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黄子通

双月刊

1671-301X

lnjz@china-em.com

020-81332462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一贯秉承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狂犬病诊断中的应用

    汪绪伦刘菲菲朱成楼周志森...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诊断狂犬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1例和文献报告3例狂犬病诊疗资料.结果:4例患者唾液或脑脊液标本的mNGS检测狂犬病毒结果均为阳性,其中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狂犬病毒PCR检测亦为阳性.结论:唾液和脑脊液标本行mNGS检测为临床确诊狂犬病提供依据.

    狂犬病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诊断

    CIN患者的宫颈锥切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黄泽琴周莉杨永康唐丽华...
    122-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宫颈锥切特征与术后病变残留及HPV转阴之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507例CIN患者的基本资料、HPV状态、宫颈锥切手术特征以及术后结果.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69±9.35岁.手术方式以LEEP为主(86.59%);术后病变残留率为7.89%.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揭示年龄、绝经、术前组织活检分级、锥切深度、内外切缘、腺体受累和术前多重HPV感染与病变残留显著关联(P<0.05);而锥高、腺体受累、术前多重HPV及高危HPV感染与HPV转阴显著关联(P<0.05).结论:腺体受累和术前多重HPV感染等因素与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及HPV转阴相关,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特征术后病变残留HPV转阴

    miR-21、NF-κB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风险的评估价值

    游伟邓修健何英强
    125-12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核因子-κB(NF-κB)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3)与非复发组(n=57).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21、NF-κB与PTC患者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一步评估联合miR-21、NF-κB检测对PTC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学分期、肿瘤大小、有无颈淋巴结转移以及miR-21、NF-κB表达水平方面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有淋巴结转移、miR-21、NF-κB表达水平的升高均为影响PTC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iR-21、NF-κB及二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95、0.895及0.960.结论:miR-21、NF-κB表达水平的上调与PT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具备更高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PT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微小核糖核酸-21核因子κB复发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于NHANES数据库分析血浆Klotho浓度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宁致远唐亚梅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浆Klotho浓度与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07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收集的9394名参与者的数据.通过评估临床基线特征,并构建三个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旨在探讨血浆Klotho浓度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亚组分析来检验这种相关性是否受到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的9394名参与者中,有1041名被诊断为睡眠障碍.经过完全校正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较高的血浆Klotho浓度对于预防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OR=0.61,P<0.05).此外,血浆Klotho浓度较高的群体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较低(OR=0.84,P<0.05).亚组分析表明,男性似乎更受Klotho的保护效应的影响.结论:较高的血浆Klotho水平与较低的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关.

    Klotho蛋白睡眠障碍回归分析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慢性难治性创口清创减张缝合VSD综合治疗方案临床分析

    陈恩铭李玉希李明黄霖...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7例通过清创减张缝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综合治疗方案在解决慢性难治性创口术后愈合不良问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2019年12月-2023年11月我院骨科应用VSD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难治性创口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创面不愈合时间、VSD次数、愈合时间、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评估VSD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慢性难治性创口术后愈合不良问题中的作用.结果:共27例不同原因导致大面积或复杂创面不愈合的病人,在经过平均2.1次VSD引流术后采用多层减张缝合闭合创面.在入我科行VSD综合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5-56(平均23.2)天,术后随访2-36月,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清创减张缝合VSD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慢性难治性创口术后愈合不良问题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慢性难治性创口愈合不良

    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蔡蕾罗培培胡青青陈丹...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和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下带教方式与线上网络教育进行结合以提升普外科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方法:66位参与护生中,25位护生进行BOPPPS教学,41位护生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主动预习和复习比例显著提高,表现出更好的成绩水平.结论:BOPPPS教学模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BOPPPS教学外科护理学护理教学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救护车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袁楚樊姚炜强刘群范伟...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救护车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接受院前急救服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化系统应用时间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救护车急救物品采用常规人工管理方式,观察组救护车急救物品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比较两组急救物品的使用准确率、过期率和缺失率、患者的现场处置时间、院内生存人数和死亡人数.结果:观察组急救物品的使用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物品的过期率和缺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现场处置时间与死亡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院内生存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高救护车急救物品的使用准确率,降低急救物品的过期率和缺失率,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急救现场处置时间与院内死亡人数,提高患者的院内生存率.

    信息化管理救护车急救物品院前急救

    头颅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卢章健李文东覃伟辉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塞(ACI)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头颅MRI与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MRI、MRA与DSA检查结果,分析疑似ACI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及不同预后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经DSA检查共确诊ACI患者71例、非ACI患者29例;经头颅MRI检查检出阳性56例、阴性20例;经MRA检查检出阳性59例、阴性21例;经头颅MRI联合MRA检查检出阳性 70 例、阴性 27 例.头颅MRI联合MRA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98.59%、特异度93.10%、准确度97.00%、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6.43%均明显高于MRI单独检查的78.87%、68.97%、76.00%、86.15%、57.14%,亦明显高于MRA单独检查的 83.10%、72.41%、80.00%、88.06%、63.64%(P<0.05).头颅MRI联合MRA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70.00%均明显高于头颅MRI检查的56.00%、MRA检查的59.00%,P均<0.05.预后良好组47例与预后不良组24例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颅MRI联合MRA诊断AC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或MRA,能够精准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有助于准确地评估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急性脑梗塞磁共振颈动脉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评估

    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对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与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徐庆玉李元和陈智伟张红兵...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对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1年1月~2023年9月诊治的80例卒中患者资料,依据是否采用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统计两组的救治时间相关指标(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诊断时间、诊断至决策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决策至签字时间、签字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近期预后指标(残疾总发生率、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相关指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残疾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救治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救治前(P<0.05),随访结束时的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能够提升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近期预后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急诊内科卒中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救治效果近期预后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陈养川赖丽琴李榕华林昆山...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65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补液、止血、降血压、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治疗基础上添加脑血疏口服液.观察2组患者第15天脑出血吸收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30天后的良好神经功能预后(mRS 0-2分)的比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Ⅰ和Ⅱ级的比例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血肿吸收速度较对照组快,30天后观察组mRS 0-2分的比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Ⅰ和Ⅱ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GOSE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能促进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吸收,改善患者的预后.

    脑出血基底节高血压脑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