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康复路径的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玲罗岚陈欢
    165-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康复路径的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康复路径的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坚韧、自强及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放弃举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康复路径的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心理弹性和康复锻炼积极性,促进疼痛减轻和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康复路径功能锻炼积极心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气道护理结合负压吸痰对气管插管患者排痰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史俊平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气道护理结合负压吸痰对气管插管患者排痰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85 例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气道护理结合负压吸痰.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气道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Ⅲ度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气道护理结合负压吸痰能减少气管插管患者气道相关并发症,提高排痰效果,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循证理论集束化气道护理负压吸痰气管插管排痰情况血气分析指标

    体感模拟训练系统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刘朝丽惠锦情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体感模拟训练系统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体感模拟训练系统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波最大波幅(Hmax)、M波最大波幅(Mmax)及Hmax/Mmax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感模拟训练系统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促进上肢肌张力及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体感模拟训练系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上肢偏瘫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上肢肌张力

    团队合作护理方案联合情志干预在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宋宏平范风娜苏小兵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团队合作护理方案联合情志干预在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8月至 2022 年9月收治的 90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团队合作护理方案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负性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及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精神状态、自觉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合作护理方案联合情志干预有利于减轻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不适心理,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结肠癌根治手术情志干预团队合作护理方案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结合音乐抚触疗法对早产儿身心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高艳乔俊霞杨青刘涛...
    182-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口腔运动训练结合音乐抚触疗法对早产儿身心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 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早期口腔运动训练结合音乐抚触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心理发育评分、身长、头围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发育评分、身长、头围及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单次最长睡眠时间及日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7、14 d,观察组的单次最长睡眠时间及日总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BN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结合音乐抚触疗法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改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发育及行为神经发育,值得推广.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音乐抚触疗法早产儿身心发育睡眠质量行为神经发育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病情控制及家属黄疸应对能力的影响

    王腊腊王艳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病情控制及家属黄疸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89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 例)和观察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摄奶量多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黄疸知识、黄疸应对技巧及综合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属参与式护理结合腹部环形按摩不仅能够加强新生儿黄疸病情控制情况,提高家属黄疸应对能力,进一步改善肝功能恢复,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知信行理论家属参与式护理腹部环形按摩新生儿黄疸病情控制家属黄疸应对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留学生Orthodontic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鲍明刘志盈张倩鲍竹...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留学生Orthodontic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 2020-2023 年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2015-2018 级(大五)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5级和2016级留学生设为对照组(18名,传统教学模式),2017 级和 2018 级留学生设为试验组(28名,线上线下混合多元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表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教师的课堂参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课程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Orthodontics课程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口腔医学留学生口腔正畸学

    基于情境模拟的儿科临床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王丹曹珊黄莹郝志艳...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在儿科临床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河北医科大学2022 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级中各抽取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试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的综合考试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课前专业知识准备、情境模拟演练、课后理论考试及平常表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对儿科临床实践课程教学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考试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情境模拟儿科临床实践课程课程设计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稿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