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秦叔逵

月刊

1009-0460

lczlx@csco.org.cn,lczlx@vip.163.com

025-84400143;80864363

210002

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刊物,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的肿瘤工作者和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由著名的肿瘤学家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肿瘤专家储大同教授担任主编,并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多名专家担任编委,对保证本刊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本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受到了军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本肿瘤学专业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ST4联合CEA、CA72-4、CA19-9在胃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孙灵孙岩赵路晴司理想...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72-4(CA72-4)及糖类抗原 19-9(CA19-9)联合检测对提高胃癌诊断性能的价值及CST4 含量与肿瘤负荷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 236 例,其中术后血清标本 136 例.健康体检者 69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ST4、CEA、CA72-4、CA19-9含量.结果 236 例胃癌患者术前CST4、CEA、CA72-4和CA19-9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60 U/ml、2.35 ng/ml、2.96 U/ml和9.25 U/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 46.77 U/ml、1.49 ng/ml、2.02 U/ml和 4.69 U/ml(P均<0.05);胃癌患者术前CST4、CEA、CA72-4和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 20.34%、20.76%、14.41%和 11.44%,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 7.25%、4.35%、4.35%和 1.45%(P均<0.05).ROC曲线显示,CST4、CEA、CA72-4 和CA19-9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42,AUC为0.74(95%CI:0.68~0.78),均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及AUC.136 例患者术后CST4 平均含量为 26.65 U/ml,显著低于术前的 47.82 U/ml(P<0.001).结论 CST4、CEA、CA72-4和CA19-9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胃癌的诊断性能,对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胃癌肿瘤标志物CST4诊断

    结直肠癌预后相关铁死亡基因筛选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李雯雯骆子荣余卫锋贝佳敏...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分析与结直肠癌(CRC)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临床预后模型.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预后样本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得到预后相关基因,从FerrDb数据库中获取FRGs,取交集后得到预后相关FRGs.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以预后模型的风险评分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CR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RGs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GeneMANIA数据库对预后模型中的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同时通过Metascap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共筛选出 11 个有预后价值的FRGs,并以此构建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OS较低风险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预后模型诊断效果良好.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病理分期、年龄、残余瘤及风险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提示其蛋白互作网络功能主要与大自噬、铁离子转运等相关.功能富集分析显示,11 个预后相关FRGs在膜电位调控、自噬和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等通路均有显著富集.结论 经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的 11 个预后相关FRGs组成的预后模型对CRC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能为CRC患者提供预后评估方面的依据.

    结直肠癌铁死亡预后模型生物信息学

    宫颈癌组织中PD-L1/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文芳侯岩峰程晓伟杨宇星...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 1(PD-L1)和配体 2(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 例宫颈癌组织中PD-L1、PD-L2 的表达情况,分析PD-L1、PD-L2 表达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8 例宫颈癌组织中,PD-L1 表达阳性 53 例、阴性 25 例,PD-L2 表达阳性 48 例、阴性 30 例,PD-L1、PD-L2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7.95%和 61.54%.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PD-L1 表达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PD-L2 表达、FIGO分期和淋巴结浸润有关(P<0.05).PD-L1 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浸润无关(P>0.05);PD-L2 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浸润均无关(P>0.05).PD-L1 阳性组织肿瘤比例评分与淋巴结浸润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和HPV感染无关(P>0.05).结论 PD-L1 表达可作为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宫颈癌的恶性程度,PD-L2 表达与HPV感染关系密切,为基于PD-1/PD-L1/2 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宫颈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负压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体位精度及重复性研究

    李清山宋伟符天晓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体位精度及重复性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 34 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 80 cm×120 cm真空袋全上肢塑型固定;对照组采用 70 cm×100 cm真空袋上肢部分塑型固定,双手交叉置于额前.治疗前后分别获取左右(X)、头脚(Y)、腹背(Z)三维方向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ΔP1、ΔP2);由ΔP1 计算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三维方向的外放范围.计算当次治疗前后三维方向体表线偏移值ΔP3.两组ΔP1、ΔP2、ΔP3 在同一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ΔP1 与ΔP3 在组内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X、Y、Z三维方向上的ΔP1 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X、Y、Z 三维方向上的PTV外扩值分别为4.97 mm、6.31 mm、5.38 mm和8.24 mm、9.96 mm、7.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Z方向的ΔP2 分别为(0.29±1.02)mm、(-0.09±1.49)mm,ΔP3 分别为(-0.63±0.95)mm、(-1.05±1.35)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ΔP1 与ΔP3 在Z方向均存在相关性(r=0.450,P<0.05;r=0.630,P<0.05).结论 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可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IMRT中的体位精度及重复性,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及推广价值.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真空袋体位固定摆位误差

    1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龙卫国李梅郑芳庄莹...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方法 收集 11 例SF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1 例患者中,男性 9 例,女性 2 例,年龄 25~85 岁.影像学均表现为结节状软组织肿块.肿瘤最大径 3.5~30 cm,切面实性,部分有完整包膜.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短梭形,疏密不均,可见薄壁鹿角形血管.部分病例细胞轻-中度异型,偶见奇异形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表达CD34,8 例STAT6 核阳性.目前手术完整切除仍是SFT的首选治疗方法.本组 10 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 8 例无病生存,1 例死亡患者原因不详,1 例术后复发仍带瘤生存.结论 SFT具有相对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发生于胸膜外者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具有恶性组织学特征者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间叶源性免疫表型预后

    11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聂小刘益飞毛海峰王伟...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 例 2005 年 1 月至2021 年 12 月经手术切除并确诊为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 例患者中,男性 7 例,女性4 例;年龄 19~58 岁,中位年龄33 岁;肿瘤均发生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临床以支气管刺激症状为主.胸部CT显示10 例为边界尚清晰的类圆形结节,1 例显示为不规则肿块,5 例伴有浅分叶.11 例肿块增强扫描后均显示轻-中度的不均匀强化,肿块内有钙化者 5 例.1 例组织学分级为高级别PMEC,10 例为低级别PME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瘤细胞CK7、p63 及p40 阳性,TTF1、NapsinA、CK20 和 SMA 阴性,增殖指数 Ki-67 约 4%~28%.特殊染色示黏液细胞 PAS 阳性.6 例患者行MAML2 的FISH检测,4 例患者显示MAML2 基因重排阳性.11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 3 例术后辅助化疗.8 例患者随访8~144 个月,1 例高级别PMEC复发.结论 PMEC是一种罕见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FISH检测到MAML2 基因易位,主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其预后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

    肺癌黏液表皮样癌病理临床特征治疗预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李珂秦博宇邵佳康邱鲁鹏...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 15%,其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是临床最难治的疾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改变了ES-SCLC的治疗格局.目前,指南推荐ICIs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ES-SCLC的一线治疗.但ICIs治疗ES-SCLC的体系尚未成熟,有关ICIs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仍在进行.本文总结了ICIs在ES-SCLC中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为探索ES-SCLC的最佳免疫治疗模式提供了思路.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进展

    关于《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办公地址变更的通知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194页

    胃肠道碰撞瘤的研究进展

    罗昭锋高仁元陈春球尹路...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碰撞瘤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肿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组成,常见于肺、胃食管交界处、肝脏、直肠、膀胱和子宫等部位.尽管这些肿瘤彼此相邻发展并且共存,但它们之间没有混合.胃肠道碰撞瘤是指发生于胃肠道的碰撞瘤,通常是在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评估时随机发现.关于胃肠道碰撞瘤的个案报道相对不多,国内尚无相关系统综述.我们筛选了近 20 年相关的病例报道,对胃肠道碰撞瘤的常见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疗情况及发病机制等进行系统总结,旨在更好地认识胃肠道碰撞瘤的生物学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胃肠道碰撞瘤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糖基化修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范宏宏王惠宇丁军利许隽颖...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抵抗起重要作用.糖基化是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参与调控细胞和组织中蛋白质的定位、功能和活性.免疫检查点蛋白可通过糖基化修饰增强蛋白自身稳定性,促进免疫逃逸且对免疫检查点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造成干扰.本文对免疫检查点糖基化修饰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免疫检查点糖基化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