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顾文明

双月刊

1671-7864

lhzyxb@126.com

0395-5983568

462002

河南省漯河市大学路123号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查看更多>>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于2001年底获得国际刊号、国内统一刊号,2002年6月创刊。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其中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本刊办刊宗旨是:刊载产学研成果,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高等技术应用型一线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方法,为产学研工作服务。本刊追求创新,为高水平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为学术、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最好的服务。截止2010年12月,本刊共出版九卷41期学报,获得了“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 本刊高度重视学报质量,从审稿、校对乃至版式、版面等都严格按照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进行,欢迎高等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以《说文解字》为例

    李晓静范晓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文化因其古老性、延续性、典型性、内涵丰富性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家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纳入黄河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有助于通过讲好中华汉字故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传承黄河精神。以《说文解字》为例,探索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策略,包括"我"为主体、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动态结合及受众本位、效果导向的翻译策略;树立科学的对外传播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拓展传播方式、加强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黄河文化汉字文化说文解字翻译对外传播

    继承与发展:贾逵经学与许慎经学探微

    金亚星彭春艳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逵与许慎作为东汉重要的文字学家、经学家,共同推动着古文经学的发展。贾逵致力于抬升古文经学的实际地位,许慎则融汇今、古文经学。许慎在继承贾逵经学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与创新,以《五经异义》《说文解字》将今、古文经学之争转向一统,对东汉经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贾逵许慎经学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利用路径研究

    丁乐然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产地作为城市中最大IP,成为城市中最有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回顾半个世纪以来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利用的历程,客观总结其成效与问题,从商代都城遗址活化利用的角度探究切实可行的文化遗产地保护活化路径,通过遗产保护活化激发文化驱动性,提升城市活力,引领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有机更新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商城遗址

    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考述

    王莉娜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浚县正月古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广泛参与性,被誉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传统社火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台阁和背阁等。浚县正月古庙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向更广泛的观众传递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

    浚县正月古庙会年味融媒体传播

    基于ANSYS的弹簧管优化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

    张超凡李娜张群威陈桂华...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压力仪表弹簧管设计中存在的理论计算误差大、实验费用昂贵和研制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基于ANSYS技术开发了一种新的覆盖常用参数的弹簧管优化设计系统。经过生产实践证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中过分依赖经验和误差较大等缺陷,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和产品开发周期,优化后参数完全达到了弹簧管优化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ANSYS软件的工程设计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法。

    ANSYS弹簧管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OpenCV的人脸实时识别系统

    李宏伟陈冰高倩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图像处理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人脸识别算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库,首先介绍3种经典的通用人脸识别算法,即基于LBFH分类器人脸识别算法、基于特征脸EigenFace分类器人脸识别算法、基于鱼脸特征FisherFace分类器人脸识别算法;并在树莓派4B硬件的基础上,使用基于LBPH人脸识别方法,搭建能够快速进行追踪识别的人脸识别系统,为识别准确率要求不高的场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人脸识别LBFH分类器树莓派4B

    量子论视域下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探究

    高玮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有关电磁辐射有害健康的探讨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中虽有共识,但对危害机理的解释分歧很大,至今世界上多种版本的电磁辐射安全标准未能统一,公众对电磁辐射的忧虑难以消除。为了正确解读安全标准,消解人们的疑虑,提出基于量子理论的电磁对人体辐射作用的机理,为进一步探讨电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提供参考。

    电磁辐射量子论波粒二象性

    融合多元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策略研究

    赵春辉朱丹葛东雷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多元文化视角的融合,对于探索文化多样性对思政教育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可以揭示多元文化视角是如何丰富思政课程内容的,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研究发现,将多元文化元素融入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能显著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一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文化视角文化融合教学创新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准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李光胜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劲基因。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客观上为我们吸收借鉴优良教育成果和宝贵经验提供了可能;新时代,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精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实来看,这不仅是切实可行的,更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更好适应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之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准融入高职思政课必要性可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霍翠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既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也是高职英语课程不断自我革新与时俱进的要求。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3E"模式,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深化文化交流互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英语教学"3E"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