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科学

赵奎华

双月刊

1002-1728

LNNY@Chinajournal.net.cn

024-31029927

110161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辽宁农业科学/Journal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论文、试验研究简报和科学种养的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重要农业科技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探析

    马萍刘颜珲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作为中国重要流域的黄河流域,流域内农村水污染治理是现阶段沿黄省区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课题.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面临诸多问题,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条款少、针对性不强、刚性不足,治理主体主要依赖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资源供给不足,致使长期以来流域内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成效不佳.基于此提出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进行政府管制、引入市场机制、融入村民力量,多方合力参与水污染治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治理协调机制,以期改善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现状,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乡村振兴

    辽宁省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初探

    董立强李睿李跃东卢闯...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水稻高质量生产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其采用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精准控制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肥、药剂、温等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了育秧专业化、管理智能化、插秧机械化的现代化生产目标.文中基于 2018~2023 年调研与生产实践,对辽宁省水稻大棚集中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育苗场景应用情况做了论述,以期为地区水稻育苗智能化生产提供参考.

    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辽宁省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三产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刘昌丹袁立新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发展方式和关键环节,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辽宁省农村的三产融合在乡村振兴策略中展示了强大的活力,但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文中针对辽宁省农村三产融合现状及难点问题,提出了从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强化科技支撑、挖掘农业多元价值、建设产业融合集聚区、创新发展机制等 6 个方面对策,为推动辽宁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创新思维和基础理论研究.

    三产融合辽宁省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白凯白洁宇徐妍符虎刚...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与发展的新动能.剖析了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应用;发挥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为农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精准培育高素质农民,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

    农业数字化机遇挑战

    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冉旭宏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是农村最丰富的资源,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通过对全国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补偿模式、产权交易模式、生态化经营开发模式等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分析,结合面临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不顺畅、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体系不健全、生态产品与现有公共资源融合不足等3 大难题,从健全准备机制、完善实施机制、加强保障机制 3 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生态产品价值.

    农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林木抗寒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梁浩然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度是限制林木分布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加强对林木低温适应性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林木低温转录因子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报道.通过对林木低温转录因子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木对低温胁迫的应答机制,还能借助基因工程手段为林木育种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路.围绕林木低温转录因子在林木低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林木抗冷性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将为林木低温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与遗传改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林木低温转录因子基因编辑

    香菇菌渣与牛粪复合基质对日光温室袋培番茄生长及前期产量的影响

    姜伊婷邹宇赵英明孙周平...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以香菇菌渣与牛粪为试材,配制 6 种复合营养基质:100%香菇菌渣(XN0);80%香菇菌渣+20%牛粪(XN1);60%香菇菌渣+20%牛粪(XN2);40%香菇菌渣+60%牛粪(XN3);20%香菇菌渣+80%牛粪(XN4);100%牛粪(NF),探讨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前期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香菇菌渣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0%香菇菌渣+20%牛粪的配方(XN1)表现最优,明显促进日光温室袋栽番茄植株生长,前期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袋栽番茄的适宜基质配方,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日光温室袋培番茄香菇菌渣牛粪复合基质

    不同辣椒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鉴定与分析

    李柏宏刘丽于舒怡关天舒...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辽宁大型育苗企业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严重,为有效利用辣椒抗病优质品种,试验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辣椒 8 片真叶期对 30 份辽宁主栽辣椒品种进行室内抗病性鉴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神禾 8819 与韩国红峰平均病指13.92 与14.42,为抗病品种(R);万金早椒与新品线椒玉平均病指17.17 与 15.25,为中抗品种(MR),4 个品种均为线椒.其余 3 个甜椒、3 个羊角椒、9 个牛角椒、4 个麻辣椒,7 个螺丝椒平均病指在30.1~40.0,均为感病品种(S).研究结果可为我省辣椒生产优选抗病品种与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鉴定

    大颗粒复合型肥对甜樱桃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陈佰岩刘智强卢宗云董智勇...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D)在甜樱桃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俄罗斯 8 号为试验对象,通过连续 3 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以基肥形式分别施入 6 颗(D6)、8 颗(D8)、10 颗(D10)和 12 颗(D12)对甜樱桃种植土速效养分、叶片养分和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处理 3 年后,D10 和D12 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以 D12 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 26.85%、31.68%和15.21%;D10 和D12 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氮、磷、钾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D12 处理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23.64%、18.93%、28.33%和 9.59%;连续 2 年(2022、2023)采果显示D10 和D12 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D10 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 21.02%、11.52%、4.32%和9.4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6.98%.综合来看,施入10 颗大颗粒型肥可最大程度减少化肥用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甜樱桃产量和品质,为甜樱桃生产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解决方案.

    大颗粒复合型肥甜樱桃土壤养分生长品质

    铁岭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生态环境调查

    赵爱雪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不同生态环境中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的发生情况,探明不同生态环境植物群落及刺果瓜发生分布情况,分析刺果瓜的分布特点,为有效控制刺果瓜扩散蔓延、开展综合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截止 2022 年 10 月份,调查的生态环境涉及农田、耕地边、高速公路、县乡道路、河流水渠、居民区周围、物流等生态环境,其中农田里刺果瓜出现的频度最高、危害最重,人类活动与刺果瓜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刺果瓜发生频率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人类沿道路活动成为刺果瓜入侵、扩散的主要通道,其次水流也成为刺果瓜传播的主要方式.

    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