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华

双月刊

1672-8572

ldxyxb@vip.163.com

0415-3789074 3789073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校内,面向全国,为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财经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希腊悲剧中的伦理革命

    张同胜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悲剧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中获得了新的意义表现:它是古希腊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过程中发生的伦理革命的文化记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神话宗教以"至善"倡导的母子婚、父女婚、兄弟姐妹近亲血缘婚日益成为不可能,俄瑞斯忒斯弑母为父报仇,美狄亚肢解亲弟弟跟着伊阿宋私奔,俄狄浦斯王的弑父娶母成为伦理禁忌.父权制权力话语日益成为野蛮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阿伽门农将长女伊菲革涅亚献祭给阿尔忒弥斯,美狄亚杀死两个亲生儿子报复丈夫伊阿宋,赫拉克勒斯的儿子许罗斯娶了乃父的小妻伊奥勒,雅典娜声称"我完全是我父亲的孩子",俄瑞斯忒斯反问"难道我和我的母亲却有血缘吗?"如此等等,皆表明儿女已成为父系的所属及其私有财产的继承者.古希腊悲剧的严肃性就体现在那个天翻地覆的时代父权制取代母权制过程中的伦理革命性.

    古希腊悲剧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革命父权制文化记忆

    唐宋立祠制度变迁与韩愈神化现象

    吴泓睿吴夏平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立祠制度是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奉祀对象的选择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韩愈在宋代被神化是由多重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唐宋两代立祠制度方面的差异,是身为唐代官员的韩愈未能于本朝实现由人到神的转变,却在宋代被尊奉为神的重要原因.唐代官员立祠标准严格,宋代祀贤之风兴盛,大规模在府学旌表地方贤人.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使韩愈处在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宋真宗咸平年间,陈尧佐在潮州创建韩祠.潮州韩愈祠发挥纪念与教化作用之外,更有对地方秩序的重构功能.祭祀韩愈是地方管理的现实需要,背后更有文化秩序的考量,隐藏着权力的本质.

    唐宋韩愈立祠制度制度变迁神化现象

    高质量开展高校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的实践与经验

    吕志霞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党内学习教育活动需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展开,通过将学习教育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构建"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的工作格局,使党内学习教育成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不仅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产出更多科研成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这种深度融合的学习教育模式也有助于防止学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确保学习成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主题教育高校党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

    申淑征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艺双馨的高水平文艺人才,高等艺术院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应遵循"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要深耕课堂教学、创新网络教学、聚焦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实践-网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艺术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从而培养出既具备专业艺术技能又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文艺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高校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进路

    姜玉原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头,也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守正创新的精神动力.高校党员是新时代高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主体,为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员素质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笔者从价值意蕴视角剖析高校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独特意义,结合当下高校党员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发挥整体机制设计与执行评价作用、"两个课堂"结合融入作用、校内外资源协同育人作用、主客体角色转换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常态化、制度化.

    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高校党员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优化路径

    王辉张云虹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既是推动实施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具备高水平国家安全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模式存在着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师资队伍专业化不高、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等问题.为此,应丰富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健全考评机制,保证考评结果的科学性.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

    专业认同对文科生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

    吕昕颖孙大满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认同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相关.研究发现,文科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不同学段、性别、学科等因素会对其专业认同产生影响,其中教师支持的正面作用显著.为此,要注重提升文科专业的社会价值、实施定制化的教师支持、加强文科本硕博贯通式培养.

    文科生专业认同教师支持学业成就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孙一鹏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对国际中文教育极其重要,并将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高质量发展.其具体策略包括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深化教学资源供给与配置、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意识和能力、创设数字化课堂形态以及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系统.基于对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调研数据,研究总结了当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如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发展、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课堂变革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刘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管理等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师对学生自我意识培养不够重视、教学方法陈旧、家庭教育作用发挥不充分、家校合作不深入等问题,为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家校合作、开展社团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自我意识

    线上线下混合式深度教学体系的建立——以"物流工程"课程为例

    陈华汪和平陈荣吴昊...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深度教学体系.以物流工程课程为案例,研究结合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探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理解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开放性课题方法,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体系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增强学生对物流工程核心知识的掌握.

    混合式教学学生为中心深度教学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