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学刊
岭南学刊

李云

双月刊

1003-7462

llxb2012@126.com

020-83122361

510050

广州市建设大马路3号

岭南学刊/Journal Lingnan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与料际相结合和百家争鸣的方针,着力反映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和学术成果,并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务热线如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福建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例

    沈体雁郑洁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营企业常面临政商关系复杂、涉企政务低效等发展难题.以福建省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例,研究发现该政务热线主要从营商环境、数字政府、组织保障、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提升企业服务效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务热线可以通过信任机制重塑政商关系、正外部性机制鼓励企业科技自立自强、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涉企信息透明度和整体性治理机制协同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政务热线模式,各地应加快建章立制、强化数据赋能以及推动协同治理,改善热线服务企业法治保障、技术支撑与组织形式.

    政务热线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政商关系

    制度文本视角下的政务数据治理规则探析

    聂勇浩潘嘉怡颜海娜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数据治理是数字中国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和省级 105 份制度文本的分析表明,我国政务数据治理的制度建设由自上而下的动力驱动,2015 年后制度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制定主体则具有行政主导和地方为主的特点.现有制度中的治理规则已形成涵盖归集、开放、共享、应用、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治理职能的规则体系.但是,在组织间协同与跨部门合作、多主体的社会参与、发挥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以及基于地方具体情境的创新等方面,现有治理规则依然有待继续完善.

    政务数据数据治理制度分析

    社区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及对策——基于宁夏Y市社区老年人的质性研究

    李长健郭广瑜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群体成为社区数字化发展中的特别存在,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使其面临数字融入的困境.社区作为一定范围内人们生活、活动的重要场域,从社区视角理解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的抽样方式对宁夏Y市J区和X区的四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及老年人做深度访谈,深入了解社区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状况,总结归纳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社区基础与后果,以及社区视角下老年群体的数字认知与应用状况.研究发现,社区数字化发展中老年群体仍然面临着数字化的适应困境、身份困境和生活困境,而通过变革技术、对准政策、整合资源的对策思考,有望在社区视角下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

    社区老年群体调查分析数字融入

    中国共产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经验的历史发展、内涵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张艳国
    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每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坚持把改革开放的宏大社会实践与经验总结的深刻认识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整合起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和认识过程.依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认识逻辑的依次展开、有序推进和阶段性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和运用的历史发展,概括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整体和思想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践特性和认识特点.党对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独立的话语表达体系,其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本质特征.科学认识和准确掌握党对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总结运用,对于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总结和运用科学内涵当代意义

    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转变——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文本分析

    强舸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015年和 2023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两次修订将党性教育提升到了此前未有的关键位置.为什么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以党性教育为重点?如何构建党性教育的体系机制?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文本及相关党内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和调研材料,研究认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教学内容、培训机构、学员管理等三方面构建起系统完备高效的党性教育体系机制,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心从"能力培养"到"党性教育"的重要转变,有效回应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变化和新的艰巨挑战.

    党性教育干部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干部队伍建设

    "两个结合"的历史辩证法与方法论启示

    刘华初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逻辑,而逻辑展开的历史就是党带领人民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过程,历史辩证法不仅体现在"两个结合"与"双创"之间,而且也是这两个核心范畴的内在机制,因而,在方法论层面关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两个结合"内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逻辑.这个伟大历程中的历史辩证法为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两个结合"历史辩证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渊源、实践困境与践行机制

    陈联俊郑维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理解建设全球文明倡议机制的价值渊源,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意蕴、中国共产党的文明理念三个方面展开.当前,全球文明倡议面临世界局势的动荡变革、西方文明逻辑的抵制、国际治理体系的不足、对外传播效力的欠缺等实践困境.要构建科学完备又务实管用的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必须不断完善政党互动、理解与合作的政党机制,经济互助、互补与共赢的发展机制,文化供给、开放与交融的人文机制,话语转换、叙事与拓展的传播机制,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工智能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风险及其化解路径

    王增杰袁建伟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以认知科学为理论支撑的人工智能和意识形态结下了不解之缘.承载意识形态功能的人工智能兼具创新性和破坏性双重特点,其一方面提高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另一方面可能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失声""失真""失落""失信""失效"的潜在风险,且这些风险具有不易察觉的隐匿性、不易管控的扩散性、不易识别的复杂性、不可预知的动态性特征.防范化解由此带来的风险,必须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用制度防范化解风险"的精神,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掌控为抓手,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以完善法规制度为保障,从多方面构建意识形态风险"智能防线",从而把人工智能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降到最低.

    人工智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风险特征风险化解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多重异化问题探究

    吴飞燕郑一明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极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面临多重异化风险.人们处于智能科技与算法的包围之中,使人产生一种束缚感和被控制感;人工智能在工作领域的渗透使人面临技术性失业问题,并且这种情状还威胁到人的劳动本质;生存的智能化和虚拟化,使得虚拟交往流行而实体交往被边缘化,同时也使得人们减少了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异化;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超越还可能冲击到人的主体地位,具有自我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或将导致人的异化进一步升级.技术的发展不可阻挡,我们应正确认识人类自身的地位和人机关系,找到人机和谐共生的方法.

    人工智能异化劳动交往意识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依法治理——基于法规文本的扎根理论运用

    徐伟李文敏
    10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当前有关法规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可发现,现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面临信息安全、技术使用、隐私保护若干问题,国家网信、电信、公安等政府部门以及所有涉及的主体包括技术支持者、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都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机制包括整体方案制定、资源分配、合作协同、监管评估和反馈处置等,治理的策略建议包括设立专门的相关监管机构,构建完善的有关法律体系,引入敏捷性治理和融贯性法治新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依法治理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