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珠三角水系的茅洲河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但近年来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威胁.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全面了解茅洲河中的新污染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首先采集了 50 个采样点的水样,其中包括 23 个主要的饮用水源位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 15000 多个特征进行排序,发现了 620 种不同的化合物,涵盖了药品、农药、兽药、个人护理产品和工业材料等多个类别.药品类污染物中,地西泮、尼古丁和磺胺甲唑等被广泛检测到.农药方面,阿托霉素、异丙硫氧隆和三环唑等占据主要比例.此外,兽药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残留也引起了关注.通过基于浓度和毒性的分析,确定了 12 种化合物的风险系数(RQ)超过 1,其中包括苯磺隆甲醚、吡虫啉和噻虫胺等农药,以及咖啡因等药品.这些化合物对水生生物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尤其是苯磺隆甲醚等在多个采样点都被检测到,其浓度超过了最低预测无效浓度(PNEC).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建议建立定期监测网络,跟踪茅洲河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新污染物的出现.针对检测到的高风险化合物,应加强监管措施,控制其排放和使用,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建议采取更加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对药品、农药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减少其进入水体的可能性.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倡导环保意识,共同保护茅洲河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