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张国徽

月刊

1674-1021

86625365@163.com

024-86616023 86625572

110033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34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ournal 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傅智健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深入剖析了企业在碳中和目标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策略.强调了源头控制投入、降低碳排放的减量化原则在企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企业可以减少原材料、能源和水等各类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企业应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企业可以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推进资源化进程的同时,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在碳中和目标下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气候变化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

    管渠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孙淇曾凡吴佳苏乾...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日趋完善,污水处理量逐渐加大,随之带来的污泥量与日俱增.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管渠污泥主要的几种处理手段进行对比,并从无机质和有机质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管渠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进行深入剖析.现阶段的主要处理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市政管渠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问题.基于当前的"双碳"战略和减污降碳规划,提出一种管渠污泥与园林绿化垃圾协同处置的好氧发酵堆肥生产绿化基质的闭环资源化治理思路.

    管渠污泥协同处置好氧堆肥园林绿化垃圾"双碳"战略

    软化水处理装置再生含盐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研究

    乔鹏鹏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供热站软化水处理装置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废水的近零排放技术.通过源头控制和工艺改造,实现了含盐废水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通过对软化器再生过程的优化,将高含盐水和低含盐水进行有效分离与回收处理.通过改进的纯碱软化法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高含盐水被循环利用,实现了近零排放.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质符合锅炉运行标准,且生成的固体沉淀物可以作为资源进一步利用.此技术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对于实现工业废水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含盐水软化水处理装置油田污水注汽锅炉回用污水

    臭氧联合两级接触氧化法在PCB产业园区废水中的应用

    杨武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某PCB产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重难点并整理了工艺设计思路,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分类预处理+一级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比分析发现,臭氧氧化工艺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结合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进一步净化处理,在确保污水中污染物净化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对于与之相类似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水质净化厂PCB制造废水分类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

    综合医院污水分质处理系统设计探讨

    饶钦富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新建综合医院含有传染病门诊,其医疗污水水质复杂且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药物类污染物,为防止二次污染,应对其产生的医疗污水进行源头控制和分离,实施分类收集、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特殊医疗污水、传染病医疗污水单独收集预处理.污水处理站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紫外线消毒"为主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医疗污水中的有机物、粪大肠菌群数、各种病菌等,出水CODCr、BOD5、SS、氨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6.2,16.8,17.3,16.4 mg/L,粪大肠菌群数为78 MPN/L,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等未检出,出水水质达到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排放标准.

    医疗污水污水分质处理消毒综合医院

    PE管材中再生水余氯衰减模型研究

    张斌锋张炜吴畏李小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永川分公司再生水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再生水初始余氯含量、pH、TOC、NH4+-N以及水温等对再生水中余氯衰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获得了 PE管材中再生水余氯衰减率方程和再生水中余氯含量预测模型.经实地采样、检测、验证,该模型可用于PE管材中再生水中余氯含量预测.

    再生水余氯衰减预测模型

    危废焚烧系统设备腐蚀的原因探讨

    刘玉东温媛文马晨辉郑景华...
    31-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焚烧设备腐蚀是目前制约危险废物焚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扫描电镜对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不同部位结焦物进行扫描,并用能谱分析仪分析了不同部位结焦产物的主要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部位的结焦产物的成因.结果表明:回转窑窑尾处结焦存在的主要氧化性元素为O,F和P,结焦产物的组成以Ca,Sb和Fe的化合物居多,二燃室出口灰渣中氧化性元素以S和O居多,结焦产物以硫的盐类化合物为主,两者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对焚烧系统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腐蚀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危险废物设备腐蚀焚烧系统结焦

    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概述及其检测修复技术

    柴晶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农业耕作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防治病虫害,需要对农作物土壤喷洒农药,从而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概述了有机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现状及其检测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环境保护有机农药检测技术修复技术

    汾河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耦合协调研究

    杨洁牛柯悦贾培煜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汾河流域作为山西省工业发展密集地带,在为区域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同时,也是废水污染的重要承载体.研究汾河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的耦合协调水平,对加强汾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治理、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汾河流域,构建汾河流域水资源、水污染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1-2021年汾河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的耦合协调水平,并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探究其耦合协调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1-2021年汾河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运城市水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均位于汾河流域首位,而忻州市耦合协调水平增幅最高.到2025年,汾河流域耦合协调水平呈增长趋势,朝向中级协调方向发展.

    水资源水污染耦合协调度汾河流域

    设施土壤硝态氮淋溶影响因素及阻控措施研究

    贺敬牛明芬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设施农业中硝态氮淋溶严重的问题,研究了硝态氮淋溶的主要成因,其中施肥量、灌溉方式、栽培模式等是影响硝态氮淋溶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有效减少硝态氮淋溶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施肥、合理灌溉、合理栽培等,这些措施既可节约资源,又能够降低氮淋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硝态氮淋溶施肥灌溉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