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评分对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12个月缺血事件风险预测价值

    徐颖裘淼涵祁子钊段一璇...
    55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使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OPT-CAD)评分对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12 个月缺血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16 343 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n=11 947)与女性组(n=4 396).主要终点事件为出院后12 个月内的缺血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MI)及卒中.次要终点事件为 12 个月内缺血事件独立组成成分及全因死亡.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OPT-CAD评分对男性和女性患者出院后12 个月内各个时间点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女性组患者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OPT-CAD评分及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比例均高于男性组,肌酐清除率及既往MI、既往PCI比例均低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烟史、冠心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患者采用桡动脉穿刺入路比例低于男性组,左前降支病变比例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用P2Y12 拮抗剂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出院后3、6、9、12 个月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75、0.72、0.71,女性患者出院后3、6、9、12 个月AUC分别为0.83、0.78、0.77、0.75.结论 OPT-CAD评分能够准确且稳定地预测男性和女性ACS患者出院后12 个月内缺血事件的风险.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评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事件性别

    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特征分析

    张莉莉张伊王圣熠王艳霞...
    556-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合并糖尿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 年2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出院前完成CPET的 5 087 例PCI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n=3 721)和糖尿病组(n=1 366).对两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PET相关指标等.结果 匹配后,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更高(P<0.05),峰值心率、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氧通气当量、运动中峰值舒张压及血清肌酐水平更低(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PCI后患者的心肺功能相对较差.

    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糖尿病心肺运动试验

    不同SYNTAX评分冠心病患者置入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对长期临床结局影响

    段一璇刘道申周尚珣徐颖...
    560-5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SYNTAX评分的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BP-DES)或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DP-DES)后对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I-LOVE-IT 2 研究中置入BP-DES或DP-DES的 2 73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SYNTAX 评分将患者分为 A 组(SYNTAX 评分<7.0 分,n=774)、B 组(7.0 分≤SYNTAX 评分<13.5 分,n=1 046)、C组(SYNTAX评分≥13.5 分,n=917).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4 年靶病变失败(TLF),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TVMI)、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TLF的各个组分及全因死亡.记录并比较 3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资料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 组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心肌梗死、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及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支架个数、支架总长度、靶血管位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 TLF、TVMI 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SYNTAX 评分增加,置入BP-DES与DP-DES患者中TLF、TVMI发生风险均呈上升趋势;随着SYNTAX评分增加,置入BP-DES患者发生TVMI风险持续低于置入DP-DES患者,置入两种支架后发生 TLF 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 随着 SYNTAX 评分增加,置入 BP-DES、DP-DES患者发生TLF、TVMI的风险均升高,而置入BP-DES患者发生TVMI的风险持续低于置入DP-DES患者.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YNTAX评分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永久涂层药物洗脱支架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周海鹏张颖蒋再新张东红...
    564-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6-10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 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律失常种类包括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8 例,快速心房颤动1 例,频发室性早搏1 例.患者接受单侧或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药物为1%利多卡因100 mg.记录患者阻滞前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电复律次数,随访出院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5 例(50.0%)患者单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3 例(30.0%)患者2 次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2 例(20.0%)患者 3 次阻滞后心律失常发作终止.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有 7 例(70.0%)减少,3 例(30.0%)无变化.3 例患者阻滞后较好的出现霍纳综合征(例1、例7、例10).1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无并发症出现.电风暴患者中,3 例持续48h未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出院;1 例行永久起搏器后出院;3 例患者至少24h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后出院药物治疗;1 例因心脏骤停死亡.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 例,病情平稳后出院.快速心房颤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1 例,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10d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快速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星状神经节阻滞交感神经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影响

    母雪飞王可心裘淼涵段一璇...
    568-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R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1 608 例合并RI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PCI.根据肾功能对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校正.根据NT-proBNP未校正三分位将患者分入T1 组(n=536)、T2 组(n=536)、T3 组(n=536);根据 NT-proBNP校正三分位将患者分入 T1a组(n=536)、T2a组(n=534)、T3a组(n=538).研究主要结局事件为患者出院后12 个月的全因死亡;次要结局事件为 12 个月的缺血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在全因死亡、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方面,T2 组和T3 组的发生风险高于T1 组且T3 组的发生风险高于T2 组,同时,T2a组和T3a组的发生风险高于T1a组且T3a组的发生风险高于T2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组、T2 组、T3 组3 组患者在全因死亡、缺血事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T1a组、T2a组、T3a组 3 组患者在全因死亡、缺血事件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NT-proBNP未校正和NT-proBNP校正预测ACS合并RI患者PCI后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4(95%可信区间 0.723~0.805)和 0.765(95%可信区间 0.724~0.806),预测缺血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5(95%可信区间 0.689~0.780)和 0.735(95%可信区间 0.689~0.7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对ACS合并RI患者PCI后全因死亡、缺血事件具有预测价值,但校正后的NT-proBNP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肾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心肺运动试验中踏车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及介入治疗特征

    王彩莲张伊王圣熠王艳霞...
    573-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中踏车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介入治疗特征.方法 选取自2020 年9 月1 日至2021 年1 月31 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于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测试的465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运动测试中运动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及可疑阳性组(n=146)与阴性组(n=3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入院诊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低密度脂蛋白、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方面,以及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及可疑阳性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比例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靶病变部位、本次入院手术类型及支架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及可疑阳性组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能降低术后心肺运动测试阳性及可疑阳性的发生率;心肺运动测试阳性及可疑阳性患者再次接受血运重建的概率增加.

    冠心病心肺运动试验心脏康复

    不同运动强度对冠心病患者死亡事件发生风险影响

    周尚珣段一璇刘道申徐颖...
    577-580,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冠心病(CHD)患者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中2007-2018 年纳入的3 215 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运动强度将患者分为不运动组(n=1 354)、中强度运动组(n=1 230)与高强度运动组(n=631).记录并比较3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3 组患者的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进行描述.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H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患者白蛋白、男性比例均高于不运动组,年龄、肌酐及贫血、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癌症死亡比例均低于不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家庭贫困指数分级、抑郁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强度运动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低于不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不运动是C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中高强度运动与C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冠心病运动强度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

    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影响

    涂丁元马超群
    58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v-LTPA)对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 2007-2014 年收集的 16 068 例符合标准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的炎症特性与v-LTPA是否充分,将患者分为A组(促炎饮食+v-LTPA不足,n=10 411)、B组(抗炎饮食+v-LTPA不足,n=2 196)、C组(促炎饮食+v-LTPA充足,n=2 456)、D组(抗炎饮食+v-LTPA充足,n=1 005).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读取并比较4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不同炎症饮食与v-LTPA对CV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4 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种族、受教育水平,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饮酒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生活方式比较,B组、D组生活方式均能降低CVD病死率,多变量校正危险比分别为 0.71(95%可信区间0.53~0.92,P=0.020)、0.31(95%可信区间0.12~0.80,P=0.016);而C组生活方式对CVD病死率无显著改善作用,多变量校正危险比为0.60(95%可信区间0.32~1.13,P=0.114).结论 抗炎饮食及充足的v-LTPA有利于降低CVD死亡风险,且抗炎饮食可以部分抵消v-LTPA不足对CVD死亡的危害.

    炎症饮食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心血管疾病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青年卒中临床疗效

    于恺刘静陈超李耀汝...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青年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 2019 年 7 月至2021 年12 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的149 例PFO合并偏头痛的青年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79)和B组(n=70).A组行常规治疗方法.B组行介入封堵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2 年的临床预后.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 个月采用头痛影响测试量表(HIT-6)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头痛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2 年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 个月HIT-6 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6 个月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Hcy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可降低PFO合并偏头痛的青年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改善头痛症状,且能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降低血Hcy水平,改善临床预后.

    介入封堵术卵圆孔未闭青年卒中偏头痛临床疗效

    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干预效果Meta分析

    徐莹张权宇梁振洋刘美丽...
    589-591,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发表的八段锦应用于AMI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范围从2018 年5 月1 日至2021 年11 月1 日.纳入患者均为AMI且已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八段锦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或西医运动康复;八段锦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八段锦运动康复.纳入结局的指标包含LVEF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纳入7 篇文献,共 652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 322 例,八段锦组 330 例.与对照组比较,八段锦组LVEF升高,NT-proBN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康复对接受PCI的AMI患者的心功能有益.

    八段锦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冠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