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许昌市河流浮游藻类群落结构调查研究

    徐永新张培锋王心如徐志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许昌市水体中浮游藻类群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2年4月调查了许昌市10条河流12个断面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记录到浮游藻类7门38属42种,绿藻门在种类组成上占优势,共13种,其次是硅藻门;绿藻门种类最多但每种的个体数较少;小环藻在12个采样点中均为优势种。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有3个河流断面水质为无污染,3个河流断面水质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断面水质均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总体水质较好。

    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许昌市

    2000-202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李昂王媛孟彩红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吉林省西部地区碳储量,以其评估单元为植被覆盖类型,计算地上部分碳、地下部分碳、土壤碳、死亡有机碳四种基本碳库。对比不同年份,即2000-202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碳储量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碳储量的集中程度、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该变化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总结变化原因。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白城地区碳储量有所增长,松原地区有所下降;从各个县、市上看,大安市2020年碳储量增加幅度最大,而松原市减少幅度最大。

    GIS(地理信息系统)碳储量植被覆盖

    基于森林防火瞭望塔高精度转台的李子林场黑鹳越冬观察

    闫君君毛润科田凌鸿胡勐鸿...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李子林场越冬黑鹳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空间分布及影响其栖息地生境选择因素,以加强对林子林场及周边黑鹳的监测与保护。2020~2024年利用李子林场森林防火综合管理系统部署的前端瞭望塔高精度转台设备对越冬黑鹳开展持续观察。结果表明:李子林场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在7只以上,种群数量相对较少,且不稳定,以成鸟为主。越冬黑鹳主要行为为觅食和休憩,记录频次各占比27。13%和47。26%,在时间分配上分别占比21。69%和62。84%。越冬黑鹳生境选择影响因素主要为地形、植被、人为干扰等因素。

    栖息地黑鹳瞭望塔生境选择

    莲花山保护区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分析

    姚敦团甘雨楠梁秋婷韦英丽...
    19-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莲花山保护区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屏障,为了提升生态保护质量和林相改造的科学性,对保护区布设70个调查点同时按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与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保护区土壤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水解氮和全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部分地区存在缺乏的现象,而且分布不均匀,土壤全磷含量普遍不足,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偏低。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生态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林业基础学科土壤养分林分类型土壤pH值莲花山保护区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发展对策

    莫志刚黄国栋李建华廖聪宇...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池自然保护区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选取斑块数量(PN)、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平均大小(MPS)、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分离度(F)、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8个景观指标,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8软件,从景观格局的斑块特征、异质性及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保护区的林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天池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格局类型较为丰富,针叶林景观为优势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林地景观的连通性较强。并提出发展建议:保护和利用优势林地景观,合理规划林地功能,建设智慧林草。

    林地景观发展建议天池自然保护区

    永顺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黄文华易米平夏昕
    31-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对湖南省永顺县进行了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永顺县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6目87科311种。两栖纲2目8科31种;爬行纲2目12科40种;鸟纲15目50科191种;哺乳纲7目17科49种;类群构成上以鸟类为主。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共6种,二级保护动物共42种,三有动物175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11种;极危(CR)物种3种,濒危(EN)物种10种,易危(VU)物种19种,近危(NT)物种35种。指出了永顺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建议继续加强保护措施,保障县域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资源调查永顺县

    基于GIS分析的村落生态敏感性研究——以高坪乡石姆岩风景区为例

    梁锋任燕丽高子惠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坪乡石姆岩风景区及其传统村落,使用GIS软件,同时引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对土壤类型、坡度、植被覆盖度等11项生态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生成综合生态敏感性图。结果表明:石姆岩风景区及其周边村落的生态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制定了适合高坪乡村的活化方案和石姆岩风景区的提升策略,包括在生态敏感度高区域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强化生态廊道建设;在适宜发展区域结合当地文化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石姆岩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这些策略的实施为高坪乡石姆岩风景区及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GIS村落生态敏感性

    玛曲县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探索

    才让贡保
    42-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玛曲县尼玛镇秀玛村至贡北湿地、尼玛镇忠克隧道至县城湿地和欧拉秀玛乡湿地3个存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湿地为例,分析了不同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下的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湿地水域面积萎缩、鼠害、河道内切和草场退化是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受自然和人为2部分因素的影响。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鼠害防治、植被恢复、退牧还湿、围栏建设和标识牌建设5部分,根据不同区域的湿地退化程度采取将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湿地修复,以期为玛曲县及类似地区的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湿地生态修复玛曲县

    普洱市思茅区森林生物量分层抽样调查设计分析

    鲁永梅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量的准确评估对于林业资源管理与碳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思茅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了不同插值与抽样方法对生物量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区生物量具有轻微的正空间 自相关性,但空间异质性较强;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效果更好;与系统抽样相比,各种分层抽样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抽样精度,其中以考虑优势树种的分层抽样效果最佳。指出了对具有空间异质性的生物量开展分层抽样,可以获得比传统方法更高的评估精度,合理选择分层变量对提高抽样精度至关重要。

    森林生物量分层抽样调查设计普洱市思茅区

    开远市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及综合治理对策

    李华
    50-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开远市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结合调查结果确定综合治理措施。于开远市石漠化区域选取3个样地,设定为Z1(轻度石漠化)、Z2(中度石漠化)和Z3(重度石漠化),对不同样地的植被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Z1样地调查30株乔木,主要物种滇青冈、清香木、云南木樨榄、小漆树、牛筋条,滇青冈重要值最高是1。29。乔木种类在各径级均有分布,以小径级植被为主,原生林群落结构比较协调,处于稳定生长阶段。Z2样地调查25株乔木,由高原黄檀、昆明榆、黄连木、多脉猫乳组成,缺少Z1样地常见的滇青冈、清香木。Z2样地大中径级优势种不明显,小径级占比过大,群落结构相对单一。Z3调查3株乔木,无灌草丛,仅有云南松、苦刺,群落物种和群落结构单一,各径级植被缺失,石漠化程度高,植被退化明显。指出了开远市轻度石漠化区域原生性植被群落表现复杂,抗旱和抗灾害能力强,中重度石漠化区域植被结构相对单一,退化情况较为严重,针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区域,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可通过开展人工造林、建设护林队伍、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等方法,实践中要突出重点,多管齐下治理,落实各项治理内容。

    石漠化区域植被演替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