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化工
辽宁化工

郭强

月刊

1004-0935

lnhg@sohu.com

024-239174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三巷二号

辽宁化工/Journal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集学术研究、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市场商情为一体,融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为一体,坚持以综合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辽宁石化工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全国报道石油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是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应用推广、市场动向的窗口,是信息时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资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相悬浮法制备高吸水性水凝胶的系统研究

    谷盼盼李爱雪黄俊瑜林嘉雯...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吸水性水凝胶因其具有高吸水/保水性、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林业、卫生、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反相悬浮法制备高吸水性水凝胶性能的各种因素,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对制备的高吸水性水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

    反相悬浮聚合高吸水性水凝胶

    纳米硅溶胶的制备条件对粒径与稳定性的影响

    王晨铭蒋佳妙陈家玉杨鲜...
    9-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硅溶胶是无固定形态的二氧化硅(mSiO2·H2O)颗粒在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的胶体.硅溶胶中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含大量的羟基具有很强的活性.本实验以 10%的硅酸钠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法和母液增长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硅溶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原料类型对硅溶胶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较小粒径硅溶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搅拌强度 150 r/min、反应温度 75℃、反应时间 4 h,NaOH 调节 pH;制备较大粒径硅溶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为搅拌强度150 r/min、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6 h、用硅酸钠调pH;在该条件下,经过三次粒径增长,可制得最大粒径为11.69 nm的硅溶胶产品,且稳定性与分散度较好,不易凝胶.

    硅溶胶硅酸钠活性硅酸母液增长法

    萃取强化离子液体中高负荷葡萄糖转化制5-羟甲基糠醛

    崔天一刘英烨郑强马亚丽...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离子液体中高负荷葡萄糖转化制 5-羟甲基糠醛(HMF).以一系列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减少副反应,强化HMF生成.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HMF的萃取性能和反应条件的影响.首次发现乙酰丙酸乙酯(EL)是优良的萃取剂.以80 mg葡萄糖为原料、100 mg离子液体1-乙基-3 甲基咪唑氯化物为溶剂、CrCl3·6H2O为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物质的量的10%)、1 mL EL作为萃取剂,在120℃下反应90 min,葡萄糖转化率和HMF收率分别可达99%和61%.EL多次萃取可有效分离HMF,总萃取率可接近100%.

    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高负荷离子液体萃取

    NiCo-LDH材料的形貌分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边建宇杨洋郑伊民刘思彤...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电极材料,用扫描电镜分析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X 射线衍射仪分析电极材料的物相,并在不同扫描速率以及不同电流密度下NiCo-LDH纳米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尿素含量的增加,NiCo-LDH的形貌由六角片状、草丛状,最后形成片层上带有针状形貌.扫描速率为 10 mV·s-1时,在CV曲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氧化还原峰.电极在0.30~0.35 V之间的充放电曲线出现对称的充放电平台,说明其充放电容量和充放电时间均较优,该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良好.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纳米材料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吡虫啉的研究

    王琪
    22-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玻碳电极上采用循环伏安法沉积金电层,以吡虫啉为模板物质、邻苯二胺(o-PD)为活性单体制备聚合膜.利用循环伏安分析法(CV)、差分脉冲法(DPV)深入研究了印迹传感器的特性,优化聚合过程因素,包括缓冲溶液pH、聚合圈数、洗脱时间、孵育时间.在最佳聚合情况下,其电化学传感器的线性区域是1×10-4~1×10-12 mol·L-1,检测限为1×10-12 mol·L-1,加标回收率为104.6%~105.7%,RSD为1.52%~1.65%.

    吡虫啉金纳米粒子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含氟单体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

    丁柯丁石宗韩安迪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致力于高浓度高重现性的精准制备含氟组装体,同时将微波辅助用于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建立微波辅助含氟单体水相PISA新方法.引入随机甲基-β-环糊精(MCD)与含氟疏水单体形成水溶性主客体复合物,在微波辅助下成功制备不同粒径的组装体,通过接触角的测试,证明了含氟微球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疏水性能,可以用作含氟水性涂料.

    主客体相互作用RAFT聚合聚合诱导自组装含氟组装体

    均相铜盐催化剂高效转化木糖制糠醛

    刘英烨崔天一郑强马亚丽...
    31-3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属盐为均相催化剂转化木糖制糠醛.通过对催化剂的筛选,发现铜盐是优良的催化剂,其中CuCl2 的催化性能最优.研究了反应条件因素对木糖转化的影响,并对体系的循环利用性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1 mL γ-戊内酯溶剂中,木糖加入量为50 mg,CuCl2 用量为木糖物质的量的 10%,在 150℃反应 60 min,木糖转化率为 100%,糠醛产率最高可达 66%.该体系循环利用性良好.催化剂通过Brönsted和Lewis酸协同作用催化反应的进行.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秸秆等生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有用的参考.

    木糖糠醛铜盐生物质可持续发展

    超快速微波辅助合成相变储能纳胶囊

    买慧娟杨雷周毛措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如何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及新型储能材料的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微波辅助聚合基础上,引入微波敏化剂并采用正交试验实现超快速聚合相变储能纳胶囊,将聚合时间缩短至5 min内,同时反应温度降低至40~60℃,实现超快速低成本绿色化制备相变储能纳胶囊.并利用DLS、SEM、DSC、TGA表征探究可知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40%,超声时间 1 min,微波转速400 r/min,得到的纳胶囊呈球状、平均粒径在 70~307 nm之间、具有较好的热性能、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包覆率可达64.69%,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相变储能纳胶囊微波法敏化剂正交试验

    微生物-活性炭复合材料对石化废气中丙烷的去除

    马驰于泽权于思慧周畅...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可用于处理石化废气中丙烷的微生物-活性炭复合材料,以丙烷为唯一碳源,从受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可利用丙烷的微生物 3 株,将分离得到的菌株与活性炭耦合,制得复合材料,在生物滴滤塔中使用该复合材料,测定其丙烷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得到 3 株微生物与木屑柱状活性炭耦合,其最优耦合温度为28℃,pH为7,制得复合材料的微生物附着量最高可达干重0.18 mg·g-1,此种复合材料在丙烷质量浓度为800 mg·m-3及以下,通气速度小于10 L·min-1,喷淋量大于20 L·h-1时,具有良好的丙烷去除效果,最高可达 82%,对于模拟废气中的丙烷也有良好的去除率,且可利用微生物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实现自动脱附再生.制得的微生物-活性炭复合材料可有效吸附丙烷,且可自我脱附再生,对石油化工废气中丙烷处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丙烷去除复合材料再生生物滴滤

    陶瓷膜净化1,4-丁炔二醇过程研究

    宋锋
    45-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净化1,4-丁炔二醇(BYD),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过滤通量的影响,分析了超滤过程的膜污染机制.结果表明:BYD溶液的超滤过程渗透通量的衰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速下降阶段,通量下降占整个下降幅度的 70%以上;第二阶段为拟稳定阶段,通量变化比较缓慢,下降幅度较小.超滤过程中的总阻力为膜固有阻力、浓差极化引起的阻力以及膜污染引起的阻力组成.其中膜固有阻力是引起通量衰减的主要因素,BYD在超滤过程中对膜的污染为可逆污染,可通过清洗过程消除膜污染.

    1,4-丁炔二醇陶瓷膜膜污染阻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