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张国徽

月刊

1674-1021

86625365@163.com

024-86616023 86625572

110033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34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ournal 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矸石与粉煤灰混合生态回填可行性研究思路

    司雷霆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及粉煤灰是煤电生产过程中伴生固体废物,其利用率低,产生量大,治理不当会对大气环境和周围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煤矸石与粉煤灰生态回填的政策、管理、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的特征,提出了煤矸石与粉煤灰混合生态回填的可行性研究思路,以期为实际工程与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煤矸石粉煤灰混合生态回填研究思路

    某焦化浓盐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工程实例

    周耀水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某焦化浓盐水处理项目为例,介绍了焦化浓盐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处理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实际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本项目焦化浓盐水采用预处理除杂分盐+膜浓缩提纯+蒸发结晶工艺,资源化得到硫酸钠和氯化钠副产盐,其中硫酸钠纯度≥99%,白度>82%,氯化钠纯度≥98%;回用水达到间冷开式系统循环水补充水水质指标要求.

    焦化浓盐水零排放分盐盐资源化

    基于碳中和的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中添加复合菌剂抑制甲烷特性研究

    王恒张洪铭张翔肖雪琳...
    10-1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如何不产生或少产生温室气体,并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餐桌—田间—餐桌"的闭合循环,成为低碳处理厨余垃圾的关键.基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实验,对比分析有无添加复合菌剂(高活性兼性微生物菌群与生物活性酶)的产气能力、气体组分、产气潜力、折合碳减排情况.研究表明:添加菌剂后延滞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CH4的能力,增加了产CO2的能力,对实现碳循环和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添加菌剂后,产生的气体以CO2为主,相对于CH4可极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对比填埋、好氧堆肥分别减排798,177 kg CO2当量;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发酵底物中的腐植酸、黄腐酸相对含量,腐植酸含量约为对照组的3倍,表明该发酵底物具备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的作用;该方法对农业增产、节能降碳有极大助力,按2022年约50%城镇人口所产生的厨余垃圾计,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约12.9万t CO2当量,生活垃圾含水率下降大于25%,1 t垃圾发电量增加160~420 kW·h,耕田土壤有机质增加322万t,折合化肥年减用量92.2万 t.

    厨余垃圾碳中和复合菌剂产甲烷特性

    不同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下污泥基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研究

    张媛媛李彦龙宋闯王兰慧...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微波热解制备的污泥基生物炭的理化特性,以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热解温度和3个热解时间探究热解工况对污泥基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后生物炭中的C百分比降低,污泥基生物炭比表面积最大为55.13 m2/g;污泥基生物炭的TP含量增加,P的保留率最大为91%;生物炭中重金属出现富集现象.对生物炭中重金属进行形态分布分析,发现Cr的F2形态占比由22%降低到11%,Cu的F2形态由11%降低到3%,Zn的F3+F4形态占比由57%增加到83%.重金属的稳定态占比增加,有利于生物炭中重金属的固化.

    污泥基生物炭重金属热解温度热解时间

    工业废盐分离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吴恒曾忠强周清邓雅清...
    21-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盐的产生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大量的废盐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工业废盐的来源、特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并重点分析了当前工业废盐分离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通过对不同技术的原理、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展望了工业废盐资源化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工业废盐分离提纯展望

    电化学还原耦合厌氧氨氧化处理低C/N比硝酸盐废水研究

    都岩高维春耿聰梁吉艳...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C/N比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的处理是一个有前景但又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电化学还原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脱氮技术,将两种脱氮技术结合,既弥补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反应底物NO2-N和NH4+-N不足的缺陷,又弥补了电化学成本高的缺点.采用两步法电沉积制备Cu-Ag-Co电极,成功使用电化学还原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低C/N比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结果表明:电流密度10 mA/cm2、初始pH为7时,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生成量分别为180.2 mg/L和173.2 mg/L,随后进入厌氧氨氧化单元深度处理,最终硝酸盐氮去除率为82.6%.

    电化学还原厌氧氨氧化Cu-Ag-Co电极硝酸盐废水

    市域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的设计深化与难点解决

    王玎君丁汀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省某市域轨道交通声屏障项目为例,为减少新建轨道交通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针对声屏障的选型、PC隔声板构造设计、弯弧段错位解决、基础的锚固优化以及安全功能等重点、难点进行设计深化.在实践案例中达到竣工和环评验收双合格的满意结果,为类似设计深化提供参考经验.

    声屏障选型PC隔声板成型工艺设计基础的锚固优化弯弧段错位解决

    基于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水热生物炭对典型重金属Cu2+的去除效应

    孙程杰代田雨胡红超何雨鑫...
    35-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浓度的Cu2+溶液为对象,采用基于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水热生物质炭微球吸附处理含Cu2+重金属溶液,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浓度、改性方式对重金属Cu2+吸附效果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的水热生物质炭微球对重金属Cu2+的吸附效果,发现柠檬酸改性生物质炭微球吸附性能较优.

    生物炭微球典型重金属吸附改性

    有机肥在低碳农业中的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傅晨星张军平王岩韩瑞鹏...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活动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通过改变农耕方式,特别是利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将碳储存在土壤中,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推动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论述了有机肥在农业生产、施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效应,指出了有机肥在农业固碳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有机肥如何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丰富度、土壤酶活性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达到更好的农业碳排放控制效果提供参考.

    有机肥碳减排微生物

    宣城市青弋江干流水质及底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吴用林保国褚巍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弋江(宣城段)干流水质与底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四五"以来该流域泾南交界国控断面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氨、总磷为主的水质变化趋势,以及8个干流监测断面不同季节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干流上8个底泥监测样点基本情况,比较了表层底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泾南交界断面近年水质总体较为稳定,保持在Ⅱ类,但不同月份的水质波动较大;干流底泥主要成分为石子、砂子,质地密实,有机质、总氮及总磷含量从上游至下游呈上升趋势.经分析发现,流域水质稳定易受工业污水、畜禽养殖、河道排污口和污泥淤积等影响,需加强排污口排查,完善治理工程体系,推动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风险源管控,完善预警体系和定期进行评估.

    水质底泥空间分布症结分析青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