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秦叔逵

月刊

1009-0460

lczlx@csco.org.cn,lczlx@vip.163.com

025-84400143;80864363

210002

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刊物,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的肿瘤工作者和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由著名的肿瘤学家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肿瘤专家储大同教授担任主编,并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多名专家担任编委,对保证本刊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本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受到了军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本肿瘤学专业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索槟榔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向口腔鳞癌转变的机制

    张婧林琳张磊尹雪雯...
    83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槟榔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转变为口腔鳞癌(OSCC)的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验证潜在的精准生物标记物和靶点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从GeneCards、OMI、DisGENET数据库获得发病基因,从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得槟榔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在活性成分 靶点的互作网络基础上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探究靶点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并依据蛋白靶点序列相似性获得同源功能注释.通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观察OSCC和OSF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槟榔 24 个活性成分参与促进OSF进展为OSCC的101 个关键靶点.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周期、血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换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通路 28 个,蛋白聚类簇注释到17 个功能分类.对功能富集分析显著性的通路结合文献报道,选取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进行验证,OSCC/OSF+组织的PI3K和Akt表达量高于OSCC/OSF-组织(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槟榔活性成分在OSF向OSCC进展中的关键分子和靶点,OSCC发病机制众多且复杂,PI3K/Akt通路在OSF转变为OSCC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早期干预或治疗的新靶点.

    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槟榔网络药理学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LD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孟德明贾江张倩杨雯靖...
    839-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甘氨酸脱羧酶(GLDC)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2019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89 对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GLDC水平,分析GLDC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TIMER2.0 评估GLDC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的相关性.结果 89例NSCLC组织的GLDC水平为 4.362±1.450,高于癌旁组织的 1.343±0.406(P<0.001).分层分析发现,GLDC水平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GLDC水平与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关(P<0.05),其中GLDC低水平者的中位OS未达,优于高水平者的 46 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LDC 水平升高是 NSCLC 患者 OS 较差的危险因素(HR=2.052,95%CI:1.518~2.776,P=0.002).GLDC水平与肺腺癌的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r=-0.198,P=9.44e-06),与肺鳞癌的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r=-0.127,P=5.36e-03).结论 异常高表达的GLDC参与了NSCLC的恶性进展,且与肺腺癌树突状细胞浸润、肺鳞癌巨噬细胞浸润和不良预后有关,有望成为NSCLC防治的潜在靶点.

    非小细胞肺癌甘氨酸脱羧酶免疫细胞浸润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

    吴秋霞王琴陈默展平...
    84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出率及CTCs上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1 月确诊的20 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TC 100平台的检测情况、PD-L1 表达、治疗及转归数据.通过 Wilcoxon 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Kappa 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Spearman 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20 例NSCLC患者中,CTCs基线检出率为 80%,PD-L1阳性CTCs基线检出率为 50%;CTCs总体检出率为 80%,PD-L1 阳性患者CTCs总体检出率为 42.5%.PD-L1 CTCs检测结果与PD-L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不存在一致性;CTCs PD-L1 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结论 CTC100 平台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为临床检测CTCs提供了新的手段;CTCs PD-L1 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无关.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微流控芯片技术免疫治疗

    基于sB7-H4、IFN-γ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刘洋王凯奇郑新华陈胜枝...
    850-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溶性B7-H4(sB7-H4)、γ干扰素(IFN-γ)等血清标志物构建预测NSCLC预后的模型.方法 收集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行手术治疗的 210 例 NSCLC患者,随访截止至 2023 年 6 月30 日,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筛选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n=35)和预后良好组(n=175)患者年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sB7-H4、IFN-α、IFN-γ、TNF-α、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7-H4、IFN-γ和CYFRA21-1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B7-H4、IFN-γ和CYFRA21-1对NSCLC患者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0.839,P<0.05).结论 血清sB7-H4、IFN-γ、CYFRA21-1水平均为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联合上述标志物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对于指导NSCLC患者治疗、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可溶性B7-H4γ干扰素预后

    基于超声指标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周文秀阿衣尔红夏宇曾维佳...
    85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超声指标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7 月288 例BI-RADS 4 类及以上乳腺结节患者,以 7∶3 的比例分为模型组 201 例,验证组 87 例.患者均行常规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模型组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两组各项超声检查指标.采用LASSO回归筛选潜在变量后行多因素分析,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 模型组 201 例患者中有 66 例被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恶性结节.在LASSO回归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钙化、纵横比、腋下肿大淋巴结、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和平均弹性值为影响预测乳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 0.924(95%CI:0.883~0.964),灵敏度为 79.3%,特异度为 93.9%;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 0.917(95%CI:0.875~0.959),灵敏度为 80.7%,特异度为 89.4%.校准曲线斜率为 1,截距为 0.000,模型曲线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成对角线.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当预测概率阈值为 0.10~0.90 时,使用本研究模型预测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净获益最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预测乳腺结节良恶性,可为此类患者良恶性筛查提供参考.

    乳腺结节超声多因素分析预测模型

    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抑制剂二线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

    范元媛朱帝文阿热阿勒·叶尔江李一帆...
    859-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 抑制剂二线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 2018 年 12 月至 2024 年 4 月 49 例接受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抑制剂或TACE联合瑞戈非尼作为二线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其中 23 例接受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抑制剂治疗,26 例接受TACE联合瑞戈非尼治疗.采用改良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 抑制剂组和TACE联合瑞戈非尼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34.8%和 15.4%(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 73.9%和 46.2%(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7 个月和 4 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 15 个月和 11 个月(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疲劳、发热和腹泻,以1~2 级为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ACE联合瑞戈非尼相比,TACE联合瑞戈非尼及PD-1抑制剂疗效更好,安全性可控.

    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瑞戈非尼PD-1抑制剂二线治疗

    术前泛免疫炎症值对可切除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李明彭银杰李开春李沅咛...
    864-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泛免疫炎症值(PIV)对可切除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4 年 5 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PIV、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术前PIV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80 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者30 例.其中,肺部感染9 例、心力衰竭4 例、胸腔积液4 例、腹腔感染6 例、吻合口漏1 例、吻合口出血1例、血栓形成 3 例、二次手术 2 例.将未出现并发症的 50 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前PIV、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显著高于对照组(302.53±15.45 vs.278.79±25.44,P<0.001;4.29±1.33 vs.3.67±1.25,P=0.039).研究组患者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9).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100.88±18.59)ml vs.(90.27±17.43)ml,P=0.012)],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15.78±23.02)min vs.(200.59±27.44)min,P=0.01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IV、出血量和ASA分级均为影响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术前PIV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靠预测指标,临床可据此及早制定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直肠癌泛免疫炎症值并发症影响因素

    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52-5p、miR-503-5p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孙萌张兴张刘平李甫根...
    86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152-5p(miR-152-5p)和微小RNA-503-5p(miR-503-5p)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 120 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 12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法检测血清 miR-152-5p 和 miR-503-5p 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miR-152-5p的相对表达量为 1.73±0.22,高于对照组的 0.99±0.19(P<0.05),结肠癌组血清miR-503-5p的相对表达量为 0.61±0.10,低于对照组的 0.98±0.11(P<0.05).miR-152-5p与miR-503-5p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11,P<0.05).血清miR-152-5p、miR-503-5p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辅助放化疗无关(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52-5p高表达组的 3 年生存率为 40.6%,低于低表达组的 57.1%(P=0.004);miR-503-5p高表达组的 3 年生存率为 59.6%,高于低表达组的 39.7%(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miR-152-5p、miR-503-5p、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为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的血清miR-152-5p表达上调,miR-503-5p表达下调,二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可能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结肠癌微小RNA-152-5p微小RNA-503-5p预后

    卵巢癌中circ_00250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蒋丽黄丽萍唐利敏黄梦婷...
    873-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环状RNA 0025033(circ_0025033)在卵巢癌诊断及治疗反应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6 月 165 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卵巢上皮性癌(EOC)100 例、卵巢良性肿瘤 30 例、卵巢交界性肿瘤 35 例.另选取同期 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circ_0025033 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irc_0025033 表达诊断EOC的效能.58 例行单纯化疗的EOC患者根据治疗反应分为化疗敏感组(n=32)和化疗耐药组(n=26).分析治疗前血浆circ_0025033 水平预测EOC治疗反应的价值.结果 EOC患者血浆circ_0025033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5);以健康志愿者、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分别作为对照时,血浆circ_0025033 诊断 EOC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1(95%CI:0.698~0.864)、0.679(95%CI:0.579~0.779)和 0.731(95%CI:0.636~0.826).化疗前患者circ_0025033 水平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化疗后患者circ_0025033 水平与FIGO分期和腹水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最佳截断值为 2.685 时,治疗前血浆 circ_0025033 预测EO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 AUC 为 0.941(95%CI:0.884~0.99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46 和0.937.结论 治疗前血浆circ_0025033 可能成为诊断EOC和预测EOC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卵巢癌环状RNACirc_0025033诊断化疗敏感性

    卵巢癌中PTEN基因表达与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邹茜汤妮张晗婧刘欢慧...
    879-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10 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在卵巢癌中的免疫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 448 例卵巢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PTEN mRNA数据,探讨基因突变、甲基化与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评估PTEN表达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TISIDB、TIME2.0、cBioPortal、GSEA等数据库,分析PTEN水平与免疫相关基因、相关通路的关系,以及其与免疫细胞亚群和肿瘤浸润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非肿瘤组织比较,PTEN的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显著降低(P<0.01),且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12,P<0.001).PTEN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1.2×10-4).PTEN表达与大多数免疫抑制因子、免疫刺激因子、MHC相关基因、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此外,PTEN表达与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呈正相关,且与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巨噬细胞、CD4+记忆细胞、巨细胞等免疫细胞亚群存在显著相关性.GSEA分析表明,PTEN高表达组中一些与免疫相关的通路,如血清补体、白细胞介素 2、白细胞介素 6 等被激活.结论 PTEN基因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且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亚群以及参与卵巢癌的免疫逃逸来发挥作用.

    卵巢癌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免疫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