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邱天河

双月刊

1674-5035

xbsk@lit.edu.cn;xuebao@lit.edu.cn

0379-65929275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大学路1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本校《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思想、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本校《学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工程造价、机械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我们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刊严格按照《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编辑出版,力图精益求精,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报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的全部计算机化。学报还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赵恒凯唐亮周卓凡张珍玲...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第二、三产业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ESG表现融资约束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刘昱彤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集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特色产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虽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但仍面临产业差异大、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河南省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加大法律保护力度,维护地理标志权益,重视人才培养和文化挖掘,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河南省乡村振兴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后人类视域下《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机共同体建构

    刘佳李鑫蔡雨森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将故事背景定格在科技发达的未来时空,展现一幅智能机器人作为陪同伙伴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图景.石黑一雄从后人类视域出发,在小说中探讨生命界限的模糊以及人机共同体建构的相关话题,认为平等地位下的人机协和共生才是实现后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后人类视域下,人类应与智能机器人结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后人类共同体

    论陈染小说的"超性别写作"

    孔岩姚金霏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视角,深刻影响了 20 世纪的文学观念.伍尔夫提倡的"双性同体"理念强调创作者融合男女特质,以达到全面的艺术表达.在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中,陈染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她的"超性别写作"观念.陈染通过描绘性别角色的模糊界限、深入挖掘人物心理及采用创新叙事技巧,呼应了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念,展现了文学中超性别身份的探索与表达.分析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念与陈染的"超性别写作"理念,既为理解陈染的文学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当下重新审视性别角色、理解双性个体差异提供理论支撑.

    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陈染超性别写作

    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的河南元素

    王宗辉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构当代河南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进程中,姚雪垠及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具有重要文学史地位.以重写明末农民起义为创作目的的《李自成》,虽然不乏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属性,但作品融入的方言土语等河南元素,使其与当代河南文学产生内在精神关联.《李自成》中的河南元素,既是一种彰显地域文化的叙述策略,也是姚雪垠想象故乡河南的重要方式.

    姚雪垠《李自成》河南元素历史小说

    中国古典诗词当代传播刍议

    金宜洛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传播方式的助力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古典诗词通过平面传播、视听传播和网络传播等得到广泛传播.古典诗词在当代的传播,既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当代传播传播方式

    中外学者期刊论文英文四词词块使用对比研究

    王乾霖杜慧颖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语料库驱动法,分析应用语言学领域中外学者学术期刊论文的四词词块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在期刊论文写作中,中国学者比英语母语作者更倾向使用四词词块,但词块多样性不及英语母语作者;从结构上看,中国学者论文写作以小句为主,英语母语作者论文写作以短语为主;从功能上看,中国学者重视文本布局,而英语母语作者侧重文章研究内容的传递.研究结果对国内期刊论文写作和词块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期刊论文四词词块语料库驱动法学术语篇

    "两个结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协同推进文化育人与服务区域文旅产业研究

    卢志文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区域文旅产业发展中,要积极践行"两个结合"重要观点,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丰富、多学科人才集聚、协同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文化育人实效,着力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服务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彰显高校育人使命与文化担当.

    地方本科高校"两个结合"文化育人文旅产业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析

    吴璇麻鑫乐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教学是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师缺少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主体缺乏研究性创新等现实困境.研究性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嵌入点在于以反思来促进问题的发现、及时关注学前教育前沿问题、以基地建设促进合作交流和打造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要从发掘实践教学的"研究性"特性、新视角看待和研究教学、提高实习基地质量、构建"双师型"研究性教师团队入手,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新路径.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

    大学体育《太极拳》课程融合思政研究

    郭庆生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体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生物性体质的增强与精神意志的磨砺,达成身心和谐的双重目标.《太极拳》课程凭借其融合健身、养心与哲学思辨于一体的独特魅力,突显了深厚的运动文化教育价值.分析《太极拳》课程中的"拳"与"理""动"与"思"的相互关系,探索如何将武术技艺的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精髓相融合,进而呈现《太极拳》教学对深化思政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路径.

    课程思政大学体育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