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韩同银

双月刊

1674-3210

lfsyxb@vip.126.com

0316-2188440;2188441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本刊以开展学术理论探讨,服务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力求强化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关注新兴、交叉学科,追踪并引导学术前沿,主要刊载文艺理论、文学作品、语言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学术成果。其中重点突出文艺理论、文学作品、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本刊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科学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力求选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与理论深度,论点新颖,论证严密的学术论文。本刊特约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稿件,并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科研机构工作者征稿。欢迎广大新老作者给予大力支持。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凡是投入本刊的稿件一律视为同意编入以上数据库,如有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作册"到"内史"——中国上古史官体制的前缘和演化

    乔治忠
    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上古史官职能的演变,与"作册"之关系甚大,据日本学者白川静考证,"册",最初是养护祭祀牺牲之畜的牢圈栅栏,随后将这种养护状况向君主汇报和向神灵祝告的簿书也称为"册"."作册"官职,源于养护牺牲兽类的人员,他们需要撰写相应的文书.殷商作册的职能不断扩大,但凡祝词、檄文、册命、封赏文件,无不承担,成为商代要职.西周灭商,将作册以原职录用,而新设"内史"掺入其职能,意欲最终替代.西周晚期,作册逐渐淡出职官设置,内史垄断宫廷文字事务,随着"共和行政"时期史学的产生,内史加之大史,承当了按时间顺序记述时事的职责,这就是作为历史记载之史官的萌生.

    作册内史甲骨文金文

    试论杨生茂对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贡献

    时培磊刘海燕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学术巨擘的谋划推动,杨生茂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在我国世界史学科初创阶段,他积极探索教学体系建设新路径,参与编写世界通史教材,努力构建新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他努力搭建学术交流的刊物平台,创建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坚持不懈培养研究型人才,不断完善世界史学科的体系建设;他重视资料建设基础性作用和学术交流推动性作用的远见卓识,对于指导世界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梳理杨生茂对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多方面贡献,对加强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杨生茂世界史学科建设

    《明史》新校本勘误七则

    南炳文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是中国古代史籍中部头特大的一种,中华书局1974年4月出版的新校本,是该书迄今最好的版本.而鉴于其校勘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客观需要,以南开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等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人员为主的数十人对该书的记载文字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勘误,在继续校勘上形成了一些新收获.

    《明史》1974年新校本勘误

    《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的版本流变

    谢辉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出现大量添加字音字义类注释的版本,较早者为宣德九年尊德书堂刻本,后世流传不广,而弘治年间集中出现的一批带有"释义"的版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代后期诸本的面貌,但其卷数仍为三十卷.约在明嘉靖年间,又相继出现了二十一卷本与二十卷本两种版本.前者曾经官方刊刻,以吉澄福建刻本为代表,后者则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历史类典籍之一.二者都与弘治年间出现的"释义"本有密切关系,并都衍生出了改换书名与作者之本.弘治年间为本书文本变化的关键点,而嘉靖年间则是卷数变化的关键点.随着史学风气的转换与纲鉴类史书的兴起,本书在清代迅速消亡.

    《通鉴节要续编》通俗史书史学风气版本

    魏微《烟霞里》中的集体认同、女性意识与情感结构

    蒋维
    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微《烟霞里》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亦是一部独特的时代之书.小说采用编年体融合纪传体的形式,以集体作者的视角书写田庄的个体生命经验,勾勒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大时代,深描和细绘社会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复杂关联,在集体认同、女性意识以及情感结构书写方面作出了独特的开拓、创新和贡献.

    《烟霞里》集体认同女性意识情感结构

    做八桂文学的赤子——容本镇论

    陈爱中修磊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本镇是文学桂军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以综合性的方式呈现了新时期以来广西文学的山川景盛,将广西人文地理的厚重性和现实的和谐性融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文学桂军的洞察者,他积极参与新时期以来文学桂军队伍的建设,并以评论家的身份对相关典范作家进行研究,促进了文学桂军话语内涵的生成.

    容本镇文学桂军赤子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审视

    蒋晓俊徐霜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利用先进技术、新型商业模式以及创新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生产力概念的时代体现.劳动正义在劳动与劳动者、劳动与劳动资料、劳动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与资本这四对关系中分别表现为分配正义、技术正义、需求正义和资本正义.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正义主要体现在主体、科技、生态、运筹四个方面,在劳动正义的启发下,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诠释分配正义,体现技术正义,落实生态正义,彰显资本正义.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本质意蕴、价值指向与发展向度

    王樊殷路豪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两个大局"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考量.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为物质内核考察了人类社会的生成、运转与演变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及其发展的实质与价值,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与推动生产发展的理论资源.在唯物史观视野中,新质生产力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变革、意味着人的主体能力增长、支撑着社会根本发展进步.它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推动力、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载体和保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内核和支撑.而要真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要以生产关系调整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新型劳动主体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以产业优化变革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

    新质生产力生产力唯物史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

    李秀艳季成浩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特点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在当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契合了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新质生产力在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等现实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应从因地制宜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以及助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努力实现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农民福祉、加快农业现代化中的赋能作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发展.

    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非遗"志愿者团队的构建与运作——基于河北廊坊与浙江象山的考察

    吕书额魏涵怡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保护传承"非遗"的队伍中,志愿者的力量与影响不可忽视.近年来,来自河北廊坊与浙江象山的两支"非遗"志愿者队伍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两者在地理位置上一北一南,团队建设与运作模式又各有特点.所以讨论其类同,对比其差异,在不以对比优劣为目的的比较中,发掘其各自值得肯定、学习之处,探讨让"非遗"志愿者团队能够良好、可持续运行的发展之路,不仅对各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学界研究的不足也是一种颇有价值的补充.

    "非遗"志愿者团队建设运作河北廊坊浙江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