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Journal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Conser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优势木生长与空间结构的关联性

    倪靖峰吕世琪王占印周超凡...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势木的生长与其周围的相邻木密切相关,探究不同林龄林分中相邻木构成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目标林木生长的影响,可以为调整空间结构进而激发林分生长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27 a、37 a和 46a3 种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别设置面积为 90 m×60 m、120 m×120 m和 120 m×120 m的大样地,以优势木和其最近 4 株邻近木构建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每株优势木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等指标,分析不同林龄中优势木在不同空间结构间的生长差异.[结果]优势木胸径和树高年均增长量均有显著的林龄差异,年均增长量随林龄增大而降低.在 27a林分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密集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 0.50、大小比数为 0、混交度为0.75 和密集度为 1 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 0、大小比数为 0、混交度为 0.75和密集度为 0.75时最大.在 37a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非常密集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 0.50、大小比数为 0、混交度为 0.5 和密集度为 0 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 0、大小比数为 0、混交度为 0.25和密集度为 1 时最大.在 46a的结构单元中,处于随机分布、优势、零度混交和稀疏状态的优势木占比最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分别在角尺度为 0.50、大小比数为 0 和密集度为 0 时最大,优势木平均树高分别在角尺度为 0、大小比数为 0 和密集度为 0 时最大.[结论]水平分布格局、树种多样性、自身个体大小和树冠竞争影响优势木生长特征.在演替过程中,优势木朝着减小聚集程度和竞争压力的方向上发展,适当提升优势木的混交程度和保证优势木个体的生长优势利于其胸径和树高生长.在质量选择阶段,宜进一步选择生长好的优势木作为目标树,适当抚育采伐,优化结构单元,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手段提升林分稳定性.在近自然阶段,应及时清理枯立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清除干扰木,继续优化空间结构.

    发育阶段结构单元空间结构参数优势木生长

    新疆资源植物多样性的组成特点及分布特征

    佟瑶曹喆李梦琳徐舒逸...
    11-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新疆资源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对其开展有效保护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自然分布于新疆的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新疆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境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并分析了新疆资源植物的基本组成、地理和生境分布特征.[结果]1)自然分布于新疆的资源植物共计 1003 种,隶属于 104科 460 属.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 个类群中,被子植物相对丰富,占据了总物种的 96.31%.按利用类型可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植物和环保植物 4 类,数量占比最多的是药用植物,为 77.77%.生活型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 3类,其中草本植物占据了主体,占比高达 82.35%.2)在市域上的水平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疆的几个大地级市中,阿勒泰地区物种组成最丰富,包含了70.09%的物种.3)在海拔上的垂直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分布于1000~2100 m的中海拔范围内,呈随海拔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模式.4)在生境上的分布不均匀,草原、森林是包含物种数最多的 2 类(自然)植被,占比分别为 32.70%和 31.80%.[结论]新疆资源植物组成丰富,草本植物是主体,其中药用植物数量最多.新疆资源植物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疆山区中海拔地段,以草原和森林生境为主.本研究可为新疆资源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资源植物物种组成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疆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碳氮含量及同位素的空间异质性

    陈健陈淼邢红爽李非凡...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碳氮循环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机制,为该地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与山地森林的过渡区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橿子栎(Quercus baronii)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拉丁超立方体抽样设计对样地土壤进行取样,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样地土壤碳氮含量和碳氮同位素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空间异质性、空间相似性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橿子栎灌木林土壤δ13C和土壤δ15N分别呈现弱变异和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土壤δ13C和土壤δ15N均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土壤δ13C的空间聚集性高于土壤δ15N.土壤δ13C的空间异质性由结构性因素主导,土壤δ15N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δ13C与土壤δ15N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并且都与土壤碳氮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土壤δ13C与土壤δ15N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并都受到土壤水分、碳氮含量及其比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结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橿子栎灌木林具有不同的土壤碳氮同位素空间变异程度和耦合的碳氮同位素关系.

    干旱河谷橿子栎交错带空间异质性同位素

    基于IPCC一阶衰减法和Prophet模型的中国竹制品碳储量评估及潜力预测

    李文竹王一吉聪辉栾军伟...
    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竹子生长速度快,收获周期短,所以竹制品具有一定的固碳优势,但鲜有相关其固碳能力的研究,因此亟须评估竹制品碳储量以探究其未来的固碳潜力.[方法]根据历年(1961-2018 年)竹材产量,应用IPCC一阶衰减法和生命周期分析(LCA)法,计算相应的碳储量,进一步将竹制品碳储量分为在用与废弃 2个环节,并结合应用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今后至 2060年的竹材产量,以评估竹材制品在双碳目标进程中的贡献.同时,计算比较我国竹材产量前 5省份在1992-2018 年间的累计竹制品碳储量.[结果]我国竹制品是一个碳储量不断增加的重要碳库.1)我国在用竹制品当年碳储量自1961 年的1.45 Tg CO2-eq增长到2018年的53.91 Tg CO2-eq,1961-2018 年间在用竹制品碳储量累计为479.23 Tg CO2-eq;2018年我国废弃竹制品当年碳储量为 14.41 Tg CO2-eq,1961-2018 年间累计为 188.47 Tg CO2-eq.二者相加得到我国竹制品碳储量在 2018 年为 68.32 Tg CO2-eq,1961-2018年碳储量累计为 667.70 Tg CO2-eq.2)根据Prophet模型预测,2030年我国竹制品当年碳储量为 82.75 Tg CO2-eq,2060年为 133.27 Tg CO2-eq,我国竹制品碳储量累计值在 1961-2030 年为 1546.48 Tg CO2-eq,至 2060年累计为 5434.98 Tg CO2-eq.3)1992-2018 年竹材累计产量前 5 的省份是福建、广西、浙江、云南、广东,将其竹材累计产量转化为竹制品累计碳储量分别为 162.28、108.20、70.51、66.18、52.31 Tg CO2-eq.[结论]竹材制品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与巨大的固碳潜力,我国竹制品在木质林产品固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结果为推动竹林相关碳汇纳入国际认可的林业碳汇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利于发挥我国竹资源优势,加强竹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

    竹林竹制品碳储量Prophet模型林业碳汇气候变化

    基于MaxEnt模型的石柱县马尾松毛虫害风险空间分布估测

    杨馨媛黄水生胡心雨蒋凤...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精准掌握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尾松毛虫害的风险范围,为及时有效地防治虫灾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 60 个马尾松毛虫分布点的数据,结合该县马尾松区域的地形、气候和人为因子,用MaxEnt模型估测该县的马尾松毛虫害风险.通过环境因子的百分比贡献率、置换重要性和环境因子响应曲线,探讨该县马尾松毛虫适宜生境条件.利用该模型的"训练遗漏、预测面积和阈值达到平衡"的阈值和"阈值熵与原始分布熵相等"的阈值对风险区进行风险分级,将该区域的马尾松毛虫害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各个风险区的区域面积.通过该模型AUC均值验证估测精度,以及对比该县 2022年马尾松毛虫飞防的区域内各风险区面积占比,对风险分级效果进行验证.[结果]1)年均降水量、月均潜在蒸散发量、距居民点距离和海拔为影响该县马尾松毛虫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2)MaxEnt模型的训练和测试的AUC均值分别为 0.92 与 0.87,标准差为 0.013,小于 0.05,表明模型的结果为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高,可用于该县马尾松毛虫害风险估测;通过对比 2022 年石柱县春季马尾松毛虫的飞防区域,面积占比高达 99.05%,表明高风险区分布与其实际分布高度一致,分级效果好.3)该县马尾松毛虫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临溪镇、悦崃镇、鱼池镇、河嘴乡和万朝镇等;王场镇、龙沙镇、王家乡、西沱镇、黎场乡、沿溪镇和万朝镇的高风险区面积占各自乡镇马尾松区域面积高达 90%以上.[结论]研究表明,石柱县的马尾松毛虫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的乡镇,通过对乡镇间与乡镇内高风险区分布的统计分析,更全面地了解了马尾松毛虫的风险区分布,可为马尾松毛虫的针对性防治与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马尾松毛虫MaxEnt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风险分布

    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特征及分子检测技术建立

    王少博谢丹洁张泽辉刘云朋...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rannis ankeraria nucleopolyhedrovirus,EranNPV)是有效调控落叶松尺蛾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物因子,明确EranNPV超微形态学结构,研究并建立其精准灵敏的分子(PCR)快速检测技术,有助于深入探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和林间流行规律,从而为利用该病毒持续控制落叶松尺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EranNPV多角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根据EranNPV的ac54 基因设计用于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EaV,通过多种昆虫病毒的PCR扩增结果验证引物特异性,测试该PCR检测技术体系对EranNPV基因组DNA和病毒悬浮液的灵敏性.[结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病毒多角体多为表面光滑的不规则多面体,少数多角体表面散布孔洞凹陷,平均直径为 1.43±0.20 μm,多角体内的病毒粒子呈单束分布,平均长度为 219.14±17.50 nm;以EaV为引物,只有EranNPV能够扩增到目的条带,利用EaV为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对EranNPV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 10 fg/mL,对EranNPV悬浮液的检测灵敏度可达 1×102 OBs/mL.[结论]EranNPV为典型的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利用EaV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有望进一步应用于EranNPV的林间传播和流行病学研究当中.

    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扫描电镜透射电镜PCR检测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拮抗细菌筛选鉴定

    涂艳韩占府丁岐峰薛寒...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获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杨树朗斯代尔氏菌(Lonsdalea populi)的拮抗细菌.[方法]以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L.populi CFCC 13731为靶标菌,采用平板拮抗法筛选拮抗菌株,并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防效.通过观察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效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获得 10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复筛获得 1株菌株(k1)对L.populi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菌株k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结论]筛选获得的多粘类芽孢杆菌k1对L.populi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在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杨树朗斯代尔氏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拮抗菌鉴定

    林业害虫防治的天敌昆虫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党英侨王小艺
    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敌昆虫用于害虫防治的理论提出有100 多年,然而天敌昆虫的实际应用比理论研究更早,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天敌昆虫的应用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尽管仍有局限存在,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公众对环境和自身安全的重视,未来天敌昆虫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林业上应用天敌昆虫的成熟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天敌昆虫的人工繁育和应用技术现状,指出了当前天敌昆虫在林业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繁殖效率低且成本高、贮存期短、效果评价方法欠科学、以及引进天敌审批困难等.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天敌昆虫应用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未来天敌昆虫在林间应用的主要原则和策略、大规模繁育的机械化、质量控制的标准化、与其他新兴技术结合的多种可能方向等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天敌昆虫在林业上的应用和发展.

    生物防治天敌昆虫人工繁育防治技术前景

    白蜡窄吉丁在我国危害的变化及防治

    买买提江·肉孜张彦龙王小艺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蜡窄吉丁是中国本土害虫,一直以来对我国本土的白蜡树危害不严重,是一种次要害虫.但近年来,随着外来引种白蜡树的广泛栽植,白蜡窄吉丁由次要害虫演变成为主要害虫,对我国园林绿化、植树造林中大量种植的白蜡树造成了巨大破坏,影响了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白蜡窄吉丁由次要害虫演化为主要害虫的原因,总结了该虫的防治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天敌防控白蜡窄吉丁的情况,指出天敌是控制其种群数量、减少危害的重要因子,明确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多种措施是控制白蜡窄吉丁扩散、减轻生态和经济损失的有效方法,可为其他钻蛀性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

    白蜡窄吉丁蛀干害虫外来白蜡树新疆小叶白蜡生物防治

    江苏省鸟类新纪录——海鸬鹚

    信誉张再峰胡晓峰陈如星...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鸬鹚(Phalacrocorax pelagicus)是典型海鸟,主要栖息在海岛或沿海地带,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3 年12 月1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 只海鸬鹚幼鸟.经查询文献,确认海鸬鹚为江苏省的鸟类新纪录.

    海鸬鹚南通市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