    肝肿瘤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病理学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崔巍雷颖康克清徐恩伟...
    131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组装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研究.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类器官相继被构建,包括肝癌、肾癌、脑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器官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涵盖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研究、生物库建设、药物筛选与预测、免疫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该文对类器官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面临的困境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类器官肿瘤CRISPR/Cas9免疫治疗个体化治疗

    警惕虚假网站假冒本刊名义征稿收费

    1315页

    产甲胎蛋白胃癌的分子特征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申璐璐耿小鑫彭潇李佳芠...
    1316-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临床上一般将血清AFP>20 ng/mL或者免疫组化AFP呈阳性的胃癌定义为AFPGC.AFPGC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易出现淋巴结及肝转移,生存期较短.随着胃癌的分子分型逐渐明确,研究人员对AFPGC的分子背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目前,有效治疗AFPGC仍是最大挑战,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密切监测腹部影像学及血清AFP水平,将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转移,而AF-PGC 分子背景的研究也使得靶向治疗在AFPGC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产AFP胃癌胃肝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特征治疗预后文献综述

    胃和食管血管球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郑时玉陈洁郭亚男汪春年...
    1319-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点.方法 观察16例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影像学、形态学、免疫表型,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29~74岁,包括6例男性和10例女性.肿瘤位于胃窦11例、胃底2例、胃体1例、食管2例.多数表现为腹痛、腹胀,1例胃血管球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食管血管球瘤以咳嗽为主.胃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镜下见肿瘤在固有肌层间穿插性生长,边界相对清楚,形态一致的圆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片状或巢状排列,高倍镜下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细胞边界清楚,胞质淡染透明状或呈淡嗜伊红色,细胞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难以查见,未见肿瘤性坏死,可见鹿角样血管.免疫表型:SMA、Calponin和Syn均呈弥漫或局灶阳性,3例desmin呈局灶阳性,1例DOG1呈局灶弱阳性;CKpan、CgA、CD117、CD34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16例石蜡标本均未检出BRAF V600E突变.随访2~116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胃食管血管球瘤少见,食管血管球瘤更罕见.诊断主要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胃食管肿瘤血管球瘤BRAFV600E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样病变15例临床病理分析

    韩铭王璐王哲马世荣...
    1323-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样病变(lymphoma-like lesions,LL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其与轻链限制性或IgH基因重排的关系.方法 收集15例LLL,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形态学特征,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T淋巴细胞标志物、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表达,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IgH基因重排情况,并随访预后.结果 15例LLL患者平均年龄42.5岁(24~66岁),13例发生于子宫颈,1例子宫内膜,1例外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分泌物增多最为常见.妇科检查以息肉样增生为主.镜下见浅表黏膜散在分布的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与小淋巴样细胞混合性增生,个别病例显示成熟浆细胞弥漫成片分布.免疫表型:大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20、CD30,小细胞表达B、T细胞及浆细胞标志物,其中4例检测出K轻链限制性表达,2例检出单克隆性IgH基因重排.11例患者平均随访56.3个月(22~73个月),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外,其余均未进展为淋巴瘤.结论 淋巴瘤样病变是一种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出现单克隆性IgH基因重排及轻链限制性表达.

    女性生殖道病变旺炽性反应性淋巴样增生淋巴瘤样病变轻链限制性IgH基因重排

    黏液纤维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程玉芳高勇强
    1326-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MFS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并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FISH检测MDM2基因.结果 4例MFS均为女性,年龄56~81岁,2例发生于常见部位:左下肢、左腹股沟,2例发生于罕见部位:胰腺、乳腺.镜检:肿瘤均呈多结节状,结节间见纤细不等的纤维组织间隔,间质内见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主要由星状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可见特征性的丰富的纤细弧线状血管,部分病例可见空泡状细胞.4例MFS镜下表现相似,但肿瘤细胞因组织学级别不等而异型性程度、密度、核分裂象的多少及黏液基质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免疫表型:4例vimentin均弥漫阳性,3例MDM2部分阳性、CDK4弱阳性,其余抗体均阴性.FISH检测:4例均未检测到MDM2基因扩增.结论 MFS临床病理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发生于胰腺、乳腺较罕见,临床及病理易误诊.

    黏液纤维肉瘤病理特征鉴别诊断

    TFEB扩增肾细胞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媛黄博雷萍罗丹菊...
    1330-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FISH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和73岁,均因腰痛检查发现左肾上极占位.例1肿瘤切面灰黄间褐,边界不清,侵及肾周脂肪.例2术中见左肾上极囊实性包块.镜下2例肿瘤均形似乳头状肾细胞癌,肿瘤细胞胞质粉染,核仁明显.2例免疫表型基本一致,肿瘤细胞TFEB、CK(AE1/AE3)弥漫阳性,Cathepsin K部分阳性,黑色素细胞标志物Melan A和HMB-45阴性.FISH检出TFEB基因扩增.TNM分期:例1病理T分期为pT3a.术后随访,例1术后恢复尚可,未经辅助治疗,复查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例2未经辅助治疗,患者状态尚可.结论 TFEB扩增肾细胞癌是罕见的高级别侵袭性肾细胞癌,其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TFEB重排肾细胞癌,诊断时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TFEB基因扩增临床病理学特征

    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1例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刘丹顾学文王媛媛田秀春...
    13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1例乳腺原发性MCA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组织学形态、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测序结果.结果 肿瘤剖开可见囊腔形成,切面半透明状、有光泽,灶区呈黏冻样;囊腔内衬胞质富含黏液的高柱状细胞,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囊腔内含丰富黏液.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E-cadherin弥漫阳性,TRPS1呈高表达,CK5/6呈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30%,ER、PR和HER2均阴性.Il-lumina 肿瘤高通量测序PIK3CA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10的碱基发生c.1633G>A变异,exon8的碱基发生c.1357G>A变异;TP53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7的碱基发生c.731G>A变异.患者随访30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乳腺原发性MCA临床罕见,大部分为三阴型乳腺癌,但预后良好;高通量NGS技术基因突变检测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与TP53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腺肿瘤黏液性囊腺癌突变PIK3CAT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