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时明德

月刊

1009-4970

lywkxb@126.com(社科);lyzkxb@126.com(自科)

0379-65515059

471022

河南省洛阳龙门路71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1、3、4、6期为社科内容,近三年来,发表的论文被全国主要文摘期刊摘转的篇目分别居全国师专学报的第10位、第4位、第3位,并于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和新课标的视点

    吴孔阳王育娜易力史明艳...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实施,注重探究和实践的新要求需要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生物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尚存在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育实习考核评价机制有待改进和对学生教育反思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为此,要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培养生物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师范类专业认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生物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一流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赵书玲谭卢敏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使一流课程建设成为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选择.当前一流课程的建设主体参与度不高、课程理念陈旧、统筹规划不足、支持机制不完善,导致课程质量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高校应通过深化协同育人、明确责权范围、更新教育理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优化顶层设计、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完善保障机制、加快课程改革进程等多种途径推动一流课程建设.

    教育数字化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突破路径

    马露常山朱学敏于敏...
    67-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为一体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剖析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难点,基于"新工科"建设要求及专业发展定位,探究工程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改革思路,从立足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和改良融入模式角度,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突破新路径,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ICT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蔡正保王干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流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改革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以及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很多高等院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对ICT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与途径,以促进高等院校与企业在教学、生产和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共赢.

    产教融合高校ICT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基于教师职业能力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探索实践——以洛阳师范学院"大地明师"研习班为例

    丁兴琴
    76-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在校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存在职业认同感较弱、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实践技能有待增强、专业发展意识薄弱等问题.为解决传统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洛阳师范学院2018 年创建"大地明师"实验班,将学习发展共同体理论实践化,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名师引领、课改教师示范实践等措施,实践探索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实践表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得到了增强,教育理念持续更新,教学实践技能不断提升且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习发展共同体教师职业能力终身学习

    豫剧进入河南省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任铭月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豫剧引入小学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一种必要手段.当前,豫剧进入河南省小学音乐教育存在教材内容不够完善且编排不够合理、师资力量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的现实问题.为此,要完善河南省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与结构,加强河南省小学音乐豫剧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河南省小学音乐教育的评价机制.

    小学音乐教育豫剧文化传承

    高校图书馆文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常建
    84-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其文化内蕴对读者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从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和教育职能出发,通过分析阻碍图书馆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因素,提出从营造文化氛围、举办文化活动、人才培养、应用新媒体技术、制度体系等五个途径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教育服务质量.

    图书馆文化文化育人三全育人"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探究

    曲哲浩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助育人工作包含资助与育人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资助促进育人,育人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育人工作在国家扶贫、促进教育公平等领域皆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落实发展性资助育人成效需要进一步理解资助工作内涵、创新资助形式,重视受助对象发展性需求,实现受助对象的全面发展.

    高校发展性育人

    汉赋博物书写的时代特征与成因

    李小白刘芊绵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是汉赋书写当中最为重要的文化特征.汉赋博物书写在四个时期有明显变化,西汉初期铺陈名物现象并不凸显,多沿用诗骚旧典;西汉全盛期取物炫博尚奇,博物书写渐成范式;东汉前期有关两都主题的方物频见,礼德观念愈发突出;东汉中晚期则以田野、士人雅玩名物为主,书写从"体国经野"向"触兴致情"转变,不仅完整体现了两汉四百余年统治者治国思想与治国方略开阖转折的显著特点,且客观揭示了时代文学转型的内在动因.

    汉赋名物博物书写时代特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封2页