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丽水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

朱庆华

双月刊

2095-3801

lsxyxb@sina.com(文);lsxyxb@lsu.edu.cn(理)

0578-2271042;2271062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

丽水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1982年改为《丽水师专学报》,1986年改季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1998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获国内外公开发行,并改名为《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丽水学院,同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3-1333/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6749。国内发行由天津市河西区联合征订服务部办理,本刊代号为3334,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国外发行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为DK33004。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丽水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丽水,面向全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双百”方针,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增强学术创新能力,活跃学术气氛,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浙西南山区发展研究、畲族研究、陶行知研究、刘基研究、处州文史、科学方法论研究等。其中陶行知研究、刘基研究等专栏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二次文献转载率不断提高,2000年学报二次文献转载在全国高专学报中排名第31位,并被《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确定为固定引用期刊。2004年又被国内权威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确定为固定引用期刊。1994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2000年、2002年连续两次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高专优秀学报二等奖。现为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景宁畲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奚艳贝陈轶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以其高效、创新、科技驱动的特性,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景宁畲族乡村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进一步实现深度转型升级,是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通过深入剖析畲族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内生动力不足、矛盾凸显以及村寨形态同质化等迟滞因素,提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增强畲族乡村内生动力;数智化赋能,构建共建共享共治发展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双增收'"的建议,以实现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畲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畲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影响下的畲族饮食文化生产转型:文化生产与适应的视角

    李艺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影响畲族饮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文章从文化生产与文化适应的双重视角研究发现,旅游业不仅促进了畲族饮食文化的传播(文化转型),还深刻改变了其生产要素、生产场域和模式(文化的生产转型),推动了文化形态的创新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然而,这一进程亦伴随着风险,特别是在追求广泛接受度的过程中,畲族饮食文化面临着同质化的威胁,并受到过度商业化的冲击,非传统食品的过量生产侵蚀了文化的原生态.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通过文化教育与宣传、行业规范与认证、技艺传承与创新等平衡策略,以维护畲族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并促进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畲族饮食文化生产旅游影响生产转型文化产业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话语生成与发展进路

    邱开玉廖梦雅彭兵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是作为一个政策话语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中被提出的.就话语结构而言,它是一个复合型话语,包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要素,其中"中华民族"体现了话语的主体性,"现代"明确了话语的方向性,"文明"界定了话语的本质性,具有原创性、系统性与发展性的整体特点.话语生成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理论支撑,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思想滋养,西方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批判性借鉴对象.在新的起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民族"主体性要求,走自信自强之路;秉持开放包容,把握"现代"方向性要求,走交流互鉴之路;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明"本质性要求,走内在跃升之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

    "八八战略"先行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体系及其空间路径——以浙江省基层人大机关实践为考察对象

    叶春霞谢遥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将"八八战略"作为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并将如何认识、践行与发展人民民主内嵌于"八八战略"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民民主理论体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空间生产的视角下,人民民主理论体系切实转化为民主实践,主要由空间边界、空间状态等维度展开.浙江省基层人大机关在此框架内,具体通过打造民主空间、消融空间边界、并置空间组合、创新时空压缩的方式,形成了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空间载体的民主单元工作体系,切实地体现了人民利益、反映了人民意志、维护了人民权益,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实践贡献了浙江经验、浙江素材.

    "八八战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体系空间路径

    人工智能司法裁判的困境与进路

    汪晓惠黄钰淇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政策规定层面,皆已引发广泛关注.在司法裁判的立案、庭前、庭审、裁决以及执行等环节,人工智能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相关政策对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给予了积极鼓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司法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算法黑箱"、算法偏见、缺乏有效监督以及责任承担机制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有必要明确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角色定位,并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文件,促使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工智能司法裁判"算法黑箱"算法模型

    涉外网络犯罪的管辖困境与路径选择

    孙啸天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和蓬勃发展,以跨区域、虚拟性、隐蔽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犯罪愈发猖獗,动摇了传统涉外刑事管辖连接点的基础.围绕涉外网络犯罪管辖权争议问题,有学者先后提出IP地址管辖论、网络自治理论、有限管辖权论等观点,这些观点被《布达佩斯公约》《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以及部分国家的国内立法吸收采纳.当前,国际社会对于涉外网络犯罪管辖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管辖权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的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建议我国在坚持涉外管辖与涉内管辖一体建设的基础上,注重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协同化解.同时,要推动国际社会尽快就网络犯罪管辖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法益侵害最为严重地优先,最有利于侦查追诉地其次,普遍管辖、保护管辖兜底的管辖权顺位规则.

    涉外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信号过境管辖权冲突刑事司法协助

    并购制度是否缓解了股票错误定价?——基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四次修订的准自然实验

    黄兰兰董建博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证监会2014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模型,检验该办法的实施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办法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股票错误定价;机制检验得出,该办法通过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治理水平两种途径缓解股票错误定价;异质性分析发现,该办法的实施对股票错误定价的缓解作用在战略委员会消极合规和行业竞争度弱的情境下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与证券监管体制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同时也有助于金融市场平稳发展及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并购制度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股票错误定价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丽水的实证分析

    范夏飞SEMUKIZA Alfred刘建芳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成为乡村产业兴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内涵出发,调研丽水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估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法和障碍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基于2013-2022年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丽水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丽水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呈向上趋势,当前耦合协调度处在中级协调阶段.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评估体系耦合协调度丽水

    浙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

    林丹杨承清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西南红色资源的主要集中地.文章在对丽水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分类统计的基础上,重点诠释红色文化的纪念、教育和旅游价值.基于空间认知、情绪感知和精神觉知三个层次,分析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逻辑.从符号化、叙事性和体验感三个维度,阐述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手法.浙西南乡村景观建设应强化红色文化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凸显其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浙西南乡村景观红色文化视觉表达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优化研究

    施婷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时代革新与话语主体失语、话语内容失调、话语方式失效等多重困境的背景下,它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研究对象,立足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优化的应然转向,围绕"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通过"厘清话语表达主体,在保持话语权威与适度放权中找到平衡点""丰富话语表达内容,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找到融合点""拓展话语表达方式,在'故事化''生活化''具象化'表达中找到立足点"等方式,构建多主体、多元化、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优化的现实路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