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栾生

双月刊

1672-3910

skxb@haust.edu.cn

0379-64231475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开元大道263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百”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努力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重要论断的三维探赜

    刘振江王建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在新时代领导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深刻认识与把握习近平这一重要论断,需要从理论源泉、历史脉络、现实需要三个维度阐释其生成逻辑,从政治原则、实践要求和价值目标三个方面把握其内涵要义.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党的全面领导经济工作

    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重要论述的功能定位、路径要求与理论品质

    唐雷高丽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其功能定位上看,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长期目标、战胜风险挑战、把握历史机遇和破解独有难题的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就要着眼大势与全局科学谋定战略规划、集中精力将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结合战略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应对变局挑战和在远大理想指引下坚决兑现战略目标.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品质表现为:政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历史思维与现实关照的缜密结合、中国定位与世界视野的统揽考量、话语内容与传播方法的恰当运用.研究梳理这一论述的功能定位、路径要求和理论品质,有助于深入理解战略定力的内在逻辑,进而在实践中增强和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领导干部党建工作战略定力

    《淮南子》在美国的译介传播暨读者接受研究——以《淮南子》马绛英译本为例

    丁立福王奕璇
    14-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南子》作为一部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较《论语》《道德经》等滞后.其第一部英语全译本为马绛所译,在对外译介系统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与NLPIR大数据平台,全面了解《淮南子》马绛英译本的译介与传播实情;结合伊瑟尔的文本接受理论,以数据分析软件SPSS中的配对样本T检验与Mann-Whitney中位数检验为工具,从语义、语境与语法三个维度调查马绛译本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读者接受情况;然后,通过读者在译本阅读中所表现出的微观行为变化,探察出马绛译本侧重于语境营造,美国受众的接受意识在语境层面有显著提高.这意味着,对外译介传播典籍需心怀受众意识,努力营造好文本阅读语境,切实提高译文可读性和接受度,方可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进而逐步提升中国话语权.

    《淮南子》对外译介文化传播文化接受

    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中的女性流动性书写

    赵妍李明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小小小小的火》置于流动性视角下进行解读,从身体的微观运动,到跨境跨国流动的流动经验书写,发现其女性流动(书写)的三个作用,分别是重塑性别角色、再现母亲困境和揭露少数族裔母亲的流动现实.《小小小小的火》对全球化时代已然成为普遍经验的女性流动经验进行了多层面再现,并赋予其以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这不仅颠覆了传统以男性为中心的流动性表征,更展现着作品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现实价值.

    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女性主义流动性

    "自我"与"他者"目光交接处的中国——比较视野下的中美非虚构中国书写

    温华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下的中美非虚构中国书写中,中国作家的"自我认识"与美国作家的"他者观察"存在着诸多既相似又不同的互文现象.两种非虚构中国书写源于不同的话语传统,却采用了相似的呈现方式——选择微观视角,借小人物故事探究时代剧变的实质,但一方更倾向于"讲述",另一方更偏爱"展示";面对时代剧变,前者更多表达了哀痛与温情,后者则更多表现出乐观与嘲谑.两种书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主观与客观、虚构与真实的辩证关系,为非虚构写作打开了新的空间.

    非虚构中国书写自我他者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洛文化"诚征佳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35页

    系统论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异化风险治理

    杨世琦蒋海松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系统的快速膨胀对其他社会系统和心理系统产生了强烈激扰.是否将技术投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技术等"决定"必然会带来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正在形塑人机共生和虚实相生的人类社会,社会关系、生产劳动和算法权力面临异化危机.以系统论为视角,既可以将算法模型视为现实存在的系统,也可以将系统作为一种分析意义的工具.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需要形塑动态、开放、自创生和结构耦合的系统思维,坚持复杂性范式治理.在尊重各功能系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创造、发展和稳定法律、伦理、技术等系统的结构性耦合关系.为平衡技术发展与安全,需保持系统之间既自主又耦合的状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技术治理系统论结构耦合

    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新闻法律规制研究

    靳琦聂洪涛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新闻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传媒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新闻真实性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纯粹的生成内容并不具备著作权法意义上"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紧密连接,以著作权法规制算法新闻并不合适.就算法新闻即时性以及公开数据整合的特征,可以在比较借鉴域外立法经验下给予算法新闻短时限内的公开传播权,同时可以借鉴新闻职务作品的规定细化相关权利内容.应对算法新闻的真实性问题,首先要强调责任主体在新闻媒体平台,其次要完善算法模型的底层逻辑构建,引入过滤机制加强媒体平台对算法新闻的管理责任并强化公权力对算法平台的监管责任,构建符合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算法新闻审查责任配置模式.

    算法新闻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新闻真实性ChatGPT

    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研究

    曹泽熊芷筠崔立志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有很强的契合性.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前沿性及其飞速迭代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但也不断加大了城乡差距,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不断融合渗透,产业数字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行业上,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产业化对共同富裕作用效果显著强于服务业产业化;在地区上,数字产业化对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产业数字化对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效果显著.在数字经济时代,既需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创新平台,也需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共同富裕空间杜宾模型

    基于空间面板回归的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淑婧王春伟沈思连闫文璐...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3-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言献策.结果表明:从局域空间关联性上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为中西部地区低于东部地区的现状;从空间依赖和异质性上看,各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在空间上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聚集类型;从空间杜宾模型拟合结果上看,数字经济的不同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不同的作用,各指标间需要协调发展,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城乡收入差距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