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秦叔逵

月刊

1009-0460

lczlx@csco.org.cn,lczlx@vip.163.com

025-84400143;80864363

210002

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刊物,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的肿瘤工作者和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由著名的肿瘤学家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肿瘤专家储大同教授担任主编,并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多名专家担任编委,对保证本刊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本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受到了军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本肿瘤学专业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求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1094页

    PKD1和PKD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震宋金丽胡博
    1095-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 PKD1 和 PKD2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90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KD1 和PKD2 的表达,分析PKD1 和PKD2 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re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行Log-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PKD1 阳性率为 72.2%(65/90),高于癌旁组织的 31.1%(2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D2 阳性率为 66.7%(60/90),高于癌旁组织的 33.3%(3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D1、PKD2 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PKD1 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OS)为 34.0 个月(31.5~36.0 个月),显著高于PKD1 阳性患者的 20.0 个月(17.3~2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D2 阴性患者中位OS为 33.0 个月(25.6~36.2 个月),显著高于PKD2 阳性患者的21.0 个月(19.1~27.2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KD1 表达和PDK2 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PKD1 和PKD2高表达,PKD1 和PKD2 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结直肠癌PKD1PKD2预后

    原发性与转移性卵巢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胡晓頔甘维军张晶王克扬...
    110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黏液腺癌(pMOC)和转移性卵巢黏液腺癌(mMOC)在诊断和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 纳入 2009 年 1 月至 2024 年5 月60 例MOC患者,其中pMOC 39 例,mMOC 21 例.分析pMOC和mMO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观察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术前血清学标志物(CA125、CEA)水平、卵巢受累情况和腹水状态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pMOC通常表现为单侧病灶,大体积,边界清晰,内部可能出现囊实性成分;而mMOC更倾向于双侧受累,肿瘤体积较小且形态不规则,并可能伴有明显的腹水.常规病理结果显示:pMOC组织HE染色显示为腺体样结构,而mMOC则多表现为分散的腺样小团块结构.pMOC组织中CK7 和PAX8 的阳性表达率高于mMOC,mMOC组织中CK20 和CDX2 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MOC.mMO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 8.4(95%CI:5.56~11.32)个月,而 pMOC 患者的中位 OS 未达到(P<0.001).结论 绝经状态、CA125 和CEA水平、肿瘤大小和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模式可有效鉴别pMOC和mMOC.早期识别mMOC并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可能改善其生存结局.

    原发性卵巢黏液腺癌转移性卵巢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脑炎7例临床特征分析

    孟超林莉张婷婷李丽...
    1105-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protein1,PD-1)抑制剂治疗实体瘤出现免疫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免疫相关脑炎识别、治疗及预后的了解.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PD-1抑制剂治疗相关免疫脑炎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及生存状况.结果 共收集 7 例患者,男性 5 例,女性 2 例,中位年龄 62 岁(50~67 岁),PD-1抑制剂一线治疗 4 例、二线治疗 1 例和三线治疗 2 例.使用PD-1 抑制剂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神志正常且不合并活动性中枢系统转移.神经症状出现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中位周期为 2 次(2~7 次),常见症状为精神状态改变,记忆力减退和定向障碍.5 例患者脑部MRI或CT未见异常.6 例患者在出现症状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均较基线升高.6 例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中位缓解时间为 3 天(16 小时~5 天).4 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且无后遗症.2 例患者后续再次挑战PD-1抑制剂治疗.结论 免疫相关脑炎是PD-1抑制剂治疗的一种罕见但严重并发症,如果早期识别并尽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会有良好的预后.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相关脑炎皮质类固醇

    胆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及展望

    王颖刘博李丹李玉...
    1109-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道肿瘤(BTC)是一种高异质性和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对于晚期BTC的治疗,传统的化疗药物疗效有限,靶向治疗仅适用于部分敏感人群,而作为免疫治疗中最有前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在BTC中的潜在作用被不断证实,联合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前景.为探索不同的免疫治疗策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继报道,尤其是探索免疫检查点治疗在BTC治疗中的应用的结果令人鼓舞.本综述就目前BTC中ICIs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治疗现状前景进行阐述.

    胆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

    E2F转录因子家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杨帅闫文娴朱超赵文飞...
    1114-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E2F2s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消化道肿瘤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研究表明,E2F2s在消化道肿瘤中起关键作用.E2F2s调控细胞周期转变和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E2F2s异常表达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E2F2s可以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影响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消化道包括Rb信号通路、p53 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E2F2s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消化道肿瘤E2Fs靶基因治疗靶点

    NK细胞免疫疗法在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

    陈庆宇张洁周梅香闵大六...
    1121-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杀伤(NK)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大潜力.NK细胞不仅可以直接识别卵巢癌细胞、利用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杀灭卵巢癌细胞,还可以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间接发挥抗癌效应.目前,随着NK细胞过继回输和嵌合抗原受体(CAR)-NK细胞的研究快速发展,NK细胞免疫疗法已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重要策略.本文详细介绍了NK细胞的表型、免疫学特征和抗肿瘤机制.同时,从NK细胞过继回输、CAR-NK细胞疗法、抗体依赖细胞毒性(ADCC)途径和NK细胞活性调节等多方面综述了NK细胞免疫疗法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NK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卵巢癌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治疗

    黏液性乳腺癌的诊治进展

    王艺璇刘宝瑞谢丽
    1126-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黏液性乳腺癌(MB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女性,通常在乳腺X光片筛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在组织学上,MBC是一种分化良好的肿瘤,其特征是肿瘤细胞周围存在大量细胞外黏液,根据黏蛋白量将MBC分为纯黏液性乳腺癌(PMBC)或混合黏液性乳腺癌(MMBC).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DC-NST)相比,MBC基因组更为稳定,预后相对更好.但由于MBC发病率低,目前研究以小样本短期随访为特点,相关指南对其治疗并没有明确建议.由于MBC治疗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本文就MBC的临床病理、基因组学、预后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黏液性乳腺癌病理特征预后基因组学治疗进展

    作者校对文稿须知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1130页

    复发难治骨髓瘤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胡耀方陈晓勤王韵夏忠军...
    1131-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后数年内死亡.近年来,尽管诊疗方法有所改进,MM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单克隆抗体(mAbs)和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应用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综述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回顾单克隆抗体艾沙妥昔单抗(Isatuximab)、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Elotuzumab和抗体偶联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在RRMM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讨论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适应证、毒副反应及管理方法.旨在为RRMM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探讨当前治疗策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