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化工
辽宁化工

郭强

月刊

1004-0935

lnhg@sohu.com

024-239174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三巷二号

辽宁化工/Journal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集学术研究、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市场商情为一体,融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为一体,坚持以综合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辽宁石化工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全国报道石油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是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应用推广、市场动向的窗口,是信息时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资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氟化锗中痕量气体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周红艳姜雪石鹏远王珂...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四氟化锗中痕量气体杂质的方法,设计气路切割过程并研制高密封性吹扫进样系统.采用 GOW MAC 816 气相色谱,载气为氦气,采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结果表明:各项杂质分离效果良好,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 5%以下.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高纯四氟化锗中痕量气体杂质的测定.

    四氟化锗气相色谱痕量气体杂质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蒸发盐析研究

    彭乾严磊云天健吴文龙...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目前一般采用"蒸发+干燥"的全量化处理,而蒸发阶段反渗透浓缩液的盐析现象会降低其得率,容易造成后续管道堵塞.因此,就反渗透浓液盐析时温度临界点展开研究,采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对反渗透浓缩液进行加热,重点研究蒸发阶段及降温阶段(模拟反渗透超浓液外排阶段)反渗透浓缩液的盐析现象,并记录其对应的温度及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

    反渗透浓缩液蒸发温度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

    共沉淀法制备镍锰酸锂烧结过程及其性能分析

    杨鸿李学田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锰酸锂是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更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具有的高放电平台、低制备成本和低毒性等特点都是社会对锂电池迫切期望具备的特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锰酸锂,进行了差热-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烧结反应历程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煅烧过程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反应活化能.对制备得到的镍锰酸锂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首次充放电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镍锰酸锂正极材料时,700℃前碳酸锂基本不参与反应,此时的反应主要为前驱体的分解与氧化;在700℃后碳酸锂开始熔融分解并与前驱体开始进行反应,且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大.

    锂离子电池镍锰酸锂共沉淀法反应历程

    改性分子筛对噻吩吸附效果的考察

    刘聪单红飞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噻吩在工业中最难除去,除了进行加氢处理转化成硫化氢后对硫化氢脱除以外,通常采用分子筛进行物理吸附脱除.研究分子筛吸附机理,采用分子筛与金属离子液相交换的方式,制造金属与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达到高效的噻吩吸附.实验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其他金属活性组分,采用静态吸附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考察不同改性金属对噻吩吸附效果的影响.首先考察不同分子筛载体的吸附效果,选择最优分子筛作为载体.筛选不同金属浸渍的吸附效果,考察金属离子交换效果,选出吸附效果最好的金属离子,以 2 种金属离子同时交换,以分子筛与金属离子,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最好的吸附效果.以NaY为载体,Cu-Ce为活性组分对噻吩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NaY分子筛有机硫吸附分子筛改性

    超声萃取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石油烃

    秦晓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前处理超声萃取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石油烃的分析方法.试样经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乙醇皂化后,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过氧化铝柱去除肌肉组织干扰后,氮气吹至近干,环己烷定容,经荧光检测,计算出石油烃在生物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石油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17 mg·kg-1,在 20.0~25.0 mg·kg-1 的质量分数范围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0.8%~95%、相对标准偏差为4.4%~4.6%.该方法更便于操作,重复性较好,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验需求,并归纳总结了此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石油烃超声萃取回收率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对硝酸盐的去除研究

    李冰璇
    238-240,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零价铁可通过化学还原作用快速去除水中硝酸盐,反应过程中,由于纳米零价铁颗粒具有强烈的团聚倾向,会使得表面吸附位点减少,缩小了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去除效率.该文采用一种新的制备方法用碳微球对纳米零价铁进行负载不仅提高了其稳定性,有效提升了比表面积和分散性能,减少了聚合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入贵金属镍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能显著提升对硝酸盐的还原效率.研究证明,这种负载型纳米零价铁镍双金属复合材料对水中硝酸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率,在相同条件下,反应90 min,Fe-Ni和Fe-Ni/AC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8.68%和86.78%,而Fe-Ni/C对硝酸盐的去除率为99.29%.

    纳米零价铁硝酸盐改性负载去除效率

    活性炭纤维布在精制磷酸脱色的应用

    刘燕琴廖秋实田承涛肖林波...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湿法磷酸生产的42%~48%的磷酸提纯精制磷酸时,还需要对萃取出的75%磷酸进行脱色处理.一般采用活性炭颗粒、树脂、双氧水对磷酸进行脱色,活性纤维布在磷酸脱色中应用较少.活性炭纤维布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随着活性炭纤维布制造业发展,活性纤维布在磷酸脱色中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活性炭纤维布湿法磷酸精制提纯脱色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朱鑫鑫丁益宏王鹏褚莹...
    24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固定储能等系统,但是,锂资源有限且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研究开发廉价且性能优异的二次离子电池是当前的研究热门课题之一.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且钠资源丰富、原材料成本低,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互补或替代品.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综述了当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缺点,指出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并对前景作出了展望.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强氢键的研究进展

    王晓娟丁益宏田晓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氢键是介于氢键和共价键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自 1968 年发现[HX2]-和[HXY]-结构具有强氢键特征以来,关于"短、强"或"低势垒"氢键的研究一直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着重介绍了强氢键的电子结构以及其在生物、化学和材料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强氢键未来在分子设计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强氢键电子结构材料设计

    异甲酰自由基(HOC)的研究进展

    姚宇丁益宏田晓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酰基自由基(HCO)与其姊妹异构体异甲酰基(HOC)是燃烧化学和星际分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中间体.但是,相对于HCO的丰富研究背景来说,关于HOC自由基的研究却被人们忽略.归纳总结了不同计算方法下HOC自由基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以及稳定性方面的历史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在实验上的表征提供了新的理论设计思路.

    异甲酰基自由基异构体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