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王磊

双月刊

1672-5646

xbzbxx@163.net

024-89705727

110122

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88号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辽宁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以研究经济、管理、教育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玉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教育教学研究

    杨志敏常蕾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右玉精神是新时期右玉人民优秀品质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和体现,是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印证.右玉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种树致富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右玉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深入理解右玉精神的实质内涵,进一步深挖右玉精神在大学生思政理论课中的应用价值,探析右玉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教育的教学价值与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右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教育

    新时代湖南高职学生"楚怡"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

    邓喜英谭小雄蔡青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精神培育是一项学校领导决策层、中层执行层、师生践行层相互联动、共同塑育的系统工程.湖南高职院校领导决策层深化"楚怡"精神时代内涵开发挖掘,做好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的"上篇文章";相关执行部门从"三全育人"出发,切实做好推动"楚怡"精神落地落细的"中篇文章";师生践行层以"良匠名师"为圭臬,做好传承践行"楚怡"精神的"下篇文章",为全国高职院校精神培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高职生"楚怡"精神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林雪凤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协同主体、机制和成效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实现两者协同育人,需着力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高协同育人成效,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论榜样作用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中的时代价值

    陈中华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榜样作用对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升教师的学识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的持续学习与发展,推动教师队伍的团结协作,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榜样作用高素质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时代价值

    书院制下朋辈教育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梁方婵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是新的起点.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同学、新的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难免会出现生活、社交、学习、心理上的不适应.如何使大学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成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书院制下朋辈教育具有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富有教育说服力、能够延伸教育工作触角、能够增强学生自治能力等优势,因而高校应当搭建朋辈教育平台、选聘朋辈导师、实施朋辈培训、健全朋辈教育考核机制,充分运用朋辈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助力大学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大学新生大学生活书院制朋辈教育适应性教育

    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协同机制的构建

    庹梦婷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协同机制是深入实践"三全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育人主体协同育人合力不足、育人资源协同整合力度不够、育人机制协同构建力量不均衡等问题.高校应以协同论作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协同机制的理论基础,明晰育人主体的职责同构,统筹育人体系的资源共享,加强育人体系的同频共振,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探寻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育人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十大"育人体系

    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究

    周垠硕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在具有增加育人工作的温度、提高育人工作的精度和提升育人工作的效度等优势的同时,还面临着职业素养数字化、育人方式信息化、工作职责层次化和育人角色时代化等挑战.对此,高校辅导员应把握时代机遇,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力求使素养数字化、时代化,工作职责层次化,将高校辅导员的时代角色演绎精彩.

    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管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胡轶男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其全面发展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制定并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管理方法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项目选择单一、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评估机制不健全等共性问题.面对上述问题高校应从多样化项目选择、提升参与主体积极性和建立健全效果评估机制三方面着手,采取科学、高效、可行的长效化管理和实施策略,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化管理

    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杨楠张永元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最为现实的途径,是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探索.针对目前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应通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统一定制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校企评价机制等策略,提高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的实效性.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中、高、本衔接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女子职业教育的提升策略

    闫艳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乡村女子职业教育对提高女性自我认知和自信,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女子职业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条件、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重视并加大对乡村女子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多元参与的办学主体,提升乡村女子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质量,完善乡村女子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将会充分发挥乡村女子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女子职业教育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