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黄子通

双月刊

1671-301X

lnjz@china-em.com

020-81332462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一贯秉承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伤性休克伴SIRS患者血浆循环S100A8/S100A9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研究

    关永佳董君博王慧萍范银强...
    44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伴SIRS患者血浆循环S100A8/S100A9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诊断为创伤性休克90例,其中伴 SIRS 患者43例,另征集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循环 S100A8/A9和炎性因子的表达.建立创伤性休克伴 SIRS 的大鼠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100A8/A9水平.结果:创伤性休克伴SIRS患者血浆S100A8/A9及IL-6、TN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创伤性休克组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S100A8/A9蛋白浓度和IL-6、TNF-β亦显著升高,同时肺、肝组织中S100A8-mRNA、S100A9-mRNA和S100A8/A9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循环血浆S100A8/A9水平与炎性因子IL-6、TNF-β均呈正相关(r=0.874,0.748,P=0.000).结论:S100A8/A9作为新的炎症介质参与了创伤性休克患者SIRS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促炎因子TNF-ɑ、IL-6 产生协同作用,共同加剧创伤性休克伴 SIRS 的脏器损伤.

    创伤性休克SIRS血浆循环S100A8/S100A9

    亚低温对心脏骤停大鼠大脑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

    黄挺刘荣石江春杨展正...
    453-45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2小时亚低温处理的心脏骤停复苏后大鼠大脑皮质的变化及功能预测.方法:电击致颤Wistar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复苏后随机分为常温(CN)组和亚低温(MH)组,复苏后2小时取大脑皮质,通过芯片检测的lncRNA表达,并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与CN组相比,MH组中6个lncRNA上调(>2倍),21个lncRNA下调(<0.5倍).mRNA转录表达在MH组中9个上调和11个下调.显著改变的lncRNA和mRNA共表达,涉及多个GO和KEGG富集群,功能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及降解途径等.结论:亚低温处理显著改变了大脑lncRNA表达谱,可能共同调节细胞凋亡相关的mRNA,从而影响亚低温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心脏骤停亚低温长链非编码RNA神经保护

    褪黑素通过SIRT1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郑光辉杨娟宋凤卿
    457-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细胞模型,随机分为以下4组:NC组(正常细胞组);OGD/R组;OGD/R+Mel组;OGD/R+Mel+EX527组.检测各组细胞LDH水平、增殖活力、凋亡情况、细胞内ROS水平、以及SIRT1、NLRP3、Caspase-1、IL-1β、TLR-4、NF-κB、TXNIP等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OGD/R组细胞培养基LDH、上清液IL-1β、细胞内ROS、凋亡比例显著增高,增殖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细胞内TLR4、NF-κB、TXNIP、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SIRT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OGD/R组比较,OGD/R+Mel组LDH、IL-1β、ROS、凋亡比例显著减少,增殖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细胞内TLR4、NF-κB、TXNIP、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给与SIRT1抑制剂EX527处理后上述趋势被逆转.结论:褪黑素通过上调SIRT1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效应与抑制信号通路TLR4-NF-κB和ROS-TXNIP等蛋白表达有关.

    褪黑素SIRT1NLRP3炎症小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S100β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王楚悦程净歌黎博刘可可...
    462-46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S100β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出院作为研究的观察终点,对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100β的血清学浓度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根据患者出院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用GCS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神志,用CURB-65评分、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PSI指数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出院时存活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天)、去甲肾上腺素剂量(mg)、CRRT时间(天)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结果:107例重症肺炎患者中S100β阳性组的患者48人(44.9%),阴性患者59人(55.1%).S100β阳性患者GCS评分低于S100β阴性患者,SOFA评分高于S100β阴性患者.S100β阳性组的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时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CRRT治疗时长均高于S100β阴性患者.S100β阳性组的患者院内死亡率(62.5%)显著高于S100β阴性患者的(23.7%).S100β联合SOFA评分及APACHE II评分预测重症肺炎预后时,能辅助原有评分,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脑损伤发生率较高,可达44.9%,S100β能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症肺炎S100β预后

    胆碱酯酶联合CLI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冠欣曾育辉
    46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碱酯酶(SChE)联合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呼吸机使用率、SOFA和APACHE评分、CRP和PCT以及CLI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而SChE、IgM、总T淋巴细胞降低(P<0.05).SChE与SOFA、APACHE评分呈负相关(r=-0.551 和-0.624,P=0.000),而CLI与SOFA、APACHE评分呈正相关(r=0.469 和 0.74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LI、APACHE和SOFA评分越高、SChE越低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ROC曲线显示,SChE和CLI联合预测的AUC为0.833,约登指数为0.415,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CLI水平明显升高而SChE水平降低,可作为感染性休克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指标,且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SChECLI感染性休克

    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方良好周敏刘秋江
    470-47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28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32),分析患者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炎症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6)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小板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呈负相关,与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278和0.279;血乳酸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APACHEII评分和预期死亡率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615、0.328、0.270和0.238;剩余碱与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APACHEII评分和预期死亡率均负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0.477、-0.390、-0.213和-0.257,以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血小板水平减少组相比,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100~300*10^9/L)的患者28天内死亡风险较低.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维持血小板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血小板血乳酸剩余碱脓毒症炎症反应预后

    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黎童方向韶王鹏飞
    473-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15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GIB分为两组:脓毒症继发GIB组(n=14)和脓毒症对照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与脓毒症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继发GIB组患者的GIB病史、肝硬化病史、住院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纤维蛋白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均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GIB病史、IRF升高为脓毒症继发GI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阿司匹林、GIB病史、IRF升高均为脓毒症继发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脓毒症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

    基于mNGS抗感染策略在重症肺炎中诊治效果的临床研究

    齐冠华魏梦秋王婉怡梁宏开...
    477-47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重症肺炎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3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是否行mNGS检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行肺泡灌洗术;实验组肺泡灌洗液送mNGS和一般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对照组送本院检验科行一般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两组根据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评估行目标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平均时长、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ICU住院费用、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费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S可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长,基于mNGS的抗感染策略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重症肺炎的精准治疗.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重症肺炎病原体抗感染

    非奈利酮及氨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文倩黄晓波何捷
    480-48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奈利酮及氨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分别使用氨体舒通和非奈利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源性死亡率、心衰再入院率、高血钾发生率、肌酐清除率<30%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0%vs 91.0%,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治疗后LVEF、6MWT均明显增高,NT-proBNP、LVEDD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9.0%vs 7.0%,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心衰再入院率、高血钾发生率、肌酐清除率<30%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氨体舒通比较,非奈利酮治疗CHF疗效更好,心功能改善程度更佳,可降低心衰再入院率、高血钾发生率、肌酐清除率<30%发生率.

    非奈利酮氨体舒通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高尿酸与心房颤动的因果关系

    梁美玲林文
    483-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讨高尿酸与房颤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中检索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量最多的文献数据,将高尿酸作为暴露因素,将房颤作为结局变量.采用MR-Egger法、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高尿酸与房颤的因果关系.结果:去除连锁不平衡影响后,最终确定了3个独立且高度相关的SNPs,的r²值<0.01,与高尿酸水平的关联显著(P值小<5×108).IVW法估计高尿酸与房颤的因果效应,显示两者存在正向的因果联系(OR=1.745,95%CI为1.012-1.355,P=0.033).结论:高尿酸与房颤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对潜在房颤的高尿酸患者实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必要的.

    心房颤动高尿酸孟德尔随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