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在二氯化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韦红娇杨彩娟陆静佳方建芸...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在二氯化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40,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护理前、后,试验组的疼痛程度总体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试验组的骨髓抑制、反跳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消化道反应、心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关护护理在二氯化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缓解疼痛,提升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全程关护护理模式二氯化锶前列腺癌骨转移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结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方案执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小妹李荣丁琦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结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方案执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组合式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肺康复方案执行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肺康复方案执行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结合组合式呼吸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方案执行情况,还能有效调节心理状态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组合式呼吸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方案生活质量

    PDCA循环式护理在肛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王鑫邵君庞小东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在肛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行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PDCA循环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肛瘘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缓解疼痛度,提升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PDCA循环式护理肛瘘手术自我护理能力

    口肌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及智力改善的影响

    靳竹幸宋倩贺银钱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肌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智力低下(MR)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乱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MR患儿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组,各35例。参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rTMS干预,联合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口肌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VIQ、PIQ及FIQ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参考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发育商(D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DQ、MoC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参考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口肌训练联合rTMS能够促进MR患儿智力水平及语言功能的改善,并可提高认知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口肌训练智力低下语言康复智商

    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饮食疗法对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饮食行为及康复情况的影响

    李玲李昕阳周莉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饮食疗法对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饮食行为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饮食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饮食行为、日常饮食管理行为、饮食依从性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CD6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联合饮食疗法不仅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饮食行为,还能促进机体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饮食疗法糖尿病前列腺增生饮食行为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合根本原因分析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小洁徐旭
    147-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结合根本原因分析(RCA)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和观察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接受RCA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HFMEA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DVT发生率及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MEA结合RCA应用在妇科盆腔手术后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DVT及风险事件的发生,还有助于提升医师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妇科盆腔手术深静脉血栓

    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高燕余丽丽刘肖亚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居家服药、居家饮食、病情自我监测、居家心脏康复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射血时间(LVTPER)高于对照组,左心室高峰射血率(LVPE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加大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力度,还能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心功能。

    症状管理策略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慢性心衰病情控制居家自我管理能力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体会

    梁园芳张端倪闫妮李晓燕...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培养一名真正的临床医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湿免疫科作为内科规培中的必选科室之一,可以通过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训内容来提高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的规培效果:重视入科教育;明确规培要求;注重部分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提高培训效率;重视轮转考核;注重心理健康、医患沟通能力等。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药物临床试验培训导入临床药学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李聪刘慧敏熊琳李春雷...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大健康产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临床药学和临床试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新需求,初步探讨在临床药学人才教学中导入药物临床试验相关理论、实践的必要性和方式。依据院校临床药学培养教学内容和特点,将临床试验相关理论和实践整合到临床药学培养的不同阶段开展教学,在临床药学基础理论教学中导入药物临床试验理论和案例教学,在临床药学毕业实践中进行临床试验实践教学提升能力,在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阶段进行临床试验创新培养。一方面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扩大临床试验人才培养路径;另一方面提升临床药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满足社会大健康产业多元需求。

    临床药学药物临床试验医药创新人才培养

    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中医肿瘤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张晓晓石晓兰邓皖利韩建宏...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中医肿瘤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每个周期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肿瘤科学习的108名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教学组和经典教学组,各54名。以肿瘤常见病症为课程试验对象,常规教学组应用常规内科学教学方式,经典教学组应用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的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经典教学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经典教学组学生对病症认识、中西医关联理解、方药认识、经典医籍认识、经典医籍兴趣、论文写作启发的熟悉度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经典教学组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熟悉度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 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中医肿瘤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中医教学中医经典肿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