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中老年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绝经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陈秀英陈曦黄润泽郭婷...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40 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对绝经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为加强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女性健康保健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随机选择上海市年龄≥40 岁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以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评估其绝经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调查问卷5 441 份,其中有效问卷5 200 份,有效率95.57%.受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51.7±7.0)岁,平均身高(160.42±5.07)cm,平均体质量(58.94±8.01)kg,平均BMI(22.55±2.75)kg/m2.出现绝经综合征者达77%,其中重度占10.15%,中度占34.37%,绝经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报告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疲乏,易激动,肌肉、骨关节痛,失眠和头痛.23.03%~36.55%对绝经相关知识认识不清或存在错误认知,41.6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绝经激素治疗;46.31%调查对象不接受绝经激素治疗;48.23%不会推荐身边的适龄女性或者亲友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影响受调查人群接受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中依次是不了解安全性和有效性(66.60%)与激素治疗的风险(45.94%)等.结论 40 岁以上女性中绝经综合征的报告率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知缺乏,尤其是对激素补充治疗;不了解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激素治疗的风险是影响接受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加强科普宣教和健康管理非常重要.

    中老年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绝经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秦海红刘晓陈荪轶吴金峰...
    164-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老年带状疱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8 年1 月—2023 年8 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收治的 260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劳累,共 45 例(17.31%);最易发病部位为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共 100 例(38.46%);疼痛性质多种多样,急性期疼痛以中重度疼痛为主,共 169 例(65.00%),其中 139 例(53.46%)患者皮疹发生前已感受到疼痛;合并症主要有高血压106 例(40.77%)、糖尿病 39 例(15.00%)和恶性肿瘤 17 例(6.54%);8 例患者早期被误诊,误诊率为3.08%;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后遗神经痛,共51 例(19.62%).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急性疼痛的程度、发疹后启动治疗的时间、合并恶性肿瘤是老年人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发病率高、症状重、合并症多,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应尽早进行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特点后遗神经痛

    放血疗法联合神经阻滞及臭氧注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马丽夏建华周晓鸣周浩翔...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血疗法联合神经阻滞及臭氧注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3 年6 月—2023 年12 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80 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观察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接受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观察组则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行放血疗法,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对2 组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2 组临床疗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 组上述评估值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治疗后,2 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血疗法联合神经阻滞及臭氧注射可能显著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疗效.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放血疗法神经阻滞臭氧注射睡眠质量安全性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因素分析

    周永红刘一枝李玲芳
    174-17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HZ)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老年HZ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3 月—2023 年2 月淮北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2 例老年HZ患者的病例资料.描述性分析老年HZ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Z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HZ患者临床特征的描述性分析显示,发病季节主要为秋季31 例(37.80%),发病部位主要为胸背神经区33 例(40.24%),诱发因素主要为病毒感染30 例(36.59%),临床表现分型主要为坏疽型 33 例(40.24%).伴有前驱疼痛的HZ患者 34 例(41.46%).发生后遗神经痛的HZ患者25 例(3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后遗神经痛的HZ患者中年龄≥75 岁、临床表现分型为坏疽型、伴随前驱疼痛、急性期重度疼痛的比例均高于未发生后遗神经痛的HZ患者(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 岁(OR =3.401)、临床表现分型为坏疽型(OR =2.601)、急性期重度疼痛(OR =4.319)是老年HZ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HZ患者发病可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坏疽型HZ常见,发病部位多见为胸背神经区.老年HZ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年龄≥75 岁、坏疽型HZ、急性期疼痛越重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征

    高尿酸血症肾皮质损伤后的肾脏超声变化

    吴德评刁雪红张德先夏依旦·米吉提...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肾皮质损伤的超声变化.方法 一共15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5 只),包括正常组(Cont组)、模型组(HUA组)和非布司他治疗组(HUA+Feb组,Feb 3 mg/kg·d).所有大鼠自由随意饮水和喂养普通饲料.HUA组大鼠用氧嗪酸(OA,750 mg/kg·d)灌胃8 周诱导成模.HUA+Feb组大鼠于第五周开始用非布司他灌胃4 周.8 周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尿酸(Sua)水平.测定大鼠肾皮质组织中的钠钾ATP酶(NKA)活性和NKA α1 亚单位蛋白表达,并通过超声观察大鼠肾脏结构、检测皮质回声.计算肾/脾回声强度比(K/S).此外,临床上共招募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肾脏B超检测的正常对照(n =44)和HUA受试者(n =46),并收集他们的基本临床信息并进行比较.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组大鼠相比,HUA组的Sua水平升高(P<0.05),NKA活性降低(P<0.05).与HUA组相比,HUA+Feb组的Sua水平降低(P<0.05),NKA活性和NKA α1 蛋白表达增加(P<0.05).超声结果显示,HUA组的肾皮质回声高于Cont组(P<0.05),非布司他治疗后 4周,HUA+Feb组大鼠肾皮质回声显著改善(P<0.05),且K/S比值低于HUA组(P<0.05).大鼠肾脏长度、宽度和肾实质厚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数据显示,HUA患者表现为肾皮质回声增强,结晶增多以及结构欠清,部分伴有多发小囊灶形成.结论 HUA早期肾脏损伤的同时伴有肾脏皮质回声增强,因此超声可能用作非侵入性的影像工具,以评估早期HUA引起的肾脏损伤.

    高尿酸血症(HUA)钠钾ATP酶(NKA)超声

    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

    程帮兰沈倪晶姚鹏云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为改善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23 年9 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 例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结果 100 例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为(70.26±7.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是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SF-36 评分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可受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临床制定措施可从提高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减少自我感受负担入手,以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感受负担

    多途径营养干预对老年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管理效果的分析

    肖晨婕张玲唐雯洁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途径营养干预对老年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行LPD的102 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营养管理进行效果分析.根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法分为2 组:观察组(n =48)和对照组(n =54).观察组患者采取多途径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干预.比较 2 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 1 个月的体质量、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患者整体营养主观评估表(P-SGA)评分.结果 干预后,2 组患者在出院一个月后患者PG-SG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的体质量和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途径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LPD术后营养状况,可以提高或优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老年多途径营养干预LPD手术

    阿托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分析

    刘跃辉宋俊坤郝炎宋宗辉...
    195-20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接受阿托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液灌流(HP)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的老年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4 例,根据不同救治方案将患者分为使用阿托品救治的对照组(32 例)和使用阿托品联合CVVH+HP方案救治的观察组(32 例).2 组均接受反复清洗胃部、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大量吸氧、平衡电解质、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等常规急救措施,此外,对照组使用阿托品救治,观察组使用阿托品联合CVVH+HP方案救治.观察并比较2 组恢复情况、胆碱酯酶(ChE)水平、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程度评估值[心功能指标值: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肝功能指标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指标值: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评估并比较2 组机体氧化应激程度[人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局部炎症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不良事件、临床疗效以及缓解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hE活性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hE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Ch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CK-MB、cTnI、cTnT、ALT、AST、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LPO和MDA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而SOD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LPO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IL-1β、IL-6、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IL-1β、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而疗效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MS、反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联合CVVH+HP方案可降低老年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ChE表达,抑制局部炎症,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对脏器功能的损害,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阿托品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中的应用

    朱真赵丽蓉张丽章心如...
    201-20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 年5 月—2022 年4 月在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 例老年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基础上联合MDT模式的管理.比较2 组IAD发生率、PAT评分、IADS评分、NRS2002 评分、ICI-Q-LF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 15%)(P<0.05);观察组患者PAT评分、IADS评分、ICI-Q-L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NRS2002 评分均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14±0.48)分vs(2.76±0.47)分](P<0.05).结论 MDT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患者,可能有效减少IAD的发生,降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减轻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失禁性皮炎多学科诊疗模式神经内科预防

    优化型流程式护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的观察

    葛海红杨春花曹黄荣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优化型流程式护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7 月启东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 例老年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流程式干预组(n =41)和常规组(n =42).2 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流程式干预组患者接受优化型流程式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2 组均连续干预3 个月.比较2 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康复进程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流程式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型流程式护理干预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中重型颅脑损伤流程式优化快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