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罗国荣

月刊

1009-8666

xuebao@lsnu.edu.cn

0833-2271291

614004

四川省乐山市李码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不求轰轰烈烈,但要有声有色。“有声”是指要有百家争鸣的声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有色”是指一改“论文汇编”的单调板滞面孔,精心策划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以梵净山地区为例

    李锦伟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立志勉学、勤劳节俭、明礼诚信、为善积德、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乐相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清廉等内容.传承明清少数民族家训中的优秀文化对于当代个人品德的培养、家庭美德的培育、职业道德的强化和社会公德的弘扬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公民道德建设

    国内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1998-2023)

    朱丽君杨蓉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明确指出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可能走向,为当前我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对该议题的探讨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CiteSpace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 235 篇文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发现:25 年来该议题在发展态势上呈波浪式摇摆趋势,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力量,但仍存在核心研究群体不稳定、期刊力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就研究热点而言,社会主义、世界历史、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逆全球化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词,学者们聚焦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实质和内涵、该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研究及其与世界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度阐释,并逐渐形成了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在发展趋势上,今后围绕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将持续深化.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知识图谱逆全球化

    齐文化对苏轼宦密作品的影响

    白银银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熙宁七年(1074)至熙宁九年(1076),苏轼宦密州.密州浓郁深厚、灿烂多姿的齐文化,对苏轼宦密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齐文化的开创革新使苏轼词风发生巨大转变,婉约词深情凝重、豪放词"新天下耳目";齐文化的崇武尚功催生了苏轼猎诗、猎词的创作,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横空出世;齐文化的多元融合促进了苏轼宦密时期的哲学思考,旷达自适的超然思想在密州大地上成熟,有名篇《超然台记》.由此可见,密州是苏轼宦游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理单元,齐文化是标识苏轼文学建构进程的阶段性文化.

    苏轼齐文化宦密诗词哲学思考

    从中观学看《前赤壁赋》中的苏轼哲学思想

    余雷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赤壁赋》中既流转着庄子哲学逍遥任纵,也蕴含着儒家思想,更有佛学旨趣显现.作为赋文核心也是转捩点的"水月譬喻"则渗透着大乘佛学义理,揭示出苏轼对中观般若的内化与运用;其背后思想符应着僧肇的"物不迁论",在即动而求静的中观思维观照下,苏轼通二为一以"不变"超脱"无常";在苏轼的哲学体系中,他以中道空观的哲学思维调和儒、道两家,展现出"吾生如寄"的审美人生态度与旷达豁然的生命哲学.

    苏轼《前赤壁赋》《物不迁论》

    论袁宏道《潇碧堂集》对苏轼的接受

    徐晓雅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代轻视宋诗的大背景下,袁宏道推崇苏轼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袁宏道《瓶花斋集》《潇碧堂集》等文集都可以反映出袁宏道对苏轼的接受.《潇碧堂集》作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袁宏道柳浪乡居时期的诗文结集.柳浪乡居期间,袁宏道与苏轼产生了更深的精神联系,这段时间也是袁宏道接纳和学习苏轼最重要的时期.袁宏道对苏轼的接受影响到了苏轼诗文在晚明文坛的流行,进一步又影响到了明末清初宋诗风气的兴起.

    《潇碧堂集》袁宏道苏轼晚明思潮

    《泰东日报》与左翼文学思潮在大连的早期传播

    邬文博陈迪强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东日报》是日本侵占大连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中文报纸.该报前期在有亲中倾向的金子平吉及资深革命党人傅立鱼主持时期,有一定的办报独立性,于 1919 年至 1928 年间刊(转)载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文章,表现出同情左翼的立场.《泰东日报》对左翼思潮的传播与新文学密切相关,如对中国早期左翼思想先锋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多有关注,还登载了如沈雁冰、田汉、沈泽民、蒋光慈等人的左翼文学理论及作品.其对左翼文学思潮的刊载理论与创作并重,且时间与关内近乎同步.左翼文学思潮在大连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反殖民意义,不仅及时地为大连人民传递了最新文坛动态,其中所蕴含的反帝思想更为大连的左翼反抗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与精神支持.

    大连《泰东日报》左翼文学传播

    《诗》《易》风雨兴象研究

    叶宁宁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和《易》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两部典籍,《诗》之兴和《易》之象是拥有相同功能的艺术表征系统.风雨是人类最早感知到的自然现象,经常被运用到《诗》《易》的兴象手法中.《诗》《易》风雨兴象的文化寓意互相印证补充,并且呈现出兴象表征艺术在文学领域和哲学领域的不同特质.《诗》兴与《易》象互相引证,风雨兴象性隐喻的初始意义被不断延伸发展,衍生出性命思想和政教文化,展现了先民上下求索的开拓精神与天人合一的原始思维,孕育出风雨意象复杂多变的文化内涵.

    《诗》《易》兴象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俗语词考释九则

    杨小平肖泽基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语料珍贵,存有大量俗语词,其中"达""估""夥""撇""歇""腰店""蚁""(焉)""站"九个俗语词意思费解,或者容易误解,对读者阅读和研究均造成困难,形成阅读障碍.现根据上下文,结合传世文献,分别考证其义."达"即"连带、加上","估"即"强迫","夥"即"伙同、共同","撇"即"欺骗、诈骗","歇"即"住,宿","腰店"即"半道中途的小客栈","蚁"即"我的谦称","(焉)"即"量、测量","站"即"住,宿".

    清代《南部档案》俗语词考释

    唐代墓志所见生活文化及文献辑考四则

    沈凯文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周绍良、赵超编纂的《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新辑并考论唐代墓志所见唐人生活文化及文献辨正五则.唐人存在名与字完全相同的现象,主要是为了表示强调和尊重.唐人于亲人沦丧之际,对积善无征多所质疑,佛、道二教提供了一定抚慰作用.唐人的奉佛因缘,主要包括幼年性格、自己或家人生病、夫妻逝世、暮年淡忘尘世等.对三方涉及墨子信息的唐代墓志予以校勘,其中"暴翟"当为"墨翟","五墨"当为"三墨","黑子"当为"墨子",主要因刻石之际形似而误.

    唐代墓志《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生活文化墓志校勘

    《御定宋史筌·党项传》删改情况考论

    穆凤麒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御定宋史筌》是朝鲜王朝正祖李祘及其臣子徐命膺等依据元朝脱脱所编《宋史》删改而成的一部史书.该书素来以其修纂过程中所蕴含的正统观与义理观而为学界所熟知.在比较《御定宋史筌·党项传》与《宋史·党项传》二者后发现,《御定宋史筌·党项传》虽然在内容上并无对《宋史》进行补充,反而存在删改上的失误;但却能够明显反映出朝鲜史学"春秋笔削"的修史方法与"尊宋攘夷"的义理观.

    《御定宋史筌》《宋史》《党项传》尊宋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