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山市国有林场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柯文斌王佳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国有林场改革后发展状况,探索新时期国有林场绿色发展路径,选择保山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森林经营情况、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情况、绿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国有林场改革已实现了预期目标,改革结果整体较好,但存在巩固改革成果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然滞后、人才队伍建设有差距、森林经营成效不佳、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等对策建议.

    国有林场改革问卷调查绿色发展对策建议保山市

    水分胁迫对麻栎苗木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阚荣飞
    137-13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麻栎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片色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山东省临沂市为试验地点,设置轻度(加水使水面位于盆土 1/2的高度)、中度(加水使水面与盆土表面相平)、重度(加水使水面高于盆土表面15 cm)3个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麻栎苗木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麻栎苗木梢高生长量、梢粗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及其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麻栎苗木的梢高生长量、梢粗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及其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除空白对照外,各处理组梢高生长量和叶片含水量比较为:轻度>中度>重度,各处理组梢粗生长量比较为:重度>中度>轻度;各处理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比较均为:轻度>中度>重度.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不断加重,麻栎苗木的生长状况逐渐变差.研究可为麻栎苗木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

    水分胁迫麻栎苗木生长指标生理指标

    紫色土4种优良桃品种生长对比研究

    阳文浩周仁飞曾月霞许慧群...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桃树良种在紫色土的生长差异,以湖南省衡阳市相市乡为试验地点,栽种"金湘玉黄桃""炎陵黄桃""猪血桃"和"菁香桃"4个桃品种,设计有机肥、生物菌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法,对不同4种优良桃品种在紫色土地区的存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进行了评估,比较了不同桃树品种和施肥方法对桃树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品种桃树的存活率均在85%以上,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组(A3、B3、C3、D3)桃树的存活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8%、96%、96%、96%,其中"金湘玉黄桃"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组(A3、B3、C3和D3)桃树的树高、地径、冠幅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好,且其桃树的树高和冠幅年均生长量也相对较高.结果显示:在衡阳紫色土地区金湘玉及菁香桃的保存率高且生长状况好,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的施肥方式较其他施肥方法更具优势.研究可为不同品种桃树紫色土的科学造林提供参考.

    紫色土优良桃品种生长指标

    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比较研究

    黎凤金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区为试验地点,设置"岑软2号""岑软3号""赣兴48"3个品种油茶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茶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3个方面进行评估,比较了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茶盐碱胁迫下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盐碱胁迫会导致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其中,"岑软3号"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以抵御胁迫,而"赣兴48"油茶会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赣兴48"油茶更易受到氧化胁迫,从而产生更高的MDA含量;"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盐碱胁迫导致的氧化伤害,其SOD活性上升幅度最大.研究可为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盐碱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油茶品种色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

    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龙育堂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茶及其果实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都匀市国有平浪林场为试验地点,设置有机肥和复合肥2种肥料处理,0.60、0.80、1.00 kg/(株·a)3种施肥量,对不同施肥方式下油茶及其果实的生长情况和品质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了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茶及其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B2油茶及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相对较好,其株高、冠幅、地径、产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58%、49.46%、56.85%、63.96%;油茶果实的单果尺寸、单果质量、鲜果含油率、种仁含油率、干出仁率、干出籽率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51%、85.85%、33.98%、32.09%、15.97%、34.17%.试验结果可为油茶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油茶施肥量品质产量

    不同种质资源花椒的品质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勇刚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椒的品质主要受花椒品种、树龄、栽培环境、采收方式、加工过程等因素影响.为明确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差异,明确影响差异性形状的关键环境因素.测定了 72个种质资源花椒的颜色、颗粒重、麻味强度和挥发油含量,同时选取了竹叶花椒ZA、"北椒"ZB1和"南椒"ZB2作为代表性花椒种质资源,采用化学计量手段对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明确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性状与其影响差异指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性状不同.其中颜色指标、千粒重与挥发油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花椒间的差异显著,麻味强度在不同种质资源花椒间差异不显著;②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各种质资源花椒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ZA品种的果皮挥发油含量和麻味强度受空气湿度的显著影响,而ZB1品种的果皮色泽、重量和麻味则主要受平均气温和地理经度的影响.ZB2品种的果皮质量则主要受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相对气压和地理纬度的影响.

    种质资源品质差异影响因素花椒

    基于非成像高光谱烟叶生化参数估测

    钱常明
    156-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无损地检测出烟叶氯含量,掌握烟草植株的健康状况,控制烟叶的品质,以云南省陆良县大漠古乡烟草种植基地主要栽种的云烟97号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烟叶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其氯含量,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或线性拟合法分析了氯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反射率的一系列变换形式、高光谱特征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氯含量高光谱反射率特征波长为420 nm;光谱一阶微分特征波长为939 nm;光谱对数特征波长为419~422 nm;光谱对数一阶微分特征波长为372 nm;光谱归 一化特征波长为1005 nm;光谱归一化一阶微分特征波长为1694 nm;特征变量λr(红边位置)与烟叶氯含量相关性最好;光谱归一化的逐步回归方程对烟叶氯含量的估测效果最好(R2=0.632,P<0.01).

    高光谱氯含量估测模型

    基于VOSviewer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多维分析——发展、应用与新的挑战

    郑金江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是通过科学方法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残留,保证农作物的安全、质量和产量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支越来越多.基于VOSviewer的宏观多维度应用分析研究成为了研究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了解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现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多样性.使用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有记录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经筛选后的237篇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发文作者、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①关于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特别是在农作物栽培应用中的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2020年达到研究的高峰期.②经过检索和矫正,共使用了 190条元数据,这些数据文献共来自30家期刊.③对上述文献提取的术语进行进一步筛选,以排除具有一般含义的术语.在81个关键字中,有29个达到了阈值.这些关键字分为7个不同的簇,其中农作物栽培领域对该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关注.为了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无公害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作物栽培的主流技术.这项技术促进了种植业进步,优化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对无公害农作物的含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优势、局限和发展趋势.同时,分析探讨了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现状和管理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策略

    红果榆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析

    李一有黄家寿欧洋韩璐...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红果榆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江西红果榆主要栽培区苗木培育及检验提供理论依据,以杭州植物园采集的红果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育苗技术探索,通过调查培育的红果榆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并以其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其1年生播种苗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红果榆1年生播种苗可分为3级,即Ⅰ级苗:D≥0.53 cm,H≥68.4 cm;Ⅱ 级苗:D≥0.37 cm,H≥50.7 cm;Ⅲ 级苗:D<0.37 cm,H<50.7 cm.

    红果榆播种育苗苗木质量

    柳州地区桉树生长特性及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张蕾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柳州地区桉树生长特性,以柳州地区桉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桉树生长特性,通过造林案例分析了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的优势.结果表明:速生性、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繁殖再生能力是柳州地区桉树的主要生长特性.为此,提出了柳州地区的桉树种植管理技术:包括整地、造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经案例分析发现种植管理模式下的桉树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情况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模式(P<0.05).该种植管理技术适合在柳州地区应用,可显著促进桉树的生长.

    柳州地区桉树生长特性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