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调查规划

赵元藩

双月刊

1671-3168

ynfip@vip.163.com

0871-3318347、3332538

650051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STPCD
查看更多>>《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南地区林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刊物。被全国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辟了森林经理、"3S"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林技术、种苗建设、森林旅游、园林设计、产业开发、病虫害防治、社会林业、专家论坛等栏目。本刊以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160页码,每双月底出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3168,国内刊号 CN 53-1172/S,每期定价10元,全年60元;增刊2期,40元;共计100元。由编辑部自办发行,订阅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展示自己才华,欢迎社会各界刊登广告、展示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马尾松经济材出材率表编制研究

    徐庆玲吴俊廷郑永魁贾丹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用伐倒木样木数据,经干形分析和多指标精度比较,选定最佳的削度方程;通过树皮率方程和树高曲线方程进行计算机理论造材,依据各经济材种规格,编制出马尾松胸径树高二元经济材出材率表.经检验,以该方法编制的出材率表达到林业数表模型编制的精度要求.

    马尾松人工林削度方程出材率表编制广西

    基于1990-202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巩义市城市边缘区空间研究

    黄懿杨若楠冯艳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市下辖且接壤的巩义市为研究对象,以1990 年和 2020 年两期TM/OLI影像和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使用1km×1km网格划分样区并提取各样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数值,借助数学模型分析确定城市边缘区范围,分析巩义市近30 年来城市边缘区用地变化特征及扩展机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是用地扩张的基础因素,政策与经济是边缘区外扩的核心驱动力,交通对扩张具有指向性作用;边缘区内的土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农业用地锐减,同时受距离和开发时序影响,用地类型交错复杂,破碎化特征明显.

    城市边缘区遥感影像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扩展机制

    香格里拉市高山松林碳储量空间分异研究

    徐婷婷施凯泽卢腾飞郎晓雪...
    13-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格里拉市高山松林为研究对象,构建高山松单木碳储量模型,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推算香格里拉市高山松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以DEM为数据源,对研究区高山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单木碳储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0.989,均方误差MSE=259.43,可用来进行高山松林碳储量估测;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高山松碳储量集中分布于海拔>2 500~4 000 m地段,在海拔>2 000~2 500 m地段碳储量密度最大,为40.80 t/hm2;高山松林碳储量从平坡到险坡的分布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陡坡上分布最多,在平坡上分布最少;高山松林碳密度随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高山松林在急坡上的碳密度最大,为 35.94 t/hm2,在平坡上的碳密度最小,为 30.85 t/hm2;高山松林碳储量在平地上分布极少,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上的分布差异不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半阳坡上的分布最多,在阴坡上的分布最少,高山松林碳密度大小在各坡向上相差不大,在半阳坡上最大,为34.40 t/hm2,在平地上最小,为32.20 t/hm2.

    高山松林碳储量碳密度空间分异香格里拉市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

    杨淑香吴宏伟董越李洪峰...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MODIS-NDVI数据反演可燃物的湿度指数,以气象指数、植被指数、闪电指数、湿度指数共同计算得出森林火险指数,以火险指数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的量化指标,并对火险等级进行分级,获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该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闪电指数引入到预报模型中,并实现了定量化估测.同时,以近几年发生在该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为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较好地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定量化预报.

    森林可燃物MODIS-NDVI数据含水率火险等级预报模型大兴安岭

    基于GIS的三门峡市公园可达性分析

    张镕楠杨芳绒杨俊杨澜...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IS技术,以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网络分析法定量评价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3 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可达性,并结合可达面积与人口分析比较研究区、各行政区、各行政街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公园分布不均,湖滨区公园多、陕州区公园少;研究区公园绿地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好;步行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差,只有不到 36.11%居民可步行30 min内到达相近公园;湖滨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要好于陕州区;前进街道、涧河街道、湖滨街道公园的可达性最佳,会兴街道、张湾乡公园的可达性最差.

    风景园林公园绿地可达性GIS三门峡市

    基于特征融合图像分割算法的生态廊道提取

    葛军阳张宝铮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取最短路径生态廊道且兼顾多种生物的迁徙可行性,提出基于特征融合图像分割算法的生态廊道提取方法.融合颜色特征与纹理特征得到生态廊道的感兴趣区域,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研究区景观分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等类型,据此构建路径栅格图;利用二维信息素更新策略、动态启发因子信息素因子策略改进传统蚁群算法,以栅格图为对象使用改进蚁群算法规划最短的生态廊道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图像分割F值在0.954~0.984 之间,波动性小;提取的生态廊道路径相对较短、拐点较少,起始点与终点之间更容易实现物质流动.

    特征融合图像分割卷积神经网络蚁群算法信息素生态廊道提取

    2010-2020年海南省五大自然保护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环境因素评价

    李欣起陈乔春李逸轩刘司琪...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海南省五大自然保护地负氧离子浓度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为我国热带地区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及各市县政府环境质量公报数据,分析 2010-2020 年间负氧离子浓度与其所在市县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其间年均负氧离子浓度呈上升趋势,空气污染物PM2.5、PM10、O3、SO2、NO2、CO等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与SO2 呈现正相关(P<0.01);五大自然保护地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整体水平较高,空气质量等级达到一级;负氧离子浓度总体呈现出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季节特征.

    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物海南

    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交叉重叠关系研究

    栾春凤时兆慧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太行地区5 种类型99 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交叉重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太行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的数量最多,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长治市内的保护地分布数量最多,整体呈集聚的空间分布类型;其保护地按照密度值可分为3 档,大多为点状分布,高密度区主要呈带状和团块状分布在南太行东部地带及部分南部地区;99 处保护地中存在27 处交叉重叠,风景名胜区交地质公园是最多的重叠类型.

    空间分布交叉重叠整合优化南太行自然保护地

    近30年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研究

    吕俊娥马露高会军谢昆军...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990、2000、2010 和 2020 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 30 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增长趋势.近30 年湖泊总面积扩大88 676.49 hm2,其中,1990-2000 年、2000-2010 年和2010-2020 年面积分别增长23 897.12、57 176.60 和7602.77 hm2,增长幅度分别为5.63%、12.75%和1.50%.通过对保护区1000 hm2 以上湖泊面积分析,西区湖泊以色林错、仁错面积变化率较大,东区湖泊以错愕、乃日平错以及蓬错变化显著.近30 年色林错保护区气候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和蒸发量减少,气候呈现出暖湿化发展趋势.冰川萎缩速率、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与色林错保护区湖泊阶段性变化规律相关性高.

    湖泊面积遥感监测气候因素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及管理研究

    黄俊娇斯那卓玛鲁茸批楚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薄弱;展示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简陋,产品体验单一,游道和放牧道重合,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滇金丝猴科研和保护、加大展示区基础设施投入及宣传力度、成立社区发展机构、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

    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